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068219850123XXXX
摘要:房屋建筑出现漏水问题主要在于建筑企业对相关技术及质量把控相对缺乏,在建设过程中,需加强防渗漏技术的研究,制订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更好地保证房屋建筑整体建设质量。基于此,主要从房屋建筑施工防水渗漏重要性入手,对当前渗漏位置及原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应用;
1 常见的渗水部位
如果将建筑物拆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板块,那么其中一些部位很容易受到雨水的冲击。施工人员只有详细了解这些容易漏水的部位才能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水措施。
1.1 屋面结构
建筑物的屋面是承受雨水的主要部件,为了满足建筑物各项功能的需求,屋面上往往会设置一些装置,比如说通气管道、雨落口等,而这些部件的边缘很容易产生渗漏问题,雨水通过这些部件的边缘进入到屋顶结构内部,破坏屋顶部件的完整性。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屋面结构的使用材料质量出现了问题,比如说钢筋的材质不符合标准、砼材料在拌和的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失衡等。另一方面就是施工工艺问题,比如说在浇筑以及振捣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造成渗漏问题。
1.2 外墙结构
除了屋顶结构,建筑物的外墙也会经常受到雨水的冲击,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防渗漏措施,外墙的表面径流就会沿着门窗的缝隙进入到建筑内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门窗结构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应力的持续作用下,门窗与外墙结构之间的缝隙增加,破坏了外墙的完整性,发生雨水的渗漏问题。
1.3 地下室结构
地下室也是容易发生渗水问题的部位,在一般的建筑设计当中,地下室存在着大量的管道,因此在施工的时候会在该区域设置大量的伸缩缝、冷接缝以及通道。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渗漏工作,那么就会产生严重的渗漏问题,地下水会经由这些缝隙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地下室内部,一方面对于各种电气装置以及管道产生破坏,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物结构产生侵蚀,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对地下室的完整性产生破坏,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2 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渗漏部位与原因分析
2.1 顶层漏水渗水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的顶部或接近顶部的区域会发生渗漏,这种情况称为顶部渗漏,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渗漏部位之一。发生顶部渗漏的原因有很多:顶部自身的结构问题,因为顶部是直接接触阳光暴晒、暴雨直淋的地方,房屋的顶部暴露在空气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顶部的保护层破坏,使表层出现腐蚀、破损、膨胀、缝隙等现象,随着时间的加长,缝隙不断扩大加深直到破坏房屋的顶部结构。当到雨季时,雨水会从缝隙中流入屋内发生渗漏现象。顶部渗漏的形成是长时间累积的结果,如果出现裂缝很难再进行修补,因此在进行建设时就要考虑顶层渗漏问题。
2.2 外墙面漏水渗水
房屋的外墙出现漏水渗水也是比较常见的泄漏现象之一,外墙作为房屋的外层,会面临风吹日晒,甚至雨雪天气,如果外墙的防渗性较低,也会使墙面被雨水渗透。但以上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外墙面的渗漏与窗户和门有关,究其原因是在安装时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受力问题,导致墙和门窗的接缝有了缝隙,最终在下雨时,雨水沿着缝隙渗入屋内。除此之外,如果门窗的质量较低,使用的原材料防渗性能较差也会造成渗漏。
2.3 屋面漏水渗水
在整体房屋建设中,屋面是最特殊的一个地方,因此对于屋面的防水施工也会采取特殊的方法。屋面是直接接触雨水和积水的,长时间的风化会导致屋面渗漏。因此在施工时选择屋面材料是至关重要的,要选择防水质量较高的材料,才能有更好的防渗效果。但整体建筑市场良莠不齐,市面中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若屋面使用的材料较差,则会导致防水性大幅降低。人们在房屋建好入住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渗漏,进行修复弥补的难度极大,大幅提高了成本。
2.4 厨房与卫生间漏水渗水
在房屋建筑之中,厨房和卫生间漏水是由以下4种因素造成的。
(1)为了装饰美观将水管放在厨房和卫生间墙体内导致漏水渗水。
如果墙面的质量较低,很容易压迫墙内的水管,使水管破裂出现漏水问题。
(2)在厨房和卫生间内堆满了各种杂物,导致水管出现拥堵的现象,也会发生漏水现象。
(3)在安装水管时,忽视质量问题,施工人员未进行严格的密封或在操作中出现失误等也会造成渗水漏水现象。
(4)在房屋建设时墙面和地面的连接之处没有混凝土止水台,也会出现漏水渗水现象。
2.5 地下室渗水渗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等物品的增加,人们为满足居住需要,建设房屋的同时也会建设地下室。地下室是在地面下进行建设的,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地下室的建设环境更复杂,出现渗漏的风险也远超地面上的建筑。建设地下室要用到混凝土,但是许多工人未能掌握原料的配合比,导致混凝土凝固后出现许多孔洞,引发漏水。除此之外,工人在进行振捣时,也会因为受力不均使混凝土密度大造成渗漏。
3 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改进策略
关于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改进的策略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3.1 加强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方面的创新,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必须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从而有效提升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为了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必须从三方面精心准备:第一,技术的创新要有效激发创新思维。不仅可以通过积极的培训,还可通过接受先进的教育及创新性的经验等,有效地提升我国在此方面的创新能力。第二,加强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必须不断加强对于相关理论基础的完善,需要国家或相关单位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发现理论知识中存在的不足或者我国在此方面的欠缺,并进行改进,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与改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技术的改进。第三,为了有效地提升技术水平,还需要加强对于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经验的学习,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3.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有效提升操作能力
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仅会影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效果,还会影响在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甚至严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性、技术性人才,尤其缺乏综合型方面的人才,所以就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来说,需要考虑的方面还是非常多的。除了墙外、屋内和地下的防水防渗问题之外,厨卫以及其他方面的防水防渗工作也应该做到位。对此,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或招聘一些相关的专家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或者为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积极学习相关方面的先进技术经验,取其精华,为己所用。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不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为高校提供资金来完善实训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这样一来,高校就可以直接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为我国目前缺乏综合性以及技术性的人才,所以专门的培养可以有效解决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而引起的问题。
3.3 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施实时监测
对于管理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建筑工程开展中相关管理制度的改进,必须从管理制度的内容出发,在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足做出有效的改进。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对各个管理部门进行职责明确的划分,这样一来,在提升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又可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为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
4结束语
鉴于防水防渗施工对于建筑使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各阶段防水处理措施的研究力度。应按照预防为主原则,在明确渗漏常见部位以及处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各项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可行性较强的防渗漏处理措施,从而实现对渗漏水问题的有效防治。同时还要做好装修阶段渗漏问题处理研究,应通过对补救措施的分析与优化,为用户创造出一个更加适合使用的空间,从而达到切实提升用户居住满意程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珺.试析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5):32-33.
[2]曾鸿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6):153-154.
[3]阳少华.浅谈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难点及处理方法[J].散装水泥,2019(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