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曾庆健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物质方面已经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追求精神文明。而小学时期是每个学生真正学习的启蒙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段旅程,需要小学教师加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中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偏向于思维散发,对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更是严格,而课前预习便是检验学生自

曾庆健    容县自良镇古济小学  广西  玉林  53751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物质方面已经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追求精神文明。而小学时期是每个学生真正学习的启蒙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段旅程,需要小学教师加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中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偏向于思维散发,对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更是严格,而课前预习便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标准之一,因此本文就以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能力培养为论点,进行实践探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望共勉。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127-01

        数学作为陪伴学生成长的一门主科,对学生思维的散发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形成理性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好数学很重要。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着重关注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养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开阔学生大脑思考的方向,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如此一来,还顺应了当下深入推进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关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这门学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难度系数,尤其到了小学六年级,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报着尝试又失落的态度,对数学这门学科也渐渐的降低了探索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成绩也很是不理想。因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着重关注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养成,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主要解决学生不懂的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余留一些讨论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与思路;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学习习惯,形成自律,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减轻学习压力。
        但课前预习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翻一下书,看个大致内容就算完成的,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知识与例题,并随时圈画出不懂的疑难点,了解本节课所要讲的重难点是哪些,加以思考,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总结出共有的问题交给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多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开阔学生思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与进取心,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成绩,可谓是一举多得。同时,对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主动寻找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进行解决,开阔学生数学解题的方向,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加快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



        二.有关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首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出发,多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预习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正处于好玩好动好奇心重的时期,他们心智发育不成熟,思想稚嫩,就算是六年级的学生也避免不了小孩子的天性,因而普遍的学生自律性并不乐观,这对预习能力的养成这一目标来说有些困难。因而小学数学教师要以学生的特性与学习习惯为根本,寻找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并合理进行计划安排,在课内外多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学小活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在教授《扇形统计图》这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先准备学习工具,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制作的扇形统计图各个条目的意思以及所占比的数值;最后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代表借助多媒体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投射,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分享,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可以举一反三。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在课前就做好学习工作;而且还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培养预习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合理的布置预习作业,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探索。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设计可控问题,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另一方面可以达到让学生思考的目的,促进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不盲目,不偏向,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小学六年级教师在教授《圆的周长》这一课节时,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进行测量比较。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说明的的圆形物体的周长是准确的?”,从而引导学生推算公式,加深对圆的周长的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使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预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最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责无旁贷的逐步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科学的预习方法。数学学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难度系数,且对学生思维的扩散有着较高要求,这使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吃力,日积月累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放任逐流的消极态度,这大大不利于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而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逐步向学生传授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使学生在课前就理解一些数学知识,减轻课堂学习压力,有一个好的学习方向与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课前预习的方便与益处。
        三.总结
        从上述可得,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内外多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预习活动;离不开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合理的布置预习作业;也离不开小学数学教师逐步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科学的预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胡林红.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上),2018(4):193.
[2]林磊.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应用与评价[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29(1):177-180.
[3]王扬.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现状的思考及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