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昏迷急诊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9月9期   作者:田洁
[导读] 探讨老年昏迷急诊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
田洁
(北京老年医院科室,急诊科;北京100095)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昏迷急诊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急诊入院的老年昏迷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护理前后昏迷状况、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昏迷确诊时间(2.28±0.46)min、得到救治时间(3.51±0.85)min均短于对照组昏迷确诊时间(4.17±0.51)min、得到救治时间(6.27±1.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12.54±1.32)分高于对照组的(10.96±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处理后苏醒时间(28.76±6.96)min短于对照组的(37.42±7.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昏迷急诊患者采用急救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昏迷状况,加快苏醒速度,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昏迷;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常规急救护理;苏醒时间
昏迷是医院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由于机体高级神经活动抑制,使脑功能障碍异常,导致昏迷,其起病快、病情复杂、发展快,一直是急诊科处理难点[1]。老年昏迷患者病情多样、缺乏典型性,常会增加诊断难度。但在第一时间快速、准确分诊、及时治疗与护理是与患者预后、抢救成功率密切相关。此外老年昏迷急诊患者无法表达自身感受,躯体、生理不适感均难以表述,此时临床在提供必需的急救治疗时,也应重视急救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患者恢复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符合审批标准。选取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急诊入院的老年昏迷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0~86岁,平均(71.53±3.68)岁;发病时间15~6h,平均(2.86±0.62)h;病因:脑出血15例,脑梗死10例,肺性脑病5例,高渗性昏迷2例,糖尿病酮症4例,低血糖昏迷4例;观察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0~84岁,平均(72.01±3.65)岁;发病时间15~6h,平均(3.01±0.65)h;病因:脑出血18例,脑梗死8例,肺性脑病4例,高渗性昏迷2例,糖尿病酮症4例,低血糖昏迷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入组条件
1.2.1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经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迅速判断为昏迷;(2)年龄≥60岁;(3)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措施资料完整;(4)患者家属或法定监护人知情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1)伴有脊髓病变、脊髓损伤、腹内压增加病症患者;(2)持续昏迷,昏迷持续时间≥14d;(3)恶性肿瘤晚期者;(4)拒绝参与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入院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予以持续吸氧;根据患者病史、发病情况、自身临床经验及患者病症,快速判断患者是否昏迷,确定昏迷状态;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症状,及时予以针对性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急救护理干预。(1)快速确诊。护理人员及时在将昏迷患者接诊后,尽快安置在抢救室,采用急救措施行心肺复苏,维持通畅呼吸,同时通知主治医师。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通畅呼吸。两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另外一名护理人员检查、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询问家属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既往昏迷史以及病历,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为临床医生确诊提供资料。(2)针对性急救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予以持续吸氧,根据患者昏迷程度,必要时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采用吸氧辅助仪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患者体位情况影响着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故此患者取平卧位,去枕,头偏向一侧,下颌抬高,维持通畅呼吸。或采用侧卧位,使舌头坠向前方,避免发生咽部梗阻、口内分泌物进入气管或肺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后续抢救工作做好准备。(3)导尿管留置管理。患者昏迷治疗期间,及时留置导尿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拔出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期间,制定查检表,床边放置计时器,每3~4h提醒护士开放导尿管,定时放尿,训练膀胱反射功能。(4)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患者苏醒后,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已稳定,并做好家属、患者的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昏迷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病症,就诊医院固定,此时要加强患者病历管理,并通过视频、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昏迷相关知识、诱发因素,使家属掌握昏迷发病情况以及基本的处理方法。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昏迷确诊时间、得到救治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昏迷程度,采用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2],该量表包括睁眼反应(1~4分)、语言反应(1~5分)及肢体活动(1~6分)三个部分,最高分15分,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3)比较两组急救处理后苏醒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经(±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经百分比率(%)表示,采取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昏迷确诊时间、得到救治时间
观察组患者昏迷确诊时间、得到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比较两组急救处理后苏醒时间
观察组患者急救处理后苏醒时间(28.76±6.96)min,对照组患者急救处理后苏醒时间(37.42±7.19)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3,P=0.000)。
3 讨论
昏迷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症,老年患者脑功能活动在受到抑制后,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而患者对体外的言语、肢体等刺激无明显反应。老年昏迷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常伴有明显的生命危险,再加上老年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身体各脏器功能日益衰退,以及伴有的脑血管硬化、血管调节中枢敏感性降低等,均会进一步导致昏迷发现,并增加昏迷的诊断、救治难度。由于老年昏迷患者病情危及,既往病史资料少,这就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确诊昏迷真伪以及发生原因,以此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
一般导致老年患者昏迷原因较多,而在最大限度上缩短患者的无治疗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故此老年昏迷患者在入院后,无论是否做出明确诊断,需立即进行早期处理,以此在病情确诊后,在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3]。一般老年昏迷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是判断病情的重要参数指标,因此护理人员在建立静脉通道、维持通畅呼吸时,需向家属详细询问病情、发病症状及既往病史,以此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因老年昏迷患者昏迷期间,呼吸功能受到抑制,及时吸入足够的氧气,是急救护理的关键环节,此时根据患者昏迷程度,采取针对性氧气提供措施,以此在最大程度上纠正患者缺氧状态。同时老年昏迷患者病情变化快、临床症状复杂,患者未苏醒时,需严密监测患者病情,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等体征项目变化,随时监测昏迷程度,若发现昏迷程度加深,应尽快告知医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注意患者口腔护理,清除口腔分泌物,以免影响患者通畅呼吸[4]。此外老年昏迷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病症,为了使患者得到快速救治,应完善患者的病历管理体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宣教,以此改善患者预后,并为病症复发处理提供依据[5]。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昏迷确诊时间、得到救治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12.54±1.32)分高于对照组的(10.96±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提示,加强老年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在入院后即立即进行全面、完整的早期急救护理,如维持通畅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维持循环功能等,以此能提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使患者尽快得到救治的同时,快速确诊,进而加快患者苏醒速度。
综上所述,老年昏迷急诊患者采用急救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昏迷状况,促使患者得到就诊,加快苏醒速度,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丽.呼唤式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8):753-756.
[2]郭海凌,孙建华,孙丹丹,等.ICU护士评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准确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6):643-646.
[3]陈美芳,吴月峰,黄春华.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对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4)693-695.
[4]顾彩萍,强荧艳,李佳清,等.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方案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清醒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6,30(28):3486-3490.
[5]陈美萍.7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与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教育,2015,14(4):3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