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林燕芬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6期   作者:林燕芬
[导读] 道路桥梁工程在长期运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存在诸多病害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在长期运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存在诸多病害,这些病害会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的重要意义,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其原因与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意义;原因;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并且施工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存在诸多病害,因此为了保障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以下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1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处理意义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处理意义主要表现为:①保障道路桥梁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处理能够提升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针对性的处理相关病害,可以减少裂缝、沉陷等病害的发生,保障道路桥梁有效承受行车载荷。②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处理工作,能够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严格要求设计标准,强化细节管控,实现延长寿命的目的。③满足车辆通行需求。道路桥梁施工出现裂缝、不均匀沉降以及破损等病害时,不仅影响外形,还影响使用,所以做好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是满足车辆通行的需要。
2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主要有:①功能性病害。功能性病害主要是由于规划工作初期道路桥梁工程的应用功能受损所致。在整个工程的施工和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现场、具体环境条件和相关建筑条件不同,这就是功能性病害领域存在一定差异的原因。②结构性病害问题。这种病害问题的本质是道路运输区域的整个组织结构已经受损。早期阶段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应用影响不大。如果这种损坏累积到一定程度,这将导致道路桥梁工程结构部分负荷能力降低。
3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原因分析
3.1 道路桥梁工程的裂缝原因分析
         裂缝是道路桥梁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类型,造成这种病害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温度。温度是造成路面裂缝病害的主要原因,道路桥梁工程的桥面施工材料主要是沥青混凝土。在基层的成型过程中,因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并且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2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会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以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最终导致沥青面层裂缝。②荷载。道路交通量的增多使桥梁承受的车辆荷载越来越大,加之超载、超速现象频发,使道路桥梁工程承受的竖向荷载超过其承载能力时,路面就会出现裂缝。  
3.2 道路桥梁表面缺陷原因的分析
         道路桥梁常见的表面缺陷包括缺损掉角、气泡、蜂窝、空洞。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会显著降低结构外形美观。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时就拆除模板,拆模工具和混凝土发生碰撞,引发表面质量缺陷。此外,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和易性与密实度偏低,也是导致表面质量缺陷出现的重要原因。   
3.3 钢筋锈蚀
         钢筋锈蚀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一大常见病害。一旦出现了钢筋腐蚀的现象,钢筋会出现膨胀现象,采用这些被腐蚀或者发生膨胀后的钢筋进行施工时,一旦在其表面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就会出现开裂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的服务期限和安全性能。
3.4 路基沉陷不均匀
         地基沉降不均匀也是当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最常见的一大病害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一方面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部分施工人员由于专业度不够在开展施工之前并没有对地质状况进行仔细勘查,有的即便是事先进行勘查但是由于勘查的数据不精确进而导致采取了错误的地基处理技术。另一方面,地基沉降不均匀是由于受到其周边施工环境的影响,如打桩和深挖施工等。
4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4.1 道路桥梁工程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桥面裂缝处理技术中比较简单和常用的方面,适用于裂缝较小或早期裂缝的处理,施工人员首先应对裂缝中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向裂缝中涂抹黏结剂。
         (2)低压注浆法。低压注浆法适用于宽度为0.2—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裂缝位置上贴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沾浆沿裂缝来回涂刷封缝,使裂缝封闭,大约10min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嘴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漏浆。一方面就是在裂缝的处理中,要对裂缝进行准确的寻找,要找到裂缝的真正部位,表面修补一定要保证足够干净,保证处理后工程的裂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其次就是对环氧胶泥以及水泥浆进行合理的运用,要想实现对裂缝的有效修补,就要运用一些防腐材料。比较常用就是沥青以及油漆,将这些材料在混凝土裂缝的表面进行涂抹,就能让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更加有效。最后就是运用一些玻璃纤维,也是非常好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玻璃纤维具有的粘粘性,可以让裂缝的扩散得到有效的缓解,这样可以有助于市政工程的顺利建设。
4.2 道路桥梁工程表面缺陷的施工处理技术
         为避免缺损掉角,浇筑混凝土后需留有足够的凝固时间,只有在凝固达到标准,混凝土强度合格后才能拆除模板。拆模要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做好混凝土防护工作,避免模板与道路桥梁结构发生碰撞和摩擦。一旦出现缺损掉角现象应立即修复和完善。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确保粗细集料、水泥和外加剂质量满足要求。做好配合比设计工作,提高混合料拌和质量,严格按要求振捣,增强混凝土和易性与密实度,避免气泡发生。小蜂窝用冲洗方式处理,如果蜂窝空洞面积大,先处理薄弱松散颗粒,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 
4.3 道路桥梁工程钢筋锈蚀和碱蚀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为了优化并完善道桥施工细节,还应采取分级处理技术,也就是结合各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技术。针对钢筋锈蚀病害,可采取“预防性防护”的措施。首先,应对施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道桥更应采取防护处理以及重点保护工作。为了更好地避免出现雨水对钢筋的腐蚀,通常可采取综合性的处理技术,如可将混凝土的内部同外部进行隔离,借此来有效降低水腐蚀的发生。
4.4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路基沉陷加固施工处理技术
         主要体现在:增加道桥的横截面;对道路桥梁整体的结构体系进行改变;采取粘贴覆盖措施保护道桥外部;增加并设立一些竖直方向的桥梁。其中,增加道桥的横截面是指通过使其截面面积和钢筋配比来增大道桥的整体建构面积,并提升道桥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在对道桥进行粘贴覆盖时通常采取环氧树树脂黏合剂对玻璃钢、型钢及其外部结构进行黏合,以实现整体覆盖这一最终效果,从而能够促使道桥承载力得以有效提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出现的病害种类很多,并且对道路桥梁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障道路桥梁工程安全运行,必须充分了解相关病害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从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宝虎.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分析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外交流,2017(32)
[2]张伟,王振华.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7(24)
[3]李科.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