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涉及的内容、部门非常的多,各个参与方之间缺乏有效的造价信息共享平台,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升。BIM 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信息化模型搭建的目标。将工程项目所有周期的工程信息、流程、资源集成到同一模型之中,更好的服务于施工单位。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不仅促进了造价管理的综合效率,还推动了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BIM技术;全过程;造价管理
引言
针对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明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和内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搭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的提升项目管理的集成化水平。同时,BIM 技术具有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型、可出图性的特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 BIM 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充分提高工程现场的工作效率
对于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管理而言,BIM 技术的应用可谓是锦上添花,能够加快BIM 技术设备的自动化进程。例如:利用BIM 技术进行信息数据的分析,并建立起与建筑项目工程相对应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筑项目工程量的计算便可以精确到位,工作人员对不熟悉设备操作时间可以大幅度的节省,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尽可能避免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出现了一系列安全隐患问题。
1.2及时进行信息资源的沟通与共享
如若能够让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主体之间,实现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沟通共享,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BIM技术,通过数字模型的软件,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资源,转换形成独立的信息模型。这一协同平台的构建,不仅会涉及到建筑工程等项目信息、造价管理等工作,而且,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针对性进行不同环节信息资源的对接,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逐渐提升。
2 BIM 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方法
2.1BIM技术在投资决策阶段的应用
2.1.1投资估算
历史数据的积累以及BIM 模型本身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可以为新建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资料,这也是BIM 技术的优势所在。利用BIM 方便快捷的信息提取和使用的优势,根据新建项目的类型和特点,在BIM 的数据库中对类似的历史数据进行搜索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数据修改即可得到所需的新建项目的资料。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再通过BIM 数据库中人工、材料、机械等的价格信息结合估算指标就可以完成投资阶段新建项目的投资估算。
2.1.2方案比选
BIM 的模拟化和可视化的功能还可以在项目决策时通过三维建筑实体模型给出直观的反映,可以使决策者通过三维实体模型对各个方案进行对比。BIM 的优势还体现在它可以根据新项目方案特征对类似项目的模型进行分离、提取、更改、组合以及创新,通过这种方式来形成不同的方案模型,再根据修改的内容对各个方案进行重新统计计算,根据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来的各个方案的优劣对比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筛选并最终选择出最优方案。
2.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2.2.1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既是施工图设计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对项目的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它集中的体现在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中。传统的概预算方法中,基于造价指标的限制,设计方案不能做出及时性的修改,这导致对限额设计进行及时合理的改进是很难办到的。而利用BIM 查询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过在模型数据库中获取准确的基础数据,再根据项目限制指标进行限额设计,就可以将这个难题解决。
BIM 技术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它不但可以对所设计的项目里的单元构件的造价做到同步的计算分析,甚至还能够适时的对设计方案中的某一个构件或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项目在经济上合理性以及技术的可行性。
2.2.2碰撞检查
BIM 具有非常强大的碰撞检查功能,这个功能对于有效的预防专业之间互相的施工碰撞非常有效,可以将因设计变更增加的索赔风险降低,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BIM 技术的应用将能减少40% 的预算外的变更。BIM 技术碰撞检查的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变更和返工,它的三维建模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将各专业间如土建与安装专业、机电专业,专业与构件间如机电与结构间进行碰撞,从而找出设计图中的遗漏、错误与专业间的冲突,及时的进行修改。
2.3 BIM技术在项目招投标、合同管理阶段的运用
建筑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要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传统的造价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甲方清单的准确性,施工单位会再次进行算量计价。采用BIM技术之后,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模型统计工程量。不仅提升了招投标工作的效率,还实现了一模多用的目标。很多的建筑工程招标文件中规定,除了标书文件之外还要提供BIM 模型。采用BIM技术进行项目评审,灵活调整施工方案。总之,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采用BIM技术进行合同管理,可以降低失误出现的概率。采用BIM技术进行前期的模型绘制工作,输入相应的工程计量规则、文件要求等资料,BIM 系统软件就能够快速的实现工程信息的汇总。BIM 技术可以编制详细的项目清单,精准的掌握出每一个投标单位的投标价格。在合同管理阶段,使用BIM技术进行管理模式。只要输入项目变更的信息,就可以及时的调整工程价款,避免经济损失的出现。
2.4 BIM技术在项目施工阶段的运用
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最重要的是按照工程进度结算,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实际进度、变更签证等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各种资料来自工程、技术、预算、财务等部门,设计的造价数据也会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管理人员从信息模型中调取相应的工程进度、成本以及物料管理的各项数据。这样就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实现建筑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这样不仅使得施工周期变短,还有效的控制了施工成本。信息化模型关联了各项结算所需数据,需要及时的更改和调取,进一步的提升造价人员的结算效率。采用信息模型管理,对于工程施工进行虚拟建造。不仅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升。
2.5竣工结算阶段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竣工决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在将BIM 技术应用于成本管理之前,项目成本结算时,项目成本管理者需要对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所有造价数据逐一进行核对,并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详细的比较,这使管理者面临更大的工作量,这很难保证成本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和变更情况,及时改进施工模式,直接反映竣工结算阶段的具体工作量。此外,管理者还可以将综合单价数据纳入BIM 模型,直接采用单方造价法进行成本结算,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结算效率,避免成本纠纷。
结束语
利用BIM 技术软件对工程项目相关的内部信息作出处理,使得后续负责BIM 技术的操作人员,更加全面地掌握整体工程不同阶段的数据信息,从而达到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目的。来自不同领域的BIM 技术人才,在BIM 技术的协调作用下,不再局限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而是使得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互相沟通和交流,在知识碰撞的过程中,使得不同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实现了从单一的BIM 技术层面向全能型人才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沈存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96.
[2]李萍.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38.
[3]曾玉霞.B 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9(02):30.
[4]岳世宏. BIM技术在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5]姚德芳.BIM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