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孙丽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孙丽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项新型施工技术不断涌现,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项新型施工技术不断涌现,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使用性能,而且还能够很好的保证其施工的质量。因此文章结合结合工程实例详细探究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一、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概念
        现如今,房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不断与时俱进,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中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无论是在承载力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符合土建工程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土建施工中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另外,高支模工程是一项高空作业项目,为保障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国家相关建筑规定中特别著明,其水平构建混凝土模板的支撑体系的高度必须在8m之上,架梁的跨度要大于18m。除此以外,在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整体流程中,高支模施工的总荷载必须超过10k N/m2,墙体、柱体等竖向构件独立支撑模的高度超过 6m。最后,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中的一种辅助性施工技术,为了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考虑,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对高支模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予以测验,并在施工完成后,对施工质量进行质量检测。
二、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2.1前期准备工作
        在实际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之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为后续施工顺利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搭设高支模前,针对施工现场及其附近的土质状态、地形地貌特征等有全面的了解,充分考虑影响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因素,进而保障施工安全,根据上述信息制作专项施工方案,给予具体施工科学、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还应当检测检查设备,保证设备能够发挥辅助施工的作用,且能够正常运行,相关人员应当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进而能够使设备稳定,且长期处于可适用状态。注重培养设备操作人员的认知水平,让操作人员了解施工方案,能够做到初步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灵活使用设备,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在开展具体施工前应当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探、调查,重点解决安全隐患,降低施工风险。例如,构建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法有助于保障施工质量与效率,对于房建土建工程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2对高支模进行安装
        房建土建项目中,安装模板体系时,要使用到材料有松木模板、后胶合板等,而松木板和后胶合板的厚度为19mm、17mm上下,安装梁模板时,以下几个问题应注意:第一,进行安装时,若地面承载力差,就要将垫板铺设于放置在指定的位置,还要在柱膜缺口的位置钉上衬口,使梁板搁枋和斜撑的牢固性有所保障;第二,安装主梁模板时,要先校正主梁模板,在安装过程中,为了确保其固定性,主梁模板缺口的位置也要钉上衬口,还有次梁模板两侧板的外侧,托木也要根据栅底的标高而制定;第三,安装完梁模板,还应仔细检查,把重心放置于所有梁模板中心、中线处,看是否符合现实施工中的具体需求,检查时还应调整标高,为使顶撑牢固性有所保证,还应在每个顶撑间设置剪力撑与水平撑;第四,若安装梁模板时,其梁跨度超出4m,则应进行起拱处理,其拱高值应为梁跨度的0.2~0.3%。
    2.3楼面安装
        楼面工程模板的安装施工必须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流程开展,进而实现施工目的。

首先,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当测量、计算、明确楼面实际高程;其次,施工时,然后结合楼面实际高度安装支架,针对纵梁开展防线处理工作,安装好脚手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脚手架安装前,需要在水平方向上与垂直方向上分别针对脚手架位置进行定位,明确脚手架实际位置,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脚手架两侧的安装施工;最后,基于类型有所差异的脚手架,确保其立柱处于同一中心线,确定其实际位置后再予以加固。施工人员上述工序完成后,再处理剩余的脚手架安装工作,以保障后期施工安全顺利。总之,楼面高支模安装必须严格依照上述流程,防范安全隐患。
        2.4对外圈框架柱梁进行施工
        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其具有大密度的柱梁,且在具有一定高度的自然层中进行施工,故进行外圈框架柱梁施工,施工方法应为先浇柱、后浇梁。如果浇筑达到井格梁屋盖,就需要把满堂排架支撑等给固定好,若框架梁柱和全部外层支撑都已经完成,就需要停止固定。现实施工中,施工者要保证全框架以及周边框架柱梁的刚度以及稳定性。不仅如此,对外圈柱梁框架进行施工时,安装纵向水平杆的两端时要确保柱梁侧面与主梁下端完全吻合。而且在改装时,要合理选择梁柱的支点。中庭周围的支柱一般被选为最主要的支点。
      2.5混凝土浇筑施工
        当代房建土建工程规模普遍较大,墙体层高度较大,为此,在施工实践中为了便于混凝土浇筑作业和消减浇筑环节的自落高度常常采取降低浇筑速度的方法,一般为每2h浇筑1m,禁止一次浇筑过高。具体而言,首次浇筑高度应当高于底板面1m;第二次高度可以达到5.5m,为了避免第二次浇筑自落高度过大,可以运用导管运送混凝土;第三次结合顶板进行浇筑,一次性完成。采用分层施工技术浇筑混凝土,需要严格把控分层浇筑高度,浇筑应当低于分层高度,也应当小于50cm,若施工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处于12~16cm之间,拆除高支模需要注意让施工人员站到安全区域操作,不得在松动、不稳固模板上施工。另外,对于高支模拆除,还不得使用铁棍、铁锤冲击,应当依照一定流程施工,使用绳钩或者人工妥善放置,施工人员不得在悬臂结构边缘处拆除模板。待模板全面拆除之后将其分类放置于存放地点,同时进行拔钉、整修、刷防锈油等后期处理工作,入库。混凝土施工结束,模板也拆除后,自上而下进行贝雷架拆除施工,同时起吊备用,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
       2.6对高支模体系进行拆除
        在对高支模体系进行拆除之前,要先获得该项目负责人的明确指示,确保其不再具有利用价值。拆除时,应全方位分析拆除的时间、顺序、方法以及要点。关于时间:拆除承重模板时,待混泥土的试压报告符合标准之后,还要得到相关质检单位的签字盖章,这样方可对其进行拆除。关于顺序:拆除高支模体系,应先拆除非承重模板,随后再拆除承重模板,若拆除时梁底模具有较大的跨度,那么应先从跨度中间拆除模板,然后再从跨度两端进行拆除。关于方法:因为支顶和连续高支模整体稳定构造存在于此项工程当中,故应选择从高到低的一次性拆除法进行模板的拆除。关于要点:首先,拆除高支模体系前,应先清理工具、脚手架的材料、以及杂物等;第二,拆除环节中,要科学并且合理的设置那些警戒区和警戒标志,还要由施工单位派专人负责安全警戒。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支模技术已成为土木工程中应用最 广泛的技术之一。它不仅可以保证建设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还 可以为施工安全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虽然从目前来看,该技术 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对于目前发现的各种问题, 施工队伍的所有成员都必须积极面对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以有 效地提高高支模技术在房建建设中的效率,并继续推进高支撑技 术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姚云燕 . 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J]. 工程技 术研究 ,2017,(5):151-152.
[2] 王伟锋 . 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J]. 房地产导刊,2013(8):330~331.
[3] 欧胜海 . 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 研究(电子版),2014,(27):5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