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因其具有承载力高、施工工艺成熟等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桥梁桩基工程建设中。并且桥梁桩基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其施工成败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桩基础工程的主要作用,对桥梁桩基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及其施工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作用;钻孔灌注桩;桥梁桩基施工;要点;控制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具有适应性强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在提升桥梁桩基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下就桥梁桩基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及其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1 桩基础工程的主要作用
(1)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由于桩基础刚度较大,所以其会保证上部建筑物发生较小的沉降,同时也可以使其能够均匀变形,可以更好地满足其使用要求。
(2)经过周围介质与桩基间的相互接触、摩擦,可以使上覆荷载传递给桩体周围的土体或基础,减轻所产生的压力。从而进一步为上部建筑物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其稳定性起到了良好的保证。
(3)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较高或水下施工时,首先就应该考虑用桩基础对地基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使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4)因为桩基具有较大抗拔能力和侧向刚度,所以其能够抵抗倾覆力矩和水平力,同时还能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影响,对建筑物的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
(5)如果遇到了地基液化的情况,首先可以将桩穿过液化土层,使其能够稳定地层,这样就可以减轻或消除液化土对建筑物所造成的伤害,还可以保证建筑物在遇到各种荷载或者地震条件影响下的安全性。
2 桥梁桩基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2.1 施工准备要点
(1)测量放线技术要点。利用全站仪将桩位放出来并标识清楚。并在桩位四周设置护桩以便施工过程中检查桩位中心是为偏位。
(2)泥浆拌制技术要点。通常采用优质粘土或者膨润土用水拌合均匀。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必须满足规范及施工工艺要求。
(3)护筒埋设要点。护筒通常采用钢板卷制而成,护筒直径比桩径大20~40cm,长度为2.0m左右(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而定),护筒埋设好后应该高出原地面30cm左右,护筒周围必须要用粘土分层回填并夯实,避免地面水渗入孔内造成护筒根部坍塌。护筒中心预装为中心的偏差应该不得大于5.0cm。
2.2 做好成孔清理工作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钻杆移除后,孔底会残留沉渣,沉渣若未完全清除,将严重影响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因此清孔工作很有必要。通常利用泥浆冲刷时所产生的动力势能冲击孔底沉渣,使沉渣内的细砂石等处于悬浮状态,之后细砂石受到泥浆胶体粘结力的影响被循环流动的泥浆带出桩孔,实现清孔,这就是泥浆的除渣及清孔能力。泥浆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不仅有良好的清孔作用,也利于护壁,因此泥浆的配制对整个灌注桩有着重要意义,是保障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的重要施工环节。在相关施工规范的泥浆配制标准中,其粘度测定15~20min、含砂率低于7%、胶体率大于90%等,这些数据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禁止就地取材随意配置,应选择专用的高塑性黏土等进行配置,进行泥浆拌制时需结合拌制设备、施工工艺及土层性质合理地进行配比的设计。
2.3 钢筋笼制造与吊放施工要点分析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钢筋笼的钢材质量是保证钢筋笼合格的重要因素,钢筋笼的原材料应根据设计方案及相关规范进行钢材质量、直径、长度、型号、数量等的验收。需要注意的是对钢筋笼吊放设计标高与钢筋笼制作的笼吊环长度进行准确校验,这是因为初期进行钢筋笼的吊放需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吊环的具体长度需与底梁标高成正比改变,因此要将吊环长度根据底梁标高实施逐根复核,充分保证根据设计要求制定钢筋笼的埋入标高。进行钢筋笼吊放前,需对钢筋笼各个连接焊缝进行逐节的质量验收,及时检查出不规范的焊缝及焊口并及时补焊。另外,钢筋笼吊放时应小心仔细,观察是否能顺利下放,下放过程中不宜与孔壁发生碰撞;若吊放受阻,禁止施压强制下放,因为强制下放将导致钢筋笼变形或钻孔坍塌等,正确的措施是立即停止吊放检查受阻原因,及时处理。钢筋笼未垂直吊放的情况,应将其完全提出孔后重新垂直吊放;若成孔本身垂直度不够,则需实施复钻纠正,二次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吊放。对于钢筋笼接长的情况,应严格控制焊接时间,尽量缩短沉放时间。
2.4 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分析
当钢筋笼安装好以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灌注。为了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往往需要对钻孔进行二次清理,将桩底沉降的泥沙彻底清除,当对泥浆指标与孔底沉淀厚度进行检测后,立即选用搅拌机与漏斗相互配合的方式,对混泥土进行灌注,同时要控制导管口与孔底之间的距离,距离控制在40cm左后为宜。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顶面高度进行实时检测,导管的埋藏深度要控制在2~6m之间,如果混凝土的灌注高度超过钢筋笼大约1m时,需要马上提高导管的高度,而当混凝土的灌注高度超过钢筋笼2m,此时就需要降低灌注速度,从而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笼产生的冲击力。
3 桥梁桩基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分析
3.1 断桩控制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断桩原因有很多,因此需要根据其产生原因不同进行防治:①必须使用水密性好,不漏水的导管,并严格按照水密性试验的编号逐节安装。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②导管下口悬空不得过大,首批混凝土必须保证让导管埋入1.0米,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米。③混凝土必须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8~22cm。
3.2 缩孔控制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缩孔主要是指孔径小于设计桩径,若不处理将会严重降低桩基的承载力。缩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钻具焊补不及时,严重磨损的钻锥往往钻出比设计桩径稍小的孔;钻进地层中有软塑土,遇土膨胀后使孔径缩小。防治策略:①在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头的尺寸,当发现尺寸不满足要求时应该立即更换或者补焊。②当遇到软塑土时,应该采用失税率小得优质泥浆进行护壁,适当加大泥浆的比重。③若产生缩孔问题,应该立即停止钻进,利用钻具上下反复多次扫孔的办法进行处理。
3.3 斜孔控制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钻孔偏斜原因主要有: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差,作业时钻机因震动逐渐发生移位;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土层呈斜状分布或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等情形。防治策略:①先将场地平整夯实,轨道枕木宜均匀着地。②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轮轴,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③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④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⑤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正直。⑥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黏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梁桩基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病桩或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并危及桥梁基础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桥梁桩基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缪春雷.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
[2]黄志强.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中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科技,2016(08)
[3]梁立奇.路桥施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8(32)
[4]庄伟.浅析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