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课,大收获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3期   作者:刘培 庞晓婷
[导读] 在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利用课下零散的时间,让我们主战场的胜利果实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优化地理中考复习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德学校 255000
  中考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竞争,也是方法和策略的竞争。初三阶段的地理授课内容主要是已学过的初一、初二地理知识的复习与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复习内容,优化复习策略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地理中考复习的现状
  1.时间紧,任务重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时间为一学年时间,但每周的课时量较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同时建构科学的知识网络,加深知识的理解,是摆在老师和学生面前的艰巨任务。作为老师,我们要死守自己的主战场课堂,在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利用课下零散的时间,让我们主战场的胜利果实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重全体,轻个体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导致课堂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重全体、轻个体。作为老师要顾全大局,在每节课内容设计上大多符合中游学生的接受能力,但由于初三地理不是起始学科,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已经开始不平衡,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有些学困生,可能课上明白,课下一做又不会了,甚至有些学生课上就没听懂,这样的学生急需老师的帮助。有些性格较为开朗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求教,有些性格较为腼腆的学生就会不了了之,一学期下来,疑惑的问题越多,越容易成为学困生。如何减少学困生,如何让不善言谈的学生在课下可以得到老师轻松的指导,值得我们研究与尝试。
  二、微课的设计与分类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时暂停,循环播放。它的作用主要是推动学生的学,帮助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利用网络事先预习或课后巩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满足了学生按需选择学习。
  为了让复习更有效,最大化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我把微课引入到中考复习中,开发“短小精悍”的微课,使学生可以利用非正式学习时间,只要能上网,就可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学习,从而使老师无处不在,老师随叫随到。
  那么,复习过程中的微课该如何设计呢?学生最需求的微课内容是什么呢?什么样的微课才能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带着疑惑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交流,归纳汇总后形成了两大类微课内容。
  1.解惑类
  中考复习的一大特点就是“查缺补漏”,在复习过程消除疑惑,完善知识体系。调查中发现,解惑类是大多数学困生最急需的。根据疑惑问题出现的方式不同,我把它分为两小类:
  (1)知识讲解。这一类多是在课堂中,学生对老师讲解一遍甚至多遍后还不能掌握的知识点,大多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经过问卷调查,经纬网判读、东西半球判断、极地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是热点知识。因为针对的是学困生,所以在微课设计时,我更加注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例如东西半球的判断,由于是复习课,在课堂上为了节约时间只明确已总结好的判断口诀“小东大西”;而在微课中,我先用绘图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小东大西”口诀的由来,然后出题,学生判断后,再次回到图中,验证口诀的正误。通过多次观看,让学生对口诀学得明白、用得自如。
  (2)错题讲解。把错题制作成微课,是源于学生课下在QQ群里对错题或疑难问题自发的讲解与辩论。

在考试讲题中我发现,错题往往再做还是错题,所以很多老师和学生采用了错题本。地理有很多题是带图需图的,在整理过程中有一点难度,可是在QQ群里的讲解又很快就被淹没,可不可以录成微课呢?可不可以让学生担任主讲师呢?这一方面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为了节省初三学生的时间,录制错题讲解时多采用手机实况录制。例如海拔与气温的计算题,先将手机在头顶上方固定,准备好空白纸张,有图画图,在空白纸上边讲解边写出计算过程。例如选择题的讲解,主讲师会先呈现题目,再引导同学找出关键词,然后对每一选项进行讲解。要求是知识点在图中的,必须引导同学翻书找到,并在录制中呈现。这样的错题讲解有利于学生收藏,并根据内容分类,对后期的错题复习提供了题库保障。同时主讲师由学生承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归纳类
  中考复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融会贯通”,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前因后果、相互联系。这一类多是面向中上游学生的,他们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同时又渴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将归纳类又分为两小类:
  (1)不同章节的整合梳理。区域地理是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复习区域地理时要打破章节限制,对知识进行整合,将各种地理要素整合落实到区域中,重视区域差异的对比和区域之间的联系。例如东部与西部、青藏与西北、东北三省与台湾、黄河与黄土高原等章节的整合,这些组合有的是对比,有的是联系,有的既有对比又有联系。将这些组合制成微课,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反复观看并思考归纳。
  (2)专题知识的规律抽取。经过一轮复习后,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初步掌握了知识网络,二轮复习则要重视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是多个章节同一地理要素知识的整合与归纳,如地形、河流、气候、农业等专题,每节课课堂容量大,有些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及时回忆到相关知识点。对这类专题进行微课制作,有利于学困生及时复习消化。对于这一类微课,我一般每个专题设计3个小微课,第一个是方法梳理,第二个是举一反三,第三个是实战演练。例如地形专题,我先以北方地区为例,归纳方法和要点,再让学生用此方法分析其他地区的地形特征,最后用习题的形式再现方法的运用。归纳类的微课设计在内容选取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一定的留白,给予优秀生更多的空间去自我发现、自我归纳、自我提升。
  三、实践与收获
  半年的实践操作,就是不断的修正、不断的尝试与不断的完善。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微课制作是一个大工程,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为错题微课由学生完成,这极大地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一开始学生制作的微课较为粗糙,镜头晃动,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语言啰嗦。经过几次锻炼,学生从中总结出很多经验,例如提前准备好所用的地图,计算步骤要分解,有些同学还会举一反三。而且很多学生更喜欢观看同学制作的错题微课,还会做出点评,有的同学课下又来找我,提出新的解题思路。
  2.在半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多种地理难点知识、专题知识、区域对比、地图的读图方法与步骤等多种类型的微课,把它们汇集在百度云盘中,全校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无形中是帮助老师减负,避免了重复性的工作。
  3.在微课使用时,如何记录学生的使用次数,汇总学生点击率最高的微课,这是一大难题。最初采用在百度云盘上文档保存,每次使用都需要下载再上传,有些孩子下载微课后就不再使用百度网盘,很难准确了解学生的使用记录。后来又让学生自己表格记录,一月一汇总,但是这又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如何更好地掌控学生的使用记录,从中把握学生的学困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微”小的努力,大大的收获。微课复习有效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构建师生平等的学习环境,制作分层分类的微课复习,让学生实现了真正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