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与此同时,各行各业也在快速发展,并且相应的建筑设施也越来越多。众所周知,对于桥梁、路政工程建设而言,都需要有沉井。一般来讲,沉井有圆形、矩形沉井。再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井施工要求为,首先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然后预设一个沉井,并且要从中间入手,再向四周实施分层挖掘,对于那些挖掘出的土方,应该将其放在规定的地点,进而方便后续的施工。当下沉到规定的标高后,接下来要对内部进行有效的加固,最后进行封底工作。除此之外,对于沉井施工而言,其有许多优势,如:技术简单,挖掘土体较少等,本文首先分析其设计过程,接着对其难点进行有效的研究,最后分析施工的关键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相关人士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沉井结构;施工控制;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F278文献标识码:A
1.沉井结构的设计过程
通常情况下,对于沉井而言,其由几部分构成:刃脚、井壁、内隔墙、梁等。在这些构成要素中主要的部分为井壁,换言之,对于井壁而言,其是沉井的外围。不管是哪一种沉井,在其施工的过程中,都应该通过外围实施承重,因此,衡量的指标是:刚度、硬度,对于一些较硬刚度的井壁来讲,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支撑土层,从而能够减少给井壁带来的压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减轻侧压负荷[1]。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阻力,所以,在井壁的设计中应该将其下端设计成刀刃形状。在沉井内部,一般会设计一个内隔墙,对于内隔墙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其硬度与刚度,从而保证沉井的稳定性。再者,对于内隔墙而言,这一设置给施工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将沉井分成几部分,进一步给挖掘土层带来便利。与此同时,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难度,进而有利于施工流程的高效运行。
凹槽部分也是设计在沉井的内部,对于凹槽而言,其能够将混凝土与井壁进行有效的连接,进而增强沉井的稳定性。如果沉井下沉到了规定的要求后,这时应该对底部进行全面的封闭,通过使用这种方法,这样一来,使沉井更加完备,再者,还能阻止地下水渗进沉井内。再者,对于持力层而言,通常情况下,应该选取土层密集的地方。对于一些厚重的密集土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符合沉井结构的底层要求。对设计平面图纸时,相关人员必须给具体的施工建设留有一定的空间,进而有效防止由于实际下沉时,产生的偏差进而给沉井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每个沉井结构都存在差异,所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进行针对性设计,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有效的设计,进而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合理性[2]。
.png)
图1中塔沉井结构设计图(单位:cm)
2.沉井施工控制难点
2.1沉井的箱室较多产生的下沉倾斜问题
一般而言,沉井有10个箱室,与此同时,再其外侧有60厘米的井壁,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是85厘米,四脚高差要小于等于1.5%到2%的沉井长度,与此同时,下沉中心位移应该控制在1.5%的沉井高度,基于这一现状,就会对施工中的下沉要求比较高,再者,其属于多箱室下沉,主要原因在于:刃脚下面的土层在进行挖掘时,往往不易把握,进而就会导致沉井倾斜,当偏差过大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止水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3]。
2.2沉井内的流砂
在抽水时,往往会出现泥石流的情况。与此同时,井底的土层处于流动状态,进而与水同时流向沉井内,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流砂的现象,进而使土层没有承重的能力,同时工人不能站立,这样一来,就会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基于这一现状,为防止流砂的产生,通常而言,应该使用以下几种手段:(1)若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选好合适的时间进行施工,通常应该安排在一年中水位最低的时间段;(2)不排水法,通过使用这一方法,能够确保井内外压力均衡,进而防止流砂的产生[4]。
3.沉井结构施工的关键
3.1助沉方法
(1)相关人员应该在竹胶板的外层进行相应的涂刷,一般而言,主要涂刷脱模剂,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井壁粗糙,再者,在具体的安装时,应该注意不能留有缝隙。(2)下沉时,应该合理增加配重,主要目的在于:辅助下沉。(3)一般而言,应该使用射水法,将这一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同时要提前埋设射水管路,外侧安装射水喷头,能够放水喷湿沉井外壁,这样一来,能够有润滑的作用,进而确保其能够顺利下沉。
.png)
图2沉井参数化模型示意图
3.2纠正手段
应该对挖掘速度进行有效把控,进而使其能够均匀,既不少挖也不超挖,当沉降不均时,这时沉降慢的,相关人员加速挖。土质松软的情况下,能够凭借其本身重能对松软土进行挤压,所以,应该先对内部进行挖掘,然后再对隔墙土层进行挖掘。若为稍硬土质,能够通过中间辐射,然后进行四周开挖[5]。
4.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对于沉井而言其有许多优点,所以,沉井被有效使用在现代工程中。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沉井施工之前,相关人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进而有利于沉井施工的稳定运行。再者,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控,并且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施工技术进行标准化施工,进而保证其结构的牢固性[6]。
参考文献:
[1]卢晰,李莉.污水处理厂沉井结构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240-241.
[2]易琼,廖少明,朱继文,徐伟忠.淤泥地层中压入式沉井挤土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12):1981-1992.
[3]潘志坤,王志强.深圳市政顶管工程沉井制作与下沉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9,38(35):214-217.
[4]肖蕾,胡玉娜.市政工程中沉井的构造及其施工工艺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2):139-140.
[5]杨剑,冯万川.市政工程沉井施工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236.
[6]袁运光,李雷.沉井施工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9,40(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