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应商管理是企业采购业务中的核心,只有对供应商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企业才能获得来自市场的资源。本文以企业采购工作中的供应商管理作为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做好供应商绩效考核工作,强化对供应商的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探讨,对探索市场经济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作出了深层次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业务;供应商;管理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竞争越来越大,快速、有效的节省成本,取得高效的经济利润就显得尤为重要。供应链优化是企业增加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必然选择,供应商作为供应链源头在供应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商关系到采购产品的质量、交货期等,制约着供应链的整体表现。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使供应链优化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节点企业间的关联方式影响着供应链的结构。在企业采购业务中如何实现对供应商系统、科学、全面的管理已成为企业适应竞争、抢占市场、经营发展的定性因素。目前,企业已将提高采购供应能力和对供应商进行科学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
1 供应链与供应商管理的概念
1.1 供应链的概念简述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的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企业间的协作,谋求供应链整体最佳化。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协调并整合供应链中所有的活动,最终成为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过程。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
1.2 供应商及供应商管理的概念简述
供应商指的就是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服务以及其他所有的能够为企业运转提供资源的公司和单位。通俗而言就是企业的进货渠道、源头厂家和单位。企业要发展运转必须需要各种各样的自己所需求的资源的供应商为其提供资源或服务,供应商的稳定与否、实力强弱、关系好坏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转和盈亏。
而供应商管理,是在新的物流与采购经济形势下,提出的管理机制。供应商管理的概念可大可小,世界级供应商的管理特征有12个之多,包括投入到及时系统、投入到全程系统、投入到全面质量管理、远程战略计划、供应商关系、战略成本管理、绩效管理、服务、共同的职业道德、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一系列,甚至是领导阶层能力也在其考虑范围内。
2 现阶段我国企业供应商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供应商管理观念淡薄
在我国,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对供应商的管理,其发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许多企业对于供应商管理的认识仍不全面,还未意识到加强供应商管理对于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产业仍然不够重视对供应商的管理,供应商系统混乱不堪,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2.2 供应商分类混乱
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采购活动并非只需要一种产品,因此每次采购活动中会出现非常多的供应商,企业如果没有对供应商足够的重视,并且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就导致供应商混乱的情况。与此同时,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并且对于不同的供应商,企业也应当进行明确的划分与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增加了成本同时为企业监督供应商提供了非常大的阻碍。在经营的过程中,一个企业会面对多个供应商,供应商并不相同,供应的商品也存在差别,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明确的分类就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供应商之间差异而导致的工作考虑不周,影响生产装配进度等问题的出现。这种分类混乱的现象将导致供应商占有了企业的大部分管理资源,并且使得企业目标并不明确,最终导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没有形成较好的连接,合作关系也就存在矛盾。
2.3 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机制
企业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机制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部分企业对于供应商服务的价格、质量以都没有切实的关注到位,甚至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都敷衍了事。这种现象导致企业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没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严重的甚至造成持续的损失。对于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来说,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点:①只追求低成本而不关注质量。②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完善的管理,对于供应商的动态管理、绩效以及信用、违规等都没有做到合理的分类。
2.4 企业采用低价中标法--涸泽而渔
企业喊了多年要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却一次次止步于最低价中标面前,从来没有系统地测算全流程供应链成本,看不到眼前的一点让利远少于后面产品返工、停产、售后、市场丢失、供应商管理所造成的费用付出。
2.5 企业对供应商没有培养机制--自生自灭
国内供应商生长普遍是自生自灭,依靠低价中标生存。生存其间,双方合作出了问题,交流经常浅尝辄止,企业不深入对方去了解、帮助,认为那是供应商的事,与己无关,我只要结果,不行就考核、处罚或终止供应,直至淘汰。国内供应商数量和寿命之短十倍于日本企业,危害之大我们还懵然不知。殊不知,供应商不行,很大程度上问题出在企业一方。
3 如何解决现阶段我国企业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加强对供应商管理观念的认识
企业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就必须详细了解各供应商企业的相关信息。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进行供应商管理的培训,企业自身也应该组织智囊团进行研讨,寻找供应商管理的突 破口。企业也可以通过向专业人员咨询,寻求有效的解决建议和方案,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
3.2 实现对供应商的分类管理
经典的供应商分类方法是“四分法”,分类的依据是采购的金额和供应的风险,将供应商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瓶颈型供应商、战略型供应商、一般型供应商和杠杆型供应商。分类之后要针对类型进行管理,这四种类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一般型的供应商具有采购金额较小的特点,因此采购的风险也较低。针对这一特点,管理要采取的手段是简化采购的流程,合理的减少交易的活动,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的成本。战略型的供应商具有采购金额大的特点,因此采购的风险较大,此时合同的双方需要重点扶持优秀的供应商,进而和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实现二者之间长期紧密的合作。杠杆型的供应商具有的特点是采购的金额大,但是采购的风险小。为此对于杠杆型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管理应该是批量采购,让杠杆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实现规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的成本。瓶颈型供应商的特点是采购的金额较小,但是却伴随着较大的采购风险,具有定制和垄断的特征,考虑这些原因,实行的管理措施应该是开发具有潜力的新供应商。
结论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市场也是全球化,开放性,对于企业而 言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尤为重要,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未来。企 业要发展运转必须需要各种各样的自己所需求的资源的供应商为其提供资源或服务,供应商的稳定与否、实力强弱、关系好坏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转和盈亏。在整个企业运行中,供应商的把控是企业实现良好运转的最重要部分,良好的供应关系关系着双方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企业实现从质量、价格、交易准时、后期服务等等方面进行考察,选定供应商后,实现合作并不能就此高枕无忧,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言实现长期共赢还需建立良好的企业合作关系,进行妥善的供应商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卓青.J 公司采购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8.
2.赵林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M].机械出版社,2007.
3.梁岩.供应商管理在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中的实践与应用
[J].招标采购管理,2015(6)
4.史祯.互联网+背景下S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D].
武汉工程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