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现代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道路交通在交通运输系统内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依旧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需求,相关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效落实道路改扩建。本文分别从平面设计,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五个方面综合探究具体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使其更高程度的满足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需求,为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扩建;总体设计
引言: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道路改扩建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合理优化总体设计,使其更高程度的满足我国现代城市道路工程建设需求,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明确如何对其道路改扩建进行更为合理的设计,特此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推进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
1 平面设计
在具体进行平面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严格基于城市道路开展具体工作,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确保道路设计高度满足道路等级区分标准,对其直线和平曲线衔接工作进行有效解决,尽量使用大半径曲线,科学设计道路交叉,避免道路交叉口交通量大,人流多,相关人员需要对其交叉口和公交站台科学完善规划设计[1]。通常情况下,在对城市道路具体实施改扩建设,在保障其相关技术标准的同时,需要深入思考之前老路的保护,规划和利用等各项工作,确保新的道路建设能够与其之前的道路协调统一。在对道路具体实施平面设计,相关人员需要基于规划建设有效落实布设工作,同时在交叉口处,还需要确保渠段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基于现场具体情况科学设置渠化段,确保其设计长度能够高度满足具体需求,最后还需要充分考虑交警和公交管理部门的具体意见,科学设置公交站台。平面的设计还需统筹规划到道路的周边工况,保证道路完工后,周边依然有可再次开发的余地,其意义在于是提高道路周边的深层价值。同时平面的设计应该综合利用地形和地貌,尽可能地减少填挖工程量,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道路建设工程的效益,保证道路平面设计的合理性。总之,城市道路扩建平面的设计应以“经济性、合理性、高效性”为出发点。
2 纵断面设计
首先在进行纵断面设计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整体控制标高,确保道路改扩建能够高度适应临街建筑物和临街商铺立面布置。道路纵断面的设计中,应综合统筹两方面:一方面合理的控制标高,便于道路纵向结构衔接和布置排水管线;另一方面为道路改扩建的经济效益,规划好道路周边的用地条件,实现道路纵面与周边环境的有序衔接。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车辆运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在设置纵断面时,还需要对其断面坡度进行科学控制,同时在设置变坡点时避免过于频繁。在此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满足车辆正常行驶需求,相关单位需要基于车辆爬坡能力确定最大纵坡。最后在设计中纵断面,还需要对其车辆安全性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对其周边建筑景观和生态环境科学保护,保存横纵面现状,确保其均衡性,保障道路排水通畅[2]。在对纵横面具体设计工作方案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综合分析城市防洪标高,立交工程标高,建筑物标高,地下水位标高,当前道路标高,再具体完成扩建加宽之后,需要在一定程度内增大道路中心线和缘石高差。在具体设计纵断面时,如果依旧选择使用原有道路标高,这样就可能会使新建筑物和新建道路立面产生高差,需要在建筑入口处进行台阶的合理设置,实现过渡。综合分析以上因素,确保能够更高程度的满足道路排水要求,在具体设计纵横面时还需要尽量沿用道路原有自然坡度。
3 横断面设计
在设计横断面时,首先需要深入考虑周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和具体建筑,留出一定的土地,进行绿化带的合理设置,其次,还需要基于道路具体状况,科学设计道路横断面,确保能够高度满足其交通功能,同时还需要路网结构保持一致。
在对原有旧路具体落实改建扩建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综合分析沿线的商铺和建筑物,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横断面。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其道路远期规划进行综合考虑,科学设置预留管线。在具体设计横断面时,相关单位需要基于各项规划标准确定横断面多方案设计比选。
4 路基设计
首先需要对路基进行压实设计,在开展具体工作之前,需要科学确定压实机械和压实遍数,同时对土壤含水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高度符合相关标准,在此过程中,如果土地过湿,需要进行晾晒,如果过干,则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湿润处理。为了确保有效控制路基分层施工,相关单位需要基于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高度[3]。在完成一层路基碾压之后,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检测其压实度,如果发现检测结果不能满足具体要求,则需要再次进行碾压要求。与此同时,对于软基等特殊路段进行处理时,需要对压实度进行更高程度的检测,合理增加检测频率,为了确保有效控制路基压实质量,现场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取样工作,有效完成检测工作。在具体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防护加固工作和排水工作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如果原有道路已经具有雨水干线,则其相关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调查雨水检查井具体位置,并对其进行重新布置雨水口。如果道路两旁是农田或荒地,同时,道路两侧并没有埋设雨水干线,则其相关人员在具体进行设计规划时,需要基于当地地形条件和道路纵坡在道路两旁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避免路基被水浸泡。
5 路面设计
在我国现阶段路面设计过程中,普遍以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通常情况下,应用水泥混凝土设置路面具有耐久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同时,相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而言,具有较高的防滑效果,在早期工作过程中,资金投入也普遍较少,但是必须一次性铺设地下管线,同时在后期进行养护维修,养生期时间较长,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作业之后,不均匀沉降可能会使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垂直变形,进而板块应变加大,而且水泥混凝土板块发生碎裂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因此,在应用水泥混凝土进行路面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行车舒适度低,板块分多,噪声大等各种问题。而使用沥青混凝土材料设置路面能够有效简化施工过程中有更高的快捷性,在完成具体施工作业之后,可以马上投入运行,同时,行车具有更高的舒适度,不会产生较大噪音,在后期进行维修护理工作时也较为简单,方便[4]。在此过程中,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较而言,利用沥青混凝土设置的路面耐久性相对较差,会出现空鼓开裂以及车辙等各种问题。基于此,为了确保在车辆具体运行过程中有效减少噪音污染,确保科学改善现代人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同时使其道路使用寿命有效延长,相关单位在进行改扩建过程中,必须合理设计道路路面。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阶段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改扩建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规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相关单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确保能够对其改扩建工作进行合理优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合理优化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能够确保城市道路实现改扩建过程中合理优化总体设计方案,有效提升设计效果,使其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合理优化城市环境,使我国现代各行各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交通需求得到高度满足,进而推进我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有效发展,使其更高程度的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对城市发展提出的最新要求,确保我国现代各行各业发展都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保障对我国现代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更高优势。
参考文献:
[1] 梅子俊.城市立交改扩建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J]. 交通科技, 2018, 000(003):132-135.
[2] 张越. 旧路改扩建工程中横断面设计要点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3):182-184.
[3] 袁源. 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设计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1):76-78.
[4] 王力.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法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 000(00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