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精讲多读 读出情感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0期   作者:陈静
[导读] 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会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辽宁省凌源市万元店中心小学 辽宁 朝阳 122500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会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精讲多读 阅读兴趣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所谓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朱熹也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得出的结论是“以读为主 精讲多读”。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会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迷津很关键。要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指导朗读的重点,老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让学生既有情感的认识,又有情理的指导,理解地朗读课文。

要让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知道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强调的停顿。还有语音、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都要根据课文内涵、感情色彩有和语言结构作恰当明确的指点。
        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四、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五、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迷津很关键
        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指导朗读的重点,老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让学生既有情感的认识,又有情理的指导,理解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知道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强调的停顿。还语音、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都要根据课文内涵、感情色彩有和语言结构作恰当明确的指点。学生容易读错、读偏的字、词、句老师要拨教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的、有感情的朗读好课文,才能把学生引入文之中,体会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六、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形式要灵活多样
        课堂上除了老师的范读和引读外,恰当运用学生默读、齐声朗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提问朗读、扮角色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还要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课文的字、词、句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这样可以诱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笔者教学时先提出“《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怎样的一个故事?”“宋庆龄小时候的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什么?”两个问题,范读了一遍课文,然后作了些朗读技术指导,并提醒学生阅读时注意体会“忘记”和“失信”有什么区别。读后,将这三个问题提问学生,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举手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大“读”的力度,重视“读”的训练,让学生运用朗读去积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们从亲自实践中品尝到朗读的甜头和乐趣,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