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徐世刚
[导读] 改革后,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应用具
        徐世刚
        46000319910829****
        摘要:改革后,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质量管控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提升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交通荷载要求的不断增加,推动了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的改进。虽然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依据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经验和施工效果可知,施工前期的材料准备工作,因材料质量控制不足,影响了施工质量。另外,设备作业控制及施工工艺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本文尝试探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常见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往往是施工重点,这凸显了路面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1)路面裂缝。这也是最常出现的施工问题,尽管其成因复杂,如原材料品质不佳、基层处理不当、路基沉降未加预防等,但均可依靠技术措施加以规避。路面裂缝的发生将加剧路面的损毁,只有建立全面技术保障,才能预防裂缝。(2)路面泛油、油包问题。单就路面性能而言,在道路使用初期阶段,泛油等问题影响有限,但若不加以关注,会逐渐加强其对路面黏结层的影响,导致黏结力实效,造成裂缝的发生。在沥青路面施工时,因平整度不足、施工设计不合理等,均会引发泛油、油包等缺陷,尤其是在路面凹凸的情况下,黏层油更易于出现集聚,从而出现泛油、油包等情况。(3)车辙问题。若无法保障路面强度及耐久性,在车辆荷载、高温等因素影响下,较易导致车辙问题,因此需保证沥青混合料强度,并提升摊铺、碾压等质量,使路面强度达到最佳,尽可能规避车辙问题。
        2施工条件
        (1)下面层施工需在基层检验确认达标并清扫彻底后,喷洒一层厚度匀称的乳化沥青,在喷洒完成以后24h之后方可开始。(2)下面层的摊铺要在设置完路缘石,同时监理方检验确认达标后开始。另外,施工前要在路缘石和混合料之间的接触面均匀涂刷一层粘结油。(3)在中面层与上面层施工开始前,需要对下面层施工质量予以严格检测。当发现质量缺陷时,应立即予以铣刨处理。(4)中面层和上面层的施工要在下面层施工完毕且经监理人员检验确认合格后开始。如果中面层或下面层的表面存在污染,则要充分清理,并均匀喷洒一层粘层油。(5)施工开始前认真检查所有施工机具,且要经过调试确认性能是否良好,数量是否充足,要与施工能力相配套,对于重要机械设备,应有一定数量的备用。
        3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3.1选择施工材料
        我们根据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沥青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对道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原材料的选择工作进行严格掌控,根据道路项目的实际需求,结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对原材料的种类、规格等进行严格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对道路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现场周边的自然环境、自然气候、交通实际状况、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等多方面的基础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考察和记录,邀请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和总结,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更加符合道路工程的实际需求。

通常情况下道路面层建设中使用A级沥青,在次干路或者以下道路面层采用B级沥青进行建设,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对施工原材料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材料生产单位的正规,具有真实的生产许可证,对采购的施工材料要按照具体标准进行全面详细检测,保证所有材料合格之后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沥青材料,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对沥青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保证,促进其满足施工设计和标准的实际需求。
        3.2混合料搅拌工艺
        原材料在进场前后,均需经过有效质检,尤其是在投入搅拌时,需检查其含泥量、粒径、级配等指标,以免妨碍沥青混合料品质。通常需用到搅拌箱,尽量选取先进设备,使搅拌达到更为充分、均匀的程度,减少离析、结团问题的发生。温度是搅拌控制的关键,通常需控制在160℃左右,还可依据天气状况适当调整搅拌温度及时长。当现场搅拌时,如有天气变化,需注意调整凝结时间等搅拌参数,降低天气影响。当进行到原料混合阶段时,对于供料仓、冷料仓等,需依据配比要求适当调整原料投放量。此外,抽检、试验也是关键所在,可使配料质量更为可靠,也能有效检测搅拌质量。
        3.3混合料摊铺与质量控制
        (1)摊铺作业开展前,仔细检验下层是否达标。一旦发现了问题,或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透层与粘层的洒布施工,则不允许进行中面层和上面层的施工。(2)混合料摊铺要用摊铺机实施,当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形式作业时,应保持10~30m的间隔距离。对加宽段进行摊铺施工时,要额外配备液压伸缩式的摊铺机,用于消除纵向分布的冷接缝。(3)摊铺作业前按照规定做好垫木铺设,铺设厚度要与虚铺厚度相符,然后检查与调整摊铺机,对熨平板实施预热,在预热的过程中,要分成多次实施,否则熨平板很容易变形,但温度要始终达到80℃以上。对于摊铺机的行走速度,要根据混合料供应能力和压路机作业能力控制,一般为2~4m/min,行驶时注意保持匀速,切勿时快时慢,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允许中途停顿。(4)下面层摊铺施工时要设置两条基准线来控制,对于基准线,既可以采用钢丝绳,也可以采用基准梁,在设置高程控制桩时,直线段按照10m的间隔距离设置,而曲线段要按照5m的间隔距离设置。如果基准线采用的是钢丝绳,则要注意控制其张紧程度,一条长度为200m的钢丝绳,其张紧程度应达到1000N以上。路面中面层和上面层要用基准梁,在摊铺时与摊铺完成后,都要安排专人认真清扫基准梁及摊铺机的前方地面,并做好滑靴润滑处理,确保表面始终保持洁净,没有黏着物存在。(5)摊铺时摊铺机两侧送料斗必须连续旋转,确保两侧混合料实际高度不低于2/3高度,避免断面范围内产生离析。(6)摊铺施工中要安排专人对摊铺的温度及虚铺厚度进行检查,当发现问题时应立即调整解决,同时做好相关记录。(7)摊铺完成后,要用核子密度仪对预压实度进行检测,在检测对比过程中,相关系数下值要达到0.98以上。(8)每个路段的摊铺都要用摊铺机进行,对于摊铺机无法到达的部位,若需要用人工来摊铺,则要准备充足人力,尽量缩短摊铺与找平施工的过程。在摊铺过程中,应以需要的数量为依据将混合料卸载到指定地点,同时要在地面上进行钢板的铺设,然后方可开始摊铺。施工前,注意要对工具进行适当加热,以免和混合料粘接影响摊铺后的平整度。
        结语
        提升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有效防止道路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需要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全面掌握和落实,保证每个施工环节的科学规范性,同时对施工技术的控制策略进行熟练掌握,有效避免可能存在的施工问题,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道路建设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松涛.对于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18):204.
        [2]毛健民.关于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J].居舍,2020(10):70.
        [3]徐红飞.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