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也获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且在中国已经有了广泛运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主要优势包括节能、低碳以及清洁环保,通过运用该系统不但能够降低人工工作负担,还可以尽可能的节省人工支出,同时对相关设备实施远程监控及管理,为监测设备的具体情况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智能建筑设施的使用寿命。本文即通过对智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进行浅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应用
引言
智能建筑设备电子自动化系统能够对于建筑物的各种类型设备做出管理,不仅能够实现设备的科学管理,还可以代替传统人工管理的模式,从而实现高效管理的目的。通过该项工作能够有效节省人工劳动力,同时也可以提升管理控制的效率,进而降低企业在生产运营期间的成本,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基于此,便需要将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融合到现代建筑工程当中。当前,在我国智能建筑规模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水平也逐渐优化,不过,相对与发达国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便需要对于其中的问题做出分析与探索,从而全方位完善我国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令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达到更佳。
1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思路
1.1系统电源设计思路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电源是整体系统运行用电供应的重要结构,自动化系统当中设备较多,用电需求较大,供电设备的性能与电能传输功能较强,电源需要同步满足供电设备对电源电量获取的需求。目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电源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电源与系统USP设备进行连接,要求满足设备放射式或树干式供电需求,这种设计模式就具有格式化的特点,按照USP设备的供电模式来设置相应标准的电源结构;其二,电源的位置要采取就近原则,在靠近供电装置的区域设置电源,根据供电设备控制器的电源要注意电源持续输出电能的时限,时限最低为72h,并且还要保证电源持续输电时间的可延长性,从而保证系统供电质量。
1.2控制器要求
系统的核心部分便是控制器,被称之为系统的大脑。在系统中,应用控制器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基于电源可以对用电负荷的基础要求给予支撑的前提下,需要使现场的控制器符合相应的系统设计指标。其一,现场控制器,不能靠近线路、管道和强电磁干扰的环境,只有保持好距离,才可保障现场控制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其二,现场控制器,例如PLC控制技术的应用,输入以及输出,要对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提出的设计要求给予满足,预留的余量要大于20%。其三,设计控制器的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管理方式不可忽视,其中有调试功能,安装设备以及之后的维护工作等,有益于更好有效的实施自动化管理。
1.3系统布线设计思路
系统布线设计对系统整体运行效果影响较深,系统中线路布置包括网络通讯线路、信号传输线路等,布线设计需要注重线路分布方式选择、连接性能、电线电缆选择等。首先,根据自动化系统的实际结构规划信息,对网络通讯线路进行设计,保证线路的顺畅性和防干扰能力。其次,选择品质优良的电线电缆,要求能够满足系统运行的需要,线路分布的方式,常用的有分槽和分管,信号传输线路需要保证独立性,避免信息传输混乱问题出现。最后,布线连接的部位处理是设计质量的关键,连接部位是线路运行状态保障的直接影响因素,需要设置专门的导线进行连接处理。
1.4事故处理
在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事故处理功能也是系统当中的一项必备功能,同时也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功能,在设备发生故障期间,通过该项功能,能够对于智能建筑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出检测、判断,随后便能够对于设备所发生的故障做出分析与探究,随后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通过以上方式便能够有效保证智能建筑设备在实际运行期间的稳定性。
2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用
2.1在电梯监控设计中应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
在电梯监控设计方案中,主要涉及到展示楼层层数、反馈电梯故障原因、实时监控电梯的运行情况以及电梯的上下情况等工作。
在电梯监控里面加入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电梯的运行情况,且能够监测电梯的上下情况,同时可以在电梯及扶梯出现故障时及时启动报警装置。此外,应用该系统还可以充分监测电梯的消防措施,进一步防止危险因素的出现。
2.2远程监控模式设计
在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工作当中,为了确保系统能够实现各项功能,便可以采用远程监控的模式,通过该项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并且节约系统在运行期间所占用的资源,有效降低系统所消耗的成本,提升系统对于各项材料的利用率[5]。基于此,便需要对于远程监控模式中的各项工作做出细化考量,同时分析其中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够全方位提升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期间的实效性。除此之外,通过远程监控模式还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访问速度,规避传统模式下通讯速度较差的情况,从而实现智能建筑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2.3给排水系统
智能建筑当中应用的给排水系统分为两种,其一为排水系统、其二为给水系统。对于这两部分的应用,要满足传感器以及水泵的要求才可实施相应的作业。给水系统当中,有三种形式:1)气压罐方式。2)高位水箱方式。3)水泵给水方式。统排水当中,排水工作需要借助重力完成。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对实施监测参数,需要在水泵当中安装好传感器,可实现进一步控制水泵的需求。同时,水泵的最低水位,溢流及气泵液位的操控,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需要安装在水泵中的传感器中。
2.4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用
首先,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是对建筑内空气新鲜度进行调控优化,通风系统具有智能监测功能,对建筑内部空气中的CO与CO2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当这两种物质的含量超过一定标准范围时,通风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建筑外部与内部的空气转换流通,使建筑内部空气保持新鲜、洁净。其次,空调系统设计,空调系统具有调控建筑内部温度的功能,分为三种结构形式,有集中式、半集中式、局部式,系统结构分为两部分,制冷和制热两种功能交替使用,功能实现主要依靠风机、制冷制热设备、闸门等装置的调控。目前空调系统能量消耗量大,节能环保成为主要的设计原则。
2.5照明以及动力系统
智能建筑的照明系统及电梯动力设备,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注重节能化。但在当前的建筑中,并没有做好节能工作,照明系统对于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是整个系统的用电量的35%。所以,相关的设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6为车库的现代智能化管理模式提供了便利
一般来说,车库是使用计算机设备、网络技术等来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同时以车库自身完善的管理模式为依托,建立并运用具有自动化、现代化、创新性特点的管理模式,具体流程涉及了车辆的进出、停车费用的收取以及车辆引导等。使用该系统可以极大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实现车库的智能动态化管理,对进出车辆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准确记录。车库智能管理模式主要是利用磁卡来完成以上工作,该卡片有着射频技术,能够自动录入进出车辆的信息,进而完成收费和控制车道的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当中,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效率,同时也能够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所以,便需要对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工作做出全方位的分析与探究,明确设计工作当中的每个部分,并且优化设计工作当中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够确保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工作更加优质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陈乃炯,郭雅婷,庞廷廷.关于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19):3-4.
[2]余水平.浅谈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40.
[3]陈连鹏.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探析[J].居业,2019,132(01):140-141.
[4]刘娜,万志刚,于文晶.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