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沈小琳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沈小琳
[导读] 在紧跟时代脚步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建筑行业迅速成长起来
        摘要:在紧跟时代脚步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建筑行业迅速成长起来。在建筑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健全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但是在实践中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全过程管理模式可以了解掌握工程的施工状况,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手段辅助工程管理,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进行简单的叙述,然后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从而提出了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管理模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开展全过程管理模式对保障其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保障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长远发展,需提升自身工程施工质量,这样能有效提升其竞争能力。全过程管理模式可有效保障建筑施工各项环节,从施工的前期准备到施工过程及竣工等工序都可开展有效的管理,全面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提倡生态环保理念的形势下,各个行业领域都在研发推广具有节能绿色等功能特点的产品,建筑领域也需要设计建设具有有利于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的建筑产品,这样才能符合形势的发展趋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而具有良好生态环保功能理念的建筑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做好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来提供基本保证,应用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使建筑产品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有效恢复报废拆除后的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正是因为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建筑产品具有丰富的优势。因此,建筑单位只有运用科学先进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才能够确保设计开发的建筑产品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在该形势下,围绕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应有所开展的研究就显得极为必要。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不高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具有人数多、工作种类繁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特征,因部分施工人员对租赁的施工设备操作度不高,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工程施工隐患增大等问题出现。同时,因管理部门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导致施工队伍的工作效率较低。
        2.2施工工艺因素
        施工工艺主要是指建筑工程施工模式、施工技术的技术类特点,以及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对应特点。因此,针对不同的工程规模、施工目标、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成本预算,选用更加实用的施工工艺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而施工工艺的选择和落实则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管理方向。由此可见,如果建筑工程施工工艺选择不够科学,会直接给后期的施工技术管理造成更大的困难,同时也会加大工程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工作难度。
        2.3工程施工监管关注度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然而,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工程施工监管的关注度应当加快提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第二缺乏完整可靠的监管系统,监管制度存在漏洞。第三,招聘的管理职工准入门槛低,职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工程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工作管理人员鱼龙混杂,很多职工都在建设活动中划水,并没有实在的真才实学,部门管理人员甚至缺乏管理经验却当了领导班子,误人子弟,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3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优化策略
        3.1创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现阶段建筑工程各部门均加强了安全管理力度,使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升。通过在施工现场重要场地张贴安全标语、定期组织安全例会等,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但就目前来看,在建筑工程中依然存在不规范施工的情况,在落实安全管理目标期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安全施工风险无法得到根本上控制。因此在创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对传统安全管理理念进行不断优化,坚持以思想作为引导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秉承以人为本的施工管理原则。同时,协调工程安全、质量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前提下,管控工程成本。
        3.2加强施工工艺和施工进程、施工成本等施工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从管理制度制定到制度落实,要进一步明晰各工程项目部管理组织的管理职能。切实的从监督管理和指导管理两个角度对施工环节的成本、质量以及技术应用进行管控。比如,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施工工业中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特点,从细节方面制定更加细致全面的施工设备操作规范以及施工过程中基层作业技术要求,确保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深入到施工基层作业层。再比如,如果采用装配式的建筑施工工艺,要从施工进度管理方面对施工流程进行更加科学的安排,同时对各个子项目的具体施工难点进行重点管控,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装配式施工工艺优势。
        3.3实施责任制管理
        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践中,由于参与建设的单位较多,并且其各自处于不同的工程建设环节,从而使得工程管理的难度得到增大。所以,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质量,要综合考虑各单位参与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并对各个单位进行目标责任管理,以此来确保项目建设的有条不紊推进。需要强调的是,对工程建设的参与单位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要细化,符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对各个单位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3.4建筑工程竣工后的全过程管理
        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建筑企业也需做好后续的全过程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对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如水暖、消防、电能以及给排水等,都需对其进行全面检测。检测过程需由监理部门进行监督,保障设备参数可以与预期标准统一。另外,还需详细记录检测过程,进而满足零故障交付管理的要求。同时,施工单位在竣工之后,需做好工程材料的收集与整体工作,进而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是项目建设任务得到顺利完成的基础保障,广大建筑企业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仅仅结合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科学分析每种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来选择应用最为适合的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为项目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海燕.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326(9):19,24.
        [2]杨太华,汪洋,王素芳.基于13IM技术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S1):429-433.
        [3]赵钦,田庆,刘云贺,等.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下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7(2):211–219.
        [4]韩跃武,胡肖亮.建筑工程消防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0):37.
        [5]柳贵涛,吴斌.精细化管理在批量住宅精装修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1):11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