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构建管理机制

发表时间:2020/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3期   作者:杨路
[导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过去那种封闭、单一、程式化的教学局面正在被打破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 678600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过去那种封闭、单一、程式化的教学局面正在被打破。在实际运用中多种因素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如何全面地分析这些因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直接关系着新课改的进行。
        关键词:小组构建 合作学习 现存问题 应对策略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单靠个人能力是行不通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以分工明确,却又相互促进的团队合作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正好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小组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度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在构建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因素,不仅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还要遵循互补性原则。
        二、小组构建的目的及意义
        1.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
        三、小组构建中出现的问题
        1.文、理科班级特点不同,男女生人数比例差异较大。2.数学、英语和物理等科目,在分组时不能使每组都分配到学习带头人,影响整体学习效果。3.个别综合素质稍弱的学生,团队难以接纳;个别学生把组员当成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愿意在组内分享自己的成果。4.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和兴趣的逐渐退减,高三阶段小组合作学习难以有效开展,甚至部分班级不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四、小组构建的分组方案
        1.科学分组。(1)小组人数不宜过多或过少。一般6人为宜。(2)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3)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4)学生性格要互补。(5)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6)座位安排要合理。(7)阶段性随机调整。(8)小组构建的具体方式因学段高低应有所区别,可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高一、高二。
        在此阶段实施班级分组管理制度,要根据学生性格、特长、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不断提升自我。第一阶段的座位编排体现强化互补性,突出合作性的原则。如下图所示:
        
       
        
                
        (注:A:优秀生  B:良好生  C:潜力生)
        以上做法,减轻了教师辅导的工作量,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和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2.发挥组长核心作用。(1)小组长的选拔方式要多样。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2)小组长的培训。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困惑,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为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扫清道路。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小组构建带来益处的同时,肯定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小组构建机制。小组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体现课改理念“以生为本”的突破口,若能将它的优势充分发挥,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慧敏 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管理,2006,(12),28。
        [2]傅道春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