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张登元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张登元
[导读] 对于人们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而言,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是当前建筑电气的节能关键技术
        摘要:对于人们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而言,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是当前建筑电气的节能关键技术。它们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措施,用于具有运行管理和智能监控功能的节能技术。本文介绍了建筑电气设计对节能技术的应用,阐明节能技术在建筑能耗分析系统中的作用,对进一步实现建筑能耗具有节能技术支持,并提高建筑电气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设计;节能技术;节能效果
        近年来,建筑节能已逐步应用,建筑物节能最初是为了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损失。现在通常被称为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即合理使用能源,从而在确保建筑物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能源效率。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使用节能技术提高保温隔热性能、空调制冷和供暖系统效率,加强能源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使用可再生能源,在确保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同时减少供热和供暖。建筑节能显然是集中在能源利用上,降低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成本,产生大量的热(冷)来达到现代建筑的环保要求。
        1  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性
        许多研究可以证明建筑电气设计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设计更加节能,例如LED灯具代替传统照明;新型设备具有更高的功率因数,减少设备能耗;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建筑电气设计对建筑物中能源的平衡和实际的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因为自然光在调节生命的生理和心理节奏方面起着重要的生理学作用。然而,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有必要引导建筑电气设计以替代自然光。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建筑电气设计在建筑节能上是安全、高效、方便和灵活的,它通过系统集成方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建筑艺术的结合,通过自动监控设备和信息资源管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获得合理的节能技术以满足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需求。节能控制的应用,例如红外感应,声光控制等,建筑节能减少了建筑能耗,通过执行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有效地减轻我们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能源供需。利用智能技术对建筑节能系统进行优化集成设计,对建筑强弱电气设备,智能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各种设备和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通过开发集成优化技术,大大降低了能耗,人员投入和运营成本,节省了投资资本并满足了施工方和节能的要求。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解决一些实际建筑电气应用中节能技术的障碍。
        2  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节能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技术通过照明系统、通风系统、隔热系统对建筑电气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利用收集有关能耗的环境信息,为建筑节能技术水平做出更好的构想。
        2.1  照明系统设计方面的应用
        维护系数是建筑电气设备使用一定时间后在工作范围内的平均照度与在相同安装条件下获得的初始平均照度之比。较高的维护系数和有效的维护程序可促进节能设计,通过限制安装的照明功率要求减少节能技术的维护。维护因素考虑到了建筑电气的破损维护、灯具污染和表面反射的维护。电气使用寿命的降低速度受房间表面清洁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在办公室、学校和商店中,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电气输出每年可以减少5%。节能照明设计的重要原则是通过将光线引导到需要的地方来充分利用所有可用光源。应用功效即首先基于灯和灯具的组合,而不是通常认为仅限于灯的发光功效。例如,在建筑照明中,最有效的灯和灯具组合通常不是具有最高发光效率的灯和灯具。尽管这些技术的灯发光效率相对于其他技术较低,但卤钨光源在显示器和筒灯应用中的广泛使用,表明灯的发光效率仅与照明设备的效率部分相关。
        2.2  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应用
        通风的冷却效率受室内和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异,通过通风系统设计对气流速率分析,夜间通风主要由自然力驱动,但当风压不同时,风扇可以补充通风。防止太阳热的技术主要包括遮阳和屋顶绿化,绿化屋顶是降低室内温度和减轻城市变暖的实用方法。

信息化节能技术应用夜间建筑物通风,使用较冷的空气来减少白天的热量吸收,从而避免了夏季过热并降低了制冷能耗。以互联网数据信息系统为核心是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通风问题的关键,有利于建立通风系统设计,增强现代管理基础,为今后的规划决策提供依据。与其他信息系统结合,起到数据整合的作用,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通风系统设计,将所有能耗设备与建筑节能相结合。核心技术是传感器网络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用于构建强大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平台,该通风系统设计适用于各种现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它是建筑能耗系统中最适合传输数据的技术。
        2.3  隔热系统设计方面的应用
        隔热是降低墙壁和屋顶传导率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从而可以节省空间供暖和制冷的能源,隔热是提高建筑物能效的主要因素。全面化节能技术采用先进节能策略使用不同建筑围护结构组件包括墙壁、窗孔和屋顶,建筑围护结构将室内和室外环境分隔开,对于提高热舒适度和节约能源至关重要。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主要依靠降低热传导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导率会通过减少热量损失来显着影响建筑能耗水平,特别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占空间供暖制冷负荷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对于减少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至关重要。先进的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可将供暖和制冷负荷降低40%,这可以直接归因于建筑围护结构的改善。加热和冷却能力的降低进一步带来了设备尺寸减小的好处,全面化处理空气密封和隔热窗户是减少空间供暖制冷需求的两种有效节能技术。应用建筑电气集成系统技术,建立信息收集和能源利用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框架。用于建筑物内运行系统内能源利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优化管理形成一个全面化的建筑电气设计,通过资源整合能够对能源效率进行综合监测和分析,以优化综合管理的能力。
        2.4  能源利用系统设计方面的应用
        建筑的主要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清洁生物能。混合能源系统的成本最优集成,控制和调度策略对于提高整体建筑电气性能至关重要。节能建筑服务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受到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必须仔细考虑将各种节能措施进行最佳组合。连接智能电网的建筑电气设计将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增加未来节能技术展望,信息化,智能化设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电气节能的影响应用高科技提高建筑节能效果,节能技术可以促进智能建筑节能的发展。为实现建筑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能耗的目标,发展成建筑物内各种类型的能源利用系统,从而进行能源管理和智能监控。目前正在建设一种新的节能技术,该技术的重点在于建筑物的智能化节能结构效果,进行分析建筑物的能耗设备和控制建筑物的节能功能。通过将现代技术与智能系统相结合并使用管理方法,使建筑节能和能源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提高节能目标标准值的效果。控制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遮阳节能监控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节能的精度和能源效率的指标以及物业管理的需求,选择配置相关的智能系统并确定系统能耗监测要求,以进行节能型建筑智能系统的工程技术措施。
        3  结束语
        通过照明系统、通风系统、隔热系统对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技术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节能的技术水平,节能技术对电气设计的影响和未来节能设计可能发生的改变,为建筑业实现更高的节能目标提供了新的启示。因此,支持建设项目技术发展的建筑电气体现了现代节能技术的显着特征。
        参考文献:
        [1] 刘振兴. 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6):118-119.
        [2] 薛源. 建筑电气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合理应用[J]. 中国标准化,2018(22):51-52.
        [3] 王志兵. 浅谈绿色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 中华建设,2019(10):74-75.
        [4] 李筱华. 绿色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地产,2019(20):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