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初探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陈 浩
[导读] 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摘要: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然而,城市建设中,必须从城市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而地域性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地域性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城市规划设计地域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实际案例出发有针对性的总结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地域性设计;要点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建设的步伐也紧随其后。当今的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向外不断的扩张。我国的国土广袤,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人文、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然后各地的城市规划设计却千篇一律。如何将城市规划的同质化问题解决,怎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将城市规划设计提高一定的水平,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加入地域性设计,使城市中增加当地特色,不仅能够传承当地的文化特色,还符合城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是将当地的自然风景和当地的文化与城市的建设相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要想传承,就需要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在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上,加入地域性特色,进行地域性设计。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人们在城市中的自身发展,还使城市的适居性提升,更是促进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1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地域性影响因素
         1.1本土植物利用率较低
         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成景观设计的主体是植物。但是,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在积极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标新立异,通过移植外地植物来提升景观设计艺术性和美感。这不仅严重忽视了本土植物的魅力,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城市景观设计与其他城市景观存在相似处,无法体现出城市特色。
         1.2忽视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中国很大一部分城市,都有着各自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一些显著特征,比如洛阳、开封、西安、大同等城市都是比较有历史特点的,也是比较闻名全国的一些城市。但是在这些城市的地标性建设的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不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宣传,只是一味地想拥有现代化设计的风格,所以在很多的设计思路中,历史文化板块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这在城市规划设计地域性标志中,是很多设计师的一些通病,所以就导致了地域性标志不突出的缺点存在。
         1.3对当地材料缺乏合理选择
         在当前城市规划的大背景下,区域规划最重要的是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对当地材料的有益选择是其区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考虑到目前实际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当地材料的使用还不够。频繁地使用现代流行材料,难以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和自身的城市特色。而且,也会导致当地资源的浪费,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城市规划设计中突出城市地域特色的要点
         2.1努力挖掘地域特色,实现现代与传统地融合
         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很多城市存在着“贪功冒进”的不良心态,认为将其他城市的成熟模式直接套用过来或者直接模仿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提升设计效率,同时也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殊不知这种背离地域特色的规划设计,很难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反而容易让城市陷入千篇一律的怪圈中。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积极融入地域性的科学理念,努力挖掘丰富的地域特色,以此来实现现代与传统的高效融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类型多样的地域特色。

这些地域特色深深植根于当地人们的行为处事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才能巧妙实现规划设计与自成风格的统一。同时,城市地域特色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地域特色可以代表整个城市的风格,而有的地域特色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地域特色,从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中挖掘出最具代表价值的地域特色,将地域性设计真正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中。比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将该地区独特的动植物种类、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建筑符号等充分融入在内,在保障城市规划设计科学性的同时,真正凸显城市的特色与魅力,努力打造别具一格的城市风采风貌,努力构建良好的建设效果,充分发挥地域性特色的价值,推动城市规划与发展。
         2.2要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当代的城市规划原则是,使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在进行公共空间的规划时,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不特意改变当地的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是为城市中的居民服务的,所以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应该有以下特征:整体性。要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为人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大众性。保障每个市民都可以享受,公共设施带向来的便利;文化性。公共空间融入当地的文化,有助于向外面展示城市特色和形象,所以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当然还要有其他的一些特性,比如舒适性、象征性等等。公共空间符合以上几种特性后,不但能够满足市民对公共空间的基本要求,还符合当地的文化与民族特色的要求,还能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形象。
         2.3注重生态设计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地基下沉以及水土流失等严峻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抓住地域性设计要点,加大对地域性的生态保护力度,实现生态设计。即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努力突显出当地的生态特性,综合利用多样化的空间,为人们营建经济性和舒适性较强的生活空间。第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突显出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之情,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意识,并有针对性的展开环境规范工作,严禁当地的生态环境被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建设工作进一步破坏;第二,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建设。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中透露出来的自然气息越来越浓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城市规划设计应抓住地域性设计要点,为推动当地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结语
         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也不断的加快步伐,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家对加强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的主张也日益明显。因此,地域性设计将会是我国未来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热门。城市的规划要想有特色,就需要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人文风情,利用好本土的自然风景,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在生态方面的设计更要重视,不能以为了居民的便利为理由故意的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要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理念中去。这样将使城市的整体形象有所提升,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发展,也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胡清烜,王琼.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的重要性及其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7):79-80.
         [2]陈杰.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26-26.
         [3]洪芝兰.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60-61.
         [4]杨梅荣.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J].智能城市,2019,67(15):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