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国新建工程多数都是高层建筑,具有结构复杂、工程量大、管理难度高等特点,这就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质量。工程造价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程建设效益有着直接联系,甚至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BIM软件逐渐成为建筑市场的“新宠儿”,不仅能够加强工程设计工作,还可以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借助BIM管理平台,实现了造价信息统一管理、多方共享,有助于工程造价控制。因此,加强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BIM技术形式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技术形式,当前在全球业务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实施。在技术推广的阶段,其显著提升了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程度,帮助人们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等入手,做好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此外进行优化管理后,将其和施工流程等保持同步的状态,可以改善施工阶段存在的造价工作效率低的现象,有助于设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等参与到造价中,提升工程造价的精细化水平。
1、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1.1BIM技术保证数据真实性
BIM技术以技术软件操作作为基础,在实施中可以进行施工控制,兼顾施工控制和造价管控等方面情况,并在全过程信息项目管理中,对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有序化管理后将模型直观地展示出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地将信息传送到各个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使之对整个建筑的整体轮廓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从工程之初就解决了信息传递失真的问题。
1.2BIM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共享
在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共享成为重点。BIM模型之间的各种数据具备联动性的特点,在设计变更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整体数据的自动更新,并保持原有的关系。BIM技术形式除了向本单位提供模型共享平台之外,对设计单位的远程控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数据模型的种类和要求,BIM技术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来调节和更改工程信息。在工程开之前,避免了由于单方的设计错误而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在正式施工前对信息共享进行妥善处理,可有效避免在未来施工管理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建设的阶段,将实际的施工信息反馈到BIM技术模型之中,及时地更新工程信息,可以在很大成都上为建设方提供成本控制和程进度信息,并对整个进程监控,实现施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2.1在造价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造价信息管理工作中,利用BIM技术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库,能够为后期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完善的参考数据信息,辅助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造价管理方案。其次,造价管理人员通常会借助BIM技术搭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信息平台,改善平台内部软硬件设备,运用远程技术全方位监控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及时处理监控内容所反映的问题。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物料成本与机械设备,如果不加以有效管控必然会导致后期成本超支与造价失控问题。因此,需要借助BIM技术组建价格网,全面了解各种施工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信息,尽量采购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与设备。
2.2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状况是否良好,与其建设质量是否可靠、管理水平能否提升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决策阶段的科学管理,首先要正确应用BIM技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运用BIM技术构建立体化信息模型,处理好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的结构关系,努力实现对丰富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确保项目决策制定与实施有效性。
另一方面,利用BIM技术做好施工方案可行性、成本经济性、电气系统设计、施工图纸审核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其次,要利用BIM技术模型做好建筑项目工程的指导工作,认真分析工程决策方案的合理性,科学配置建筑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资源,尽量降低能耗。与此同时,要做好工程造价计算工作,确保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这样方能获取更高的项目投资效益。再次,要对建筑项目工程造价进行限额管控,禁止不必要的浪费,科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确保所配置的资源能够满足后期的施工要求。
2.3构建数据库并进行项目成本的跟踪分析
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信息来源、类型非常复杂,为了实时采集、更新各方面的信息并汇总数据应基于BIM软件构建数据库,既要包括施工进度、原材料库存以及资金收支方面的数据,也要涵盖建材市场价格、政策法规等外部信息,从而让参与造价管理的施工现场监理、企业财务等部门的人员得到信息支持,跟踪完成项目的成本分析核算、原材料用量评估等,达到精确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目的。
2.4施工阶段的应用
(1)工程结算。承包商要根据所签订合同内容,将已经建设完成的项目价款进行结算,这样可以确保将施工中的物资及其耗用进行补偿。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分成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建设完成后都要进行结算,直到整个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为止。而采用BIM技术,可以进一步简化结算工作。如将BIM中已经完成的工程模型,放入鲁班软件中,即可出现该模型的工程量、造价,使用过程十分简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按时结算,还可以结合施工进程确认采购目标、按额领料目标,更有助于编制采购计划、拨款计划、劳动计划。
(2)工程变更和索赔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很有可能出现工程变更情况。而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工程变更率,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因此还要关注工程造价带来的成本提升。在施工阶段,可以在BIM模型中加入成本信息和时间维度,统一并分析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成本,根据模型提示数额展开支付施工进度款工作。BIM技术不仅能够让每个任务环节更加清晰,还可以让款项信息更加明确,从而有效避免拖延支付、超付等现象,使索赔概率大大减小。
(3)不同维度多算比较。BIM技术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每个部件在BIM模型数据库中都有对应数据,甚至在数据库中可以查询每个组合信息、拆分信息。所以在BIM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时间、计划、合同价的对比,让信息数据更加直观,可以更好地展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工作。
2.5竣工阶段的应用
竣工阶段作为造价管理的收尾结算,该阶段的最大问题就是竣工结算资料欠缺,会直接影响结算工作的正常展开。而采用BIM软件,实现了项目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每个管理阶段、管理环节都存储了相关成本信息。同时,集成这些造价信息数据,将造价信息共享公开,加强业主、建设单位、承包商等对造价管理现状的认知,规避多个单位沟通协调不及时造成的造价超标问题。BIM平台以量化、可视化形式呈现工程造价信息,有助于提升竣工阶段的使用效果,确保结算资料足够完整,保证结算工作顺利展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价管理人员应正确运用BIM技术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库,在施工设计与组织阶段、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做好施工方案可行性、成本经济性、电气系统设计、施工图纸审核等方面的工作,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处理好计价问题。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对于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升项目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芳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5.
[2]徐玲.关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居舍,2019(14):133.
[3]孙邯.BIM技术应用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15.
[4]洪楚进.BIM技术应用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15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