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孙健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孙健
[导读] 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摘要: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桩基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对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应用研究;土建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9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当建筑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各种施工技术日趋先进,以适应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桩基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发挥了建筑工程的最大功能效益,使建筑工程具有耐久性、抗震性。此外,桩基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桩基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1]。因此,研究和探讨加固桩基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简述
        正如其名,桩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过程的基础,具有极高的荷载能力。桩基础根据土体应力状态的不同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端承桩是一种能够穿越软土层到达深部岩层的桩型。上部结构的荷载主要由桩端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主要由桩端承担,桩侧摩阻力主要由桩端承担,能够有效地满足高层建筑的承载力和沉降要求,能够充分发挥桩本身的作用和特点。根据桩基工程的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两种类型。将预制桩通过静压、锤击、振动或排水等方法打入地基土中,将混凝土灌注桩挖入土中,在孔中加入一定量的钢筋,组装钢筋笼,将混凝土灌入孔中打成桩。混凝土施工过程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桩基施工工艺。
2桩基础施工技术内涵与价值
        2.1桩基础施工技术内涵
桩基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后期所有施工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其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建筑物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做好建筑物基础的质量控制。
        2.2桩基础施工技术价值
桩基础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桩基可以为承载层提供承载能力,承载层本身可以承受建筑物的竖向荷载。在桩基结构中,竖向单桩刚度较大,在自身荷载及相关因素的约束下,建筑物基础始终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桩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单桩侧向刚度大,可以抵御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等的威胁,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物坍塌、倾斜的发生。
3桩基础技术的类型
        3.1人工挖孔桩技术
        人工挖孔技术在灌注桩工程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挖孔作业,该技术具有明显的施工效果,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可同时进行多桩施工,单桩承载力高,可直接检查桩外形尺寸和直接确认桩地质情况,受力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强,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等,较旋挖桩成本价便宜,但挖孔过程劳动强度大,单桩施工速度缓慢,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也非常突出[2]。其必须采取井下作业,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及隐患,施工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同时受天气影响明显,遇地下水较高时抽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大。
        3.2钻孔灌注桩技术
        目前,旋挖钻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低噪音、低污染的先进施工技术,可采用干、清水钻进技术,而在松散、易塌陷地层则必须采用泥墙保护钻进技术。 旋喷桩施工周期短,操作人员少,危险性小。 方便、耐候,可采用扩底技术,但扩底清淤的质量控制不如人工挖孔桩。然而,该技术的使用应当确保旋转钻头的选择是合适的。


        3.3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主要使打桩机的施工技术振动,产生与基础方向垂直的力,随着打纬作业的发展,可以达到加强施工基础紧凑性的目的。因此,在桩基程过程中,电动机的振动时间越长,施工基础的紧凑性就越高。但是,在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电动机的振动位置处于固定状态,在多次振动后,在土层中阶段性地完成打桩作业,在一定时间内连续进行桩基础的光复动。该技术在黏土和软弱地质中更为普遍。
        3.4静压力桩技术
        静压桩技术需要桩和自重,在前制桩中施加一定的反力,将预应力桩打入土层。因此,在桩基中,静压桩施工技术的使用具有抗冲击、振动、污染小、易于操作等方面的优势,而且施工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施工技术,有效地确保该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由于地基土层遭到破坏及挤压,对周边的建筑物及道路等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根据周边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桩基类型,确保安全可靠。
4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而言,其包含的施工内容较多,且工程工序繁杂,因此,为保障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施工准备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1)勘察与了解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与周边环境,根据勘察结果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控制与处理措施。(2)结合工程的各方面情况,确定桩基础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桩基础施工的高效进行[3]。
        4.2单桩的施工技术流程
        从单桩的施工技术流程来看,其主要包含了泥浆坑开挖、桩位测量、护筒埋设、桩位复测、钻机就位、钻进成孔、制作钢筋笼、钢筋笼放置、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灌注、成桩等过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此施工流程,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处理,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4.3桩位复核技术
        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中,常常存在着桩位的偏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桩位复核技术的应用具有必要性,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桩位偏差问题的分析,从而制定更为完善的纠偏方案。在桩位复核技术的应用中,相关的工程人员要重视对已经完成的桩基础的复核,保证其建设要求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标准,避免施工不规范影响后期的施工进度,使得桩基础施工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4.4钢筋笼的制作与放置
        在钢筋孔的制作上,必须采取直流电焊设备进行人工制作,以保证其制作的精度。在实际的制作中,主筋连接采用的是双面同心搭设焊接的处理方式。而箍筋要采取螺旋渐进的方式,用镀锌铁线与箍筋绑扎,在焊接过程中依据超长钢筋笼的相关焊接方式加以处理。在钢筋笼的吊装上,一般采用的是吊车吊装的方式,以保证在吊装过程中钢筋笼轴心与孔轴心可以对准[4]。在钢筋笼的放置过程中,需要人工加以调直,缓慢下沉,当钢筋笼安放结束以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技术日新月异。桩基础技术对建筑工程土建基础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为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在各实际工作中有效实施,不断改善施工技术,确保土层不被破坏,进而充分发挥桩基施工工艺的施工效果,不断促进民间建筑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46-47+50.
[2]孙晓贺,于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J].居舍,2020(08):84.
[3]周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207.
[4]韩存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