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了,而且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居民对城市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渴望接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因此园林行业的发展将会持续快速增长。为了提高资金投资的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园林工程的成本管理,合理管理工程成本。
关键词:PPP模式;市政园林;工程造价
引言
市政园林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其建设质量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市政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随着市政园林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加,如果按照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准确性不能保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更好的控制市政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将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工程的建设风险。
1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即是政府部门与社会单位共同合作的一种方式,它是将社会资本引入市政基础项目建设中,通过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快速实现公私共赢的一种融资模式。利用此模式不仅能有效减少社会基础建设项目过分依赖政府财政概率,还利于政府顺利转变工作职能,更能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因政府在园林工程中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多少来划分,可以将PPP模式分为三大类型,一种是管理外包模式,另一种是特许经营模式,还有一种是私有化模式。
2现阶段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2.1选择增多
社会资本方企业的数量众多,规模参差不齐,政府部门在选择社会资本方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大。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角度来看,社会资本方的信誉度不同,如果选择信誉度不高的社会资本方,整个工程造价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还增大了社会资本方的投资风险,增大了政府部门的管理难度。
2.2市政园林工程的融资成本相应提高
PPP模式下,参与的私企较多,且大部分的项目投入资金都是由这些私企来完成的。而对于金融市场,私企的信用等级远比不上政府的公信力度,此种情况下,私企的融资成本必然相应提高。PPP模式下私企为达到更好的规避这种情况的目的,就必须在市政园林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参考各种影响因素,不管是银行的贷款利率还是项目的各项风险,都会给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带来不利。
2.3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局面,不利工程造价管控
社会资本方主要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但是社会资本方企业的规模不一,对于一些小型企业,经济实力有限,而且承受风险的能力比较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PP模式的开展。对于政府来说,可选择的合作伙伴数量也比较少,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竞标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形成少数社会资本方垄断市场的格局,不利于工程造价管控。
2.4园林PPP园林模式的合同款无法约束市政园林工程
园林PPP园林模式下,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城市园林项目的质量,园林合同条件更严格,灵活性更低。合同条件可能会受到各种花园条件的影响,也可能不能准确反映对未来可预测性的影响。这个花园在合同项目的后期阶段完成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不能调整,可以根据合同条件和整个项目的全部费用修整花园,防止项目灵活优化。定员PPP定员定价机制,私营部门必须抵消与项目相关的费用,获得一些投资收益,这肯定会增加公共使用短期投资成本。
3.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3.1做好做强投标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
严审合同条款,确保合同条款精准无误。一是仔细分析、研究招标文件,深入了解招标内容和要求,特别注意与工期、质量相关的具体内容;二是反复核对工程量,尽可能的发现隐藏的风险;三是报价中将发现的风险统一囊括在内,规避亏损;四是合同签定中,严审合同条款,反复确认支付方法与支付条款和风险与责任的分配条款,确保签定的合同条款清晰完善、公平公正,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经济损失。
3.2加强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管理
在PPP模式下,要进一步加强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管理。首先,相关部门要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形成投资最高限额,以此来控制施工成本,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要根据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材料结合市场变动信息合理估算,要实事求是。其次,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着重加强市政园林工程施工材料和技术造价管理。在市政园林工程中,材料与技术占的经济比重比较大,在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对材料和技术进行管理。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材料把关,保证材料的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材料的性价比,降低材料的总体成本。在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强化施工组织管理,有效降低施工技术成本。再次,相关人员还要精心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预算方案。对于设计变更内容,要做好设计变更记录,落实现场签证制度。最后,加强竣工阶段的审核力度,审核人员要提高自身能力,以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要总结市场经济变化规律,根据实际价格变动规律审核材料单价,提高审核工作质量。
3.3园林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到了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对造价的管理应该充分考虑合同、财务以及后续融资的要求,这是影响园林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受限在合同管理中,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对合同管理,通过深入了解园林项目中合同的内容,认真审查合同中的每一条项目,警惕合同陷阱问题的发生,并争取通过合同来杜绝各类风险发生。在财务管理阶段,工作人员严格遵照财务会计执行流程的相关内容开展工作,在保证财务工作规范的基础上,认真对整个财务管理流程进行观察,期间为了保障造价管理质量,在整个财务管理环节应该与融资同步进行,实现融资与财务管理的高度统一。最后,工程项目的融资是影响保障园林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由于在PPP模式下有多个投资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期融资难度,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推动融资活动的开展,认真监督每笔融资的执行情况,在保证各项资金及时到位的基础上,掌握市场价格变化,依照市场波动以及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调整造价预算,确保各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3.4完善PPP项目法律系统
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成本管理通常涉及到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来说,PPP项目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基本法律体系、融资法律体系和特许经营法律体系。通过这三种法律体系,可以有效地确保施工项目的合理展开,同时合理地管理工程费用。基础法律体系是从市政景观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营销、运营等基础交易角度,确保项目成本的合理性。融资法律体系主要在于城市园林项目PPP模式以多种方式获取更多的建设资金,有效地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特许经营是将更多的社会资金吸引到施工建设项目中,使投资者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保证工程顺利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工程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市政园林工程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政府主导投资修建的,由于工程项目参与方较多,工序较复杂,交叉施工频繁,因此政府的资金力投放度大,资金投入压力与日俱增,同时留下隐患也相对较多。市政园林工程引入PPP模式,将社会资本与市政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充分融合,不仅是为了更好的规避相关风险,缓解政府资金压力,还是为了减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难度,更是为了在提升项目工程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以便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利民.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J].现代园艺,2018,第6期
[2] 李燕.浅析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7,第10期
[3]余晓光,张琼.PPP模式下市政工程项目风险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7(2):105-107.
[4]岳传德.如何强化PPP模式下市政工程跟踪审计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6(8):165-166.
[5]李燕.浅析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7(10):15-18.
[6]高红娟.市政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优化管理策略研究[J].居舍,2018,(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