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主要的先进农耕技术,保护性耕作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环境,减少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优化玉米的种植环境,从而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基于此,本文从推广玉米机械化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出发,分析保护性操作的重要性,并在简单的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内涵等基础上探讨发展策略,以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耕作技术
玉米作为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山东菏泽作为一个农业大市玉米的种植占有极高的比例,对于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该进行广泛推广,为一方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种植水平也得到了逐步提高,无论是小麦种植、还是玉米种植,都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收种。保护性耕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之一,它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蓄水保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具有保护土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重要意义。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根据玉米的种植环境特点,地理差异及资源条件遵循玉米的生长规律,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传统的耕作方式下,重用轻养不科学的土地使用模式造成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土壤贫瘠,生产率下降。
一、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保护性耕作是用作物秸秆或留根茬覆盖情况下,通过免耕或少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减少土壤水蚀、风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它的基本特征是不翻土地,地表秸秆覆盖,免耕或少耕播种。
二、推广玉米机械化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
在耕种过程中,过度使用化学用品及滥用土地资源等恶性循环的耕作方式使土壤养分日渐贫瘠,日益恶化的生长环境使玉米产量不断下降,农民压力不断升高。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秸秆还田覆盖地表,减少地表裸露部分,能有效控制风蚀,可减少沙尘暴和扬尘天气发生,改善空气质量。同时,秸秆还田有效解决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玉米机械化种植保护性耕作技術对玉米的培育土壤改善,生长发育及病虫害防御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保护性的耕作技术可以改善土壤及玉米的生长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耕作的良性循环,减少农民前期的投入,增加产出。
其次在玉米发育过程中保护性的操作技术也可以降低杂草的生长率及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同时生长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玉米的出苗率,提前玉米的发育期。在此基础上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使玉米的植株叶片有效吸收养分,上升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免耕播种技术保墒苗齐,提升玉米的整体能量,减少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劳动力,实现增产增收。
此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提高地力,为粮食生产提供良好物质基础,保障粮食持续高效产出。
三、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
1、促进“三农”服务。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有效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产,是“三农”服务的重要措施。相关调查显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达7%左右,免耕播种、除草、收获等工序的实施不需要翻耕、镇压等环节,降低成本可达20%左右。
2、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地块为小面积生产操作,个别农户操作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土壤“荒、硬”等板结问题。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深松通过对土壤的深层次整理可解决板结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土壤的抗灾害能力,有利于提升土壤蓄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3、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保护性耕作提倡使用有机肥或配方肥,可以减少肥料对土壤及环境的污染。保护性耕作控制秸秆焚烧,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秸秆还田通过与土壤结合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四、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措施:
1、加强保护性耕作体系的构建: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由四个技术环节组成的,免耕、深松、覆盖和防虫除草。在保护性耕作实施过程中,不同季节的作物,上茬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下一茬作物的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所以,在技术实施过程中要构建实施体系,使技术按照严格作业标准进行实施,以保证每茬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投入:为了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财政部门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要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资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区域管理部门要根据管理实际情况为保护性耕作资金列明细,并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建立以国家和财政为主导,农民自筹为辅助的投资机制,通过优惠政策调动农机服务部门和农业生产大户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增加投资规模。
3、多举措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为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机械作业质量,要坚持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以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相关部门要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工作,提高有关部门与农民的重视,以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顺利推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益恶化的土地资源及生产环境下,保护性耕作显得尤为重要。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作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部分,需不断提高耕作人员的保护性意识,普及耕作人员保护性操作技术的知识。在改善玉米生长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优化耕作环节,减少农民压力,带来高收入。
参考文献:
[1]夏增玉.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河南农业,2019(32):30-31.
[2]刘玉新.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J].吉林农业,2019(21):32.
[3]陈君达,王兴文,李洪文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体系与免耕播种技术【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3,13(0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