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吴海平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吴海平
[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号:15012519840702XXXX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对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化和管理,提升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主体的结构,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工程的建设阶段中,需要结合技术的核心的,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进行应用。在目前的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商用建筑还是民用住宅,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都是建筑在建设与使用中人们的关注点,需要对此给予更多重视。
        1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流程
        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国!要分析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整体效率!一般都是在施工中尽量选择流水施工方案!同时也会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施工技术流程"通常情况下!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要按照下面的施工流程采取施工$施工前!要针对前期的数据采取测量!同时将数据进行定位!采取测量和定位中!要及时地将钢筋施工工序进行跟进!与此同时!施工模板的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缓凝土的浇筑工作!混凝土进行振捣后!要将柱模板进行拆除!在混凝土的养护环节要按照规定!另外!建筑主体結构在钢筋的张力有所确定!就需要施工人员严格地按照施工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前期的测量技术
        在开展建筑施工工作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工作。而勘查工作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对路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测量。并应当勘查自然地基是否存在软弱土质层,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施工建筑的平面图纸和立体模型。详细分析出建筑结构的具体数据,包括长度、宽度、墙体厚度,各结构之间的夹角度数等等,这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前提。最后,施工单位还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测量放样的工作,将主结构的具体位置信息标注出来,以降低结构安装的误差。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建构中,钢筋工程的实施能够决定工程中墙体、房梁结构以及支持立柱的稳定程度,这是建筑施工地面施工阶段的关键。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应用的方式,能够使得混凝土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在施工中,要关注材料的选择问题,对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质量、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合应用效果等进行关注。在钢筋的选择上,需要对钢筋的结构方式、尺寸规格等进行检验,并且重视对钢筋的标识、保存等工作,避免在钢筋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应用错误的状况。钢筋在相互连接的施工中,要考虑不同部位钢筋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的根据钢筋的规格,选择冷压连接或者搭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在钢筋水平受力时,可以采取冷压连接的方式。在进行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的长度进行关注,避免捆扎过于密集或者稀疏。在完成绑扎之后,要观察钢筋的绑扎状况,为下一阶段的施工做好准备。
        2.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钢筋工程完成之后就需要开展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相比其他工程环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条件相对更加复杂,所以施工技术相对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例如,温度,湿度,运输条件,搅拌条件等等。混凝土施工环节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如下:第一,混凝土材料的配比科学化。由于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材料的配比容易受到影响,配比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类型进行科学配比。第二,避免混凝土裂缝。在具体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大面积板的方式去掉混凝土材料表面的浮浆,并通过二次抹面的方式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此外,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应该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顺序进行,并在浇筑后对其进行检查,避免裂缝问题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的不良影响。

作为施工人员应该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2.4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通常会选择使用模板支护技术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由于每个施工工程所设置的主体结构形状、采用的施工材料及具体要求都不相同,因此,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选择制作模板的方式来开展结构支护工作,采购原材料进行制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基于高层建筑对结构稳定性和材料自身重量等方面的严格要求,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模板材料大多以钢板为主。从支护技术上来看,可以选择的支护方法分为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两种,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建筑物结构的稳定状态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在拼接模板的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接缝处是否存在缝隙,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跑浆或者漏浆的现象,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最后,在使用模板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还需要明确施工的具体顺序。通常来说,都是先安装主要承重结构的模板,后安装次要结构的模板。而如果使用临时支护方式,则还涉及到拆除模板的环节。拆除顺序应当与安装顺序相反,先将次要结构拆除,这是提高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环节。
        3开展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注意事项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遵守相关的制度,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开展工程建设的前提。所以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实现有法可依。上层管理人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个环节都制定出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科学的管理要求,并把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个人,保证管理上的清晰明了。
        3.2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工程建设都离不开人。所以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想切实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组建一只高质量的施工队伍。在选定施工人员后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同时掌握对每个施工设备的操作技能。此外,施工单位还应该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同时进行相关的技术讲座,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施工技能。
        3.3加强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的问题是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技术操作行为、工作流程的规范性等都会对施工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工作时,应当积极对员工进行工作能力的考核,分析出员工是否具备参与施工建设的能力。尤其是在对一些专业施工设备的操作环节中,要保证施工人员是持证上岗。并应当定期展开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其自觉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技术交底的工作,了解本次施工所需的关键技术、基础设备及材料,结合内部管理机制,安排专业的管理部门全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施工中需严格控制工程施工的规范性。施工单位能够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把控好每个施工技术的要点。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功能性和稳定性,以此打造出更多高品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黄献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30):42-43
        [2]法良海.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6):79-80.
        [3]邓跃跃.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73.
        [4]卢兵.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52(43):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