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改革创新之课堂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7   来源:《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5期   作者:曾玉梅
[导读] 在传统教学中,美术课堂教学被理解为规范性的美术教学内容,规定教什么、怎么教。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一小学校 641000
  摘 要:本文既有美术教学改革理论的论述,又有课堂中教学方法的阐述,直接以美术教学切入,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使每堂课的教学真正适合所教学生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力求美育改革下的优质课堂。
  关键词:优质课堂教学 改革创新 教学方法
  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高效且愉快地学习,共同创建优质课堂。
  一、赢在课前,做好教材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美术课堂教学被理解为规范性的美术教学内容,规定教什么、怎么教。但在现代教学论中,美术课堂教学不止是文本教学,而更是一种体验教学,必须明白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这个重点,赢在课前,做好教材分析尤为重要,它是实现目的与正式教学之间的桥梁。教材相当于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应根据内容分析教学设计,注意自行选择教学内容或增添教学资源,校本化地处理教材,思考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目的意识,明确怎样设计教学才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掌握基本知识和能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和途径
  1.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以《设计生活标志》为例,在讲到标志的历史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的变化,教师应有意与历史、科学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让美术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渗透,拓展了标志教学的空间,充实了标志教学的内涵,让学生对标志的了解更加深刻细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和想象能力。
  2.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可强调知识和技能在美化生活、让人们生活更便捷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内容跟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3.恰当的、有创意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想让整个教学过程变有趣,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为基点,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任务。设计各种有趣的点,让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充满乐趣,学习才是高效的。本课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如通过小故事简介标志演变过程;灵活运用影像,如播放2010年上海世博会标志简介视频;展示范画,如教师设计的标志作品;小游戏、连连看和打油诗的设计。

通过把知识点学习和内容总结变得更有趣,增加了学生对标志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4.学生的自主学习,达成学生“学”的能力和效果。教师应改变美术学习的方式,注重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向多样化方式的转变。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练习等方式,防止学生被动吸收教材上或老师的现场结论,将教学变成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激活其丰富生动思维,进而促使其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让课堂教学变得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
  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分析与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很好地遏制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直接告诉、让各种图片说话,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获得发展的过程,让他们不断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概念的介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直接目的,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教学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生活,采用同学们都熟悉的肯德基标志,让学生去思考,使其更容易了解标志的定义。
  5.创意教学对于优质课堂有着重要意义。实施创意教学要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创造力的抑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艺术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对自己喜欢的标志类型进行大胆的创新,增加自己喜欢的元素,使学生加深对标志学习的喜爱,提高其创作灵感。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教材是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一种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结合教材,适当添加辅助教材,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标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6.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方式。运用各类工具材料,使练习体现美术作品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利于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艺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为避免学生作业千篇一律、过于单一,教师应力求在练习中让学生用各种工具材料通过多样的表现形式来完成,使学生获得丰富而独特的体验。如,线描、刮画、粉印、剪纸等。
  7.注重表扬,师生良好互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之一是荣誉动机。它是指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取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喜爱、展示出其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希望获得大家的肯定、赞扬等,这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教学中,恰当的激励和表扬,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学习和创作的热情,还利于其作品表达形式的新颖,更是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体现。
  三、结论
  在美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效率、能力和水平;达成学生“学”的能力和效果。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相辅相成,努力完善,有创新性、渗透性地培养学生的小学美术教育改革,让课堂变得更优质,让自己和学生变得更优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