摘要: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旅游开发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旅游发展的性质不明确,旅游形象淡漠;城市旅游规划沿用传统的风景区规划模式,缺乏对城市自身特点的研究,就旅游论旅游,缺乏与相关规划的沟通和支持,使得城市旅游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综合性规划,在内容、方法与作用机制上的发展较为完善和规范,因此,充分考虑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结合与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旅游规划;城市规划;协调发展
一、城市旅游规划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再加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型产业迅速崛起,很快就在全球开始了新的一轮产业革命,也被大多数学者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大背景下,人们的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生活越来越富足,同时带动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群,而旅游业则成为第三产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就某些国家或者是城市而言,旅游业甚至占到了国民经济比重的很大一部分。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300美元,旅游需求开始爆发,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城市建设。部分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由于在城市规划中着力于旅游特色营造、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配套设施的完善,媒体宣传和游客的追捧,衍生出了城市旅游的概念。城市旅游规划也开始被政府所重视。但大多数城市建设之初对旅游规划缺乏战略眼光,导致现在一些城市旅游功能的缺乏。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一部分,在促进城市未来发展和承担城市繁荣职能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和谐促进关系
2.1城市规划对城市旅游规划的促进作用
首先,旅游业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决定了旅游规划能够获得多大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因为城市规划是把控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各个产业的用地、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交通布局等功能进行有效的划分。如果在城市规划阶段中旅游确立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旅游相关配套措施必定在规划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提升,这样一来就对城市旅游规划的构建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法定支撑、政策环境和有力支持。
其次,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能为城市旅游规划的建设增色不少。城市旅游绝不仅仅是依托一些旅游景点,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布局、环境绿化维护、休闲娱乐设施、治安维护以及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都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如果城市规划中能够对旅游区的这些功能进行规划,将会更容易推进城市旅游规划,也让整个城市旅游系统更加完善。
2.2城市旅游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
首先,城市旅游规划能够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城市在发展中除了合作也存在着竞争,尤其是一些资源相似的城市。而进行城市旅游规划能够有效增加城市的对外吸引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扩大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市旅游规划有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环境绿化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但现实中往往是环境绿化部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将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中的环保绿化结合起来,既能绿化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城市对绿色环保产业的关注也将不断加深,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和当地传统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一种倒逼过程。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存在的矛盾
3.1城市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是相对于其他技术性规划来说,旅游规划发展尚未成熟。城市旅游规划还没有统一的技术经济指标作为参考,缺乏权威的审核部门,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二是城市旅游规划往往缺乏文化内涵与特色,模仿建筑样式现象频繁,出现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三是没有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危害旅游地居民健康。
3.2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内容矛盾
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在基础设施规模与布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城市功能定位、旅游规划格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矛盾。
四、城市规划的旅游适应性调整
根据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编制程序特点,使城市规划具有旅游适应性就是要在城市经济发展计划对城市旅游业的定位和城市旅游规划确定的城市旅游的性质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立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规划原则,使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各项规划都能反映城市旅游发展的要求,为城市旅游发展创造条件。为此,除了将确立的城市规划的旅游适应性原则贯彻到各项规划的编制中去以外,还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增加以下内容,以弥补城市旅游规划的局限性。
4.1城市形象规划
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各种因素总和的外在表现与人们由这些因素形成的对城市的总体印象,看法和评价。优良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但有利于城市旅游产品的促销,吸引游客,而且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防止人才外流,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吸引国家建设项目,有利于本市企业产品的销售,有利于开展城市公关活动,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协作等。通过城市形
象规划和建设,更有利于突出城市特性,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主题。城市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旅游形象,则是城市形象的一个子系统。城市旅游规划非常注重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设,但需要通过城市形象的整体规划才能确保城市旅游形象的实现。因此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增加城市形象规划,这不但对发展城市旅游有利,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可缺少的。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城市形象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恰当地进行城市形象定位,准确地把握城市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指导原则,通过城市全面的发展和建设来塑造城市的形象。
4.2城市旅游用地规划
城市旅游用地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旅游用地的区位,范围和用地性质,开发原则,以确保旅游用地的合法性和开发的旅游属性,有利于城市旅游规划的具体操作。同时,城市规划还应确定旅游者的活动区域,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原则,以使这些区域的规划和建设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旅游者的活动区域不仅仅包括旅游景区,而且还包括旅游者进行生活、购物、娱乐、休闲等活动的区域。
4.3城市景观的旅游适应性规划
通过城市景观规划,把城市景观建设成为城市旅游的一项重要吸引因素。城市景观的旅游适应性规划,包括城市建筑景观(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城市中心和各种部门性中心、城市标志地段、城市出入口和城市大门景、城市广场、道路景观、城市雕塑、园林绿化等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山水风光构景与“共享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保持城市建设的地方风貌,划定景观保护区,制定相应的规划原则和保护原则等。
4.4城市道路的旅游适应性规划
城市道路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具有双重作用,即:城市旅游者活动的通道和城市景观走廊。传统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只是从交通功能进行规划,缺乏对城市道路在城市景观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城市道路的旅游适应性规划不但要考虑城市道路系统为城市旅游交通服务,而且还要考虑把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旅游者体验城市景观的重要物质载体。另外还要根据城市旅游的性质及城市自然风光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道路网结构,作为城市山水风光构景和对景的重要手段。
五、结束语
城市旅游规划本就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将其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中,是城市科学发展的要求,还可以为旅游规划带来强有力的后援,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从而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产生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颜培.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协调[J].决策探索(下),2019(8):31.
[2]魏峰群.城市旅游用地发展及对城市建设用地影响的量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3]田琇嘉.论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52.
[4]舒家阳.我国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协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