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与现场施工研究谷帮杰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谷帮杰
[导读]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案秉持着新型绿色的理念和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论文研究了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要点,分析了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必要性以及现场施工的优势,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推广。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设计;现场施工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程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广阔,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对建筑物质量和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在新世纪,可以说建筑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经济环保又方便快捷的建筑方式,以其标准化的设计、集中化的生产和装配化的施工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青睐,已成为国家提倡使用的一种建筑技术方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目前工艺仍不够成熟,施工准备和现场管理方式还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应该对相关技术要点加以分析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例举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优势和分类,并结合多年施工经验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施工技术和工艺,最后结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情况总结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装配式建筑结构概念
          首先,装配式建筑的所有加工零件都在工厂进行预制,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将预制好的零部件用吊装机械吊装完成即可,因此在进行建筑装配时可以同时进行其他工序,施工效率明显提升。其次,装配式建筑是采用定型模板平面施工,装配出的建筑物质量较好且成本较低。第三,装配式建筑结构能够有效节约施工物料,节能环保。第四,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
          1)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必须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要求和建筑结构的功能,从而保证装配式建筑构件节点以及建筑材料的质量。目前,装配式建筑应用还不够广泛,因此,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还不够全面,为了保证构件的质量,施工团队应组织专业人员和技术队伍进行研发,保证建筑构件的施工质量。另外,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对现场施工困难和施工效率较低的构件进行集约化处理,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2)在设计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时,还应充分考虑装配式建筑的具体安装流程和安装难度。目前,许多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人员来源于施工团队,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较少,经验十分匮乏,从而导致构件设计不合理,给后续的装配和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建筑结构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质量,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必须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充分的了解,还要考虑装配式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要求。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安装尺寸偏差控制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安装时应该注意安装尺寸要求,安装偏差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了保证这一条件,需要从安装人员、安装机械、安装物料以及安装工艺上入手。首先应该选择具有一定安装经验、安装技术娴熟的人员进行安装,其次应该选择精确度标准较高的机械设备进行安装,第三要防止应为物料本身尺寸不符合要求导致安装出现误差,最后在进行安装时应该保证施工放线等工艺的准确性,降低标高的误差。
          3.2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
          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根据工程计划和进度安排,提前进行生产,其生产制造的进度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首先,预制构件的施工进度要保持与施工进度的高度匹配度;其次,预制工厂的生产能力及存储构件的能力,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预制构件的生产主要包括梁、柱、墙等构建。

构件柱的生产需要根据定制方的需要,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模具,如果利用既有的模具,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洁,确保模具正常使用,然后对模具进行定位,按照相应的施工程序进行操作,做好预留管道的修补等后续工作。构件梁的生产和柱构件一样,都需要进行模具清理和定位,再进行绑扎钢筋笼、吊放、安装预埋件、侧模封闭与固定、灌注并抹平混凝土等。构件墙板与面砖的生产首先确定砖模的规格,然后在砖模中放入面砖,再嵌入分隔条,进行滚筒压平处理,保护纸的张贴,从而形成成品。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必须要严格按照生产程序进行,以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
          3.3装配式建筑构件施工工作
          通过对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施工的特点进行正确的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依照构件特点进行工作,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分为以下几步:第一,优化构件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图纸相结合选择最优的预制构件设计方案,对施工工序进行有效安排,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施工工作中应该严格依照施工进度对各项信息进行优化,从而避免不合理现象出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第二,在对建筑外墙板进行设计时通常会使用超薄预制构件的方式,通过对施工理念进行创新,将保温和防渗漏的问题充分考虑进去,进行综合,提升施工的安全系数,保证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后就是在对装配式螺旋剪力墙构件进行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剪力墙和机构之间连接的综合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费用。
          3.4施工监管控制
          首先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加施工人员装配式施工操作的规范性,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操作失误和操作误差。其次,应该健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施工管理计划,,优化管理部门设置保证每个部门都能良好的履行应由的责任。最后应该建立建筑施工监理机构,在施工设计中和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体制,降低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3.5预制构件施工技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结合房屋建筑的特点,明确预制构件施工的注意事项。首先,在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操作中,需要根据湿式系统以及干式系统的特点确定操作方案:①在湿式系统中,应该将锚筋插入在叠合现浇层中,保证墙板上部与其他结构浇筑的整体性,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②干式系统,在该种工程项目施工中,应该按照具体的吊装流程进行构件施工,避免构件安装工序不合理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其次,在房屋建筑预制构件施工中,由于构件的差异性,构件之间的连接方法相对较多,施工人员应该结合不同构件的特点,明确构件连接方法,通过机械式连接以及现浇式连接方案的总结,合理选择构件连接方案,以保证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使建筑工程施工符合基本施工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结语
          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对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和建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充分考虑装配式建筑的绿色环保性,并且最大程度上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另外,要不断完善其生产运输体系和设计,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更多的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6):152-153.
          [2]王海瑞.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5):10-11.
          [3]张渊.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改革设计与发展[J].北方建筑,2018(1).
          [4]米万东.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与要点分析策略[J].居舍,2019(23):143.
          谷帮杰身份证号码:3213241983****14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