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不仅需要做好整体规划工作,满足新时期城镇发展,同时认识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保证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让建筑设计服务于城市规划,将建筑设计纳入到城市规划范畴中,促进城镇化发展效益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涵以及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涵
1.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促使建筑设计指导理念的多元化、建筑施工技术的复杂化。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实现建筑内容与展现形式两个要素的有效协调。建筑设计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为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开展前期进行实地调查,确保设计出的图纸模型具备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使用空间。
1.2城市规划
城市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十分关注的社会工作,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区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汇总分析调查信息,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相结合,同时需要全面掌握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以全局观念来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以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有效结合为基础,实现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的全方位把控。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其主要内容是在应对区域内的人口容量、交通容量以及土地容量等内容,规划人员需要在城市规划期间对城市环境容量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城市规划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此外,从区域经济与环境平衡出发,对城市结构进行优化,明确城市郊区与周边乡镇的功能配置布控[1]。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尽管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属于不同领域,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引性,更应该突出对建筑设计的指引。实际上,在不同城市中,建筑物风格都不尽相同,都体现了城市的内涵、民俗人情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关系体现在:第一,从建筑设计基本任务来说,其结合主观性与客观性要素。在建筑设计工作开展中,设计人员必须给出特定设计模式,并通过施工图的方式描述出来,建筑设计本质就是优化建筑物;而城市规划涉及范围更广,尤其是城市化不断深入背景下,只有全方位的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全面优化设计要素。第二,建筑设计目标方面,在设计任务与设计目的上,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联系。建筑设计通常是按照特定设计模式,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情况推进工作。另外,新时期建筑设计中包含的元素更多,而城市规划同样具有多样化原色的特点,这些都是在规划初期无法确定的目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三,与建筑设计相比,城市规划层次更高,蕴含的要素更加多元化。将两者放在特定的城市环境中,就能够判断城市规划涉及的具体要素。
3利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联性的实践原则
3.1完善城市功能系统
需要以城市规划地理环境位置为基础,从城市布局以及全盘统筹角度出发,确保设计的生的城市规划设计具备生态稳定性以及经济效益性,通过搭建城市生态环境以区域建筑物的关联性,实现建筑单体设计以整个城市系统有效协调,确保建筑设计与生态系统存在实质联系,进而确保城市规划价值能够被有效突出。
3.2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
(1)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加强度资源的循环使用,对不再生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节约应用。在建筑设计期间需要加大对建筑材料的选择管理力度,尽可能选择绿色无污染的新型环保材料,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于木材的使用频次。
(2)同时对材料本身是否存在循环使用性进行分析,以专业的建筑管理计划实现对石膏、玻璃此类建筑废料的重复使用。(3)建立完善的废物再利用机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形成废弃物再次回收利用的生态产业系统,确保城市自然资源循环机制的体现。同时根据城市原有的结构布局对于城市建筑物的自然采光、通风等空间特性进行设定,保证城市内部能够形成由自然空气组成的循环开放系统通道[2]。
3.3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
开展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取暖、制冷工作时需要耗费大量能源的特征为基础,确保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是以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量为出发点的,继而全面突出城市系统的节能性功能,将高耗能建筑物改造为节能建筑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策略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建筑设计工作还是城市规划工作,都必须加强创新,很多设计要点发生了变更。但建筑设计必须以城市规划为支撑,充分结合两方面优势,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总之,在未来城镇化的发展中,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4.1进一步明确设计方向
建筑设计是城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坚持对建筑设计手段进行优化,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模式,从源头出发保证建筑物本身质量、安全、美观等综合指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满足建筑物基本性能。可以看出,在不断完善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最根本的设计目标、设计宗旨。换而言之,对于特定类型建筑物进行设计优化中,设计人员需要将其纳入到城市规划整体范畴中进行综合考量,保证能与城镇化发展、建筑物功能紧密结合。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设计人员必须具有更多的环保意识,体现建筑设计的人文性,满足建筑物与当地自然环境的有效结合。
4.2善于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建筑领域也得到了显著发展,相关建筑设计理念也不断积累,但与国外先进建筑设计理念相比,城镇化建设中建筑设计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必须全方面进行改进。所以,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全过程中。具体来说,不同城市发展中,其建筑特色不同,这与城市历史演变、文化沉淀、人民风俗等有直接关系。借助先进的设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体现建筑物本身的优势特点。建筑自身融合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建设出实用、创新、节能、环保的作品。对建筑的设计和构件手法进行科学调整,能够有效地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建筑的应用品质[3]。
4.3确保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相互协调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同样存在本质区别,但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也无法将两者完全区分出来,否则无法突出建筑设计多样化的特征。为了能够切实改进城镇化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协调。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设计必须服务于城市规划,应该突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让建筑与自然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社会人文性、社会功能性等优势。
结束语
基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基本特征来说,在建筑设计中更需要关注建筑物主要构架等因素,而现阶段必须关注城市规划的要求,优化整个设计流程。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建筑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建筑物本身特征,选择与城市规划相适应的设计流程、设计模式,对现有城市规划进行完善。基于此,加强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皇甫端端.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13(8):99-101.
[2]王刚.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居舍,2019(31):119+156.
[3]孙伟,胡文冲,徐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风貌规划初探——以章丘市刁镇城镇风貌规划为例[J].中国房地产业.2017,14(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