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海宾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王海宾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落实国家电网“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加快培育“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树立职工正确的文化与人生价值观,成为提升现代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以及提升国家电网品牌内质外形的重要路径。

        (国网阳泉市荫营供电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落实国家电网“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加快培育“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树立职工正确的文化与人生价值观,成为提升现代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以及提升国家电网品牌内质外形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引言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驱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电力企业也逐步地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电力企业要发挥工会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科学规范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凝聚电力企业职工的核心战斗力,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实现企业安全稳定地生产经营,打造电力企业优质的品牌形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1、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获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先进的生产设备,二是先进的生产技术,三是高素质的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高素质的人才,而在企业管理当中,对人才的管理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对员工管理的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使企业的凝聚力大幅度提升,从而促使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员工作为组成企业的主体,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质量,做好文化建设工作,有利于促使员工积极自我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2、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考核措施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想要使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全面考察和衡量并为其确定合适的工作岗位,就需要有着完善的考核措施。然而从电力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出台的考核方案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漏洞,很多新员工的实际能力无法得到充分衡量,进而导致新员工转正定岗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纰漏,甚至存在着很多新员工在转正定岗之后无法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无法适应日常工作的情况,无法满足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的切实要求[1]。
        2.2、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工作开展成效不够明显,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上没做到位,凝心聚力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二是对党的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没能认识到宣传工作的提气、鼓劲作用,以及对中心工作的促进、提升作用。三是缺少宣传的前期筹划,更多的时候是发生了某些事件才想去做宣传引导工作,缺少了总体的计划性,影响了宣传工作效果。四是有的不会宣传,有的不想宣传,认为把工作干好就完事,一些可以成为典型经验的做法没有及时得到总结和提炼。五是部分员工缺少主人翁意识,有时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思路
        3.1、完善企业文化认同的考核内容
        电力企业新员工的入职教育本身就包括公司企业文化培训方面的内容,然而在进行定岗考核时,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企业文化认同方面的考核,只对新员工业务能力和设备设施使用进行考核。


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之中,加入企业文化认同方面的考核内容,在平时培训活动之中,根据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服务要求,制定有关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方案,并在定岗考核答辩过程之中,加入与电力企业文化相关的答辩考题,从而使新员工不仅能够明确自身岗位职责,还能够认同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提升自身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从而使电力企业新员工转正定岗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输送更多鲜活的血液[2]。
        3.2、加强领导,落实具体责任
        为发挥基层工会组织支撑保障作用、提高基层工会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先进职工文化建设,国家电网武城县供电公司工会结合基层单位工会文化活动优势特点,在党群部统一领导下,成立了职工文学、书画、摄影、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1个文体协会,以各部门为会员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吸纳各部门有文体特长的职工,搭建职工成长展示平台,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同时挖掘各基层单位文体活动资源,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基地创建活动,服务于和谐企业的建设,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增强企业归属感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认同”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也好、文化理念深植也好,归根结底是要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可。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参与互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下而上这个过程。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员工的积极参与是营造企业文化的根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营造的过程就是广大员工提高思想认识、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企业文化培育模式[3]。
        3.3、促进物质文明和文化共同发展
        始终坚持努力超越和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向着世界一流水平持续奋进,敢为人先、勇当排头,不断超越过去、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坚持不懈地向更高质量发展、向更高目标迈进,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之下,物质文明和文化共同发展是最明显的特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做好物质文明建设工作,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文化建设,物质文明也难以获得长久发展。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将文化和物质文明放在同样的高度,规避“精神无用论”和“精神万能论”,注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获得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3.4、弘扬企业文化,实现工作内容的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应该与员工的合理诉求结合起来。组织思想政治活动时,应该在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借助一些轻松活泼、劳逸结合、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员工树立牢固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全局意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围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要通过思想教育,努力营造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构建能源互联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公司使命以及“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良好局面[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范围内企业发展已经历经几十年的时间,诸多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层次的企业并购事例。国有企业在并购结束后必须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有效整合,消除双方企业在企业文化上的冲突与矛盾,确保双方企业能够从物质与精神上结为一体,形成新的企业并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银华.电力企业中工会对班组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2):182.
        [2]廖麒.基层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2):188.
        [3]丁灿晖.研究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J].低碳世界,2017(30):240-241.
        [4]尚洋平.电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点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