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赵婧
[导读] 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互联网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传递与信息整合功能,其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对社会的其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扩张下,互联网金融随之诞生,依托于互联网作为支撑,实现信息大数据的整合,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得到了巨大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络经济学专业  赵婧

摘要: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互联网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传递与信息整合功能,其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对社会的其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扩张下,互联网金融随之诞生,依托于互联网作为支撑,实现信息大数据的整合,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得到了巨大帮助。不仅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同时对整个社会金融氛围也产生了一定的变革。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在随之发展,但是机遇的到来,也伴随着其他的风险因素,这将对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阻碍。本文将从网络经济学的视角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对策进行探索。
关键词:网络经济;互联网金融;网络技术
        前言: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所运作的,在其发展中,主要依靠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各项金融附加服务为主。借助互联网信息整合与快速扩张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依托于良好的服务质量与优质的效率,获得了顾客良好的满意度。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比较,其自身具有较强优势,因此随着其在市场上占有率的提升,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与扩张,短时间内,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当前,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业的主流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整个业态发展史中时间尚短,诸多潜在风险与理论基础尚不完善,导致其存在较多风险问题,将对行业发展形成较大阻碍。行业内的相关工作者,需要基于相关理论,展望未来发展,并基于当前所存在的风险问题设计相对应的应对措施[1]。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支撑是互联网技术与精神,随着金融市场变革与互联网发展,在整个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势必将成为领军人物。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互联网金融已经小具规模,在发展过程中,也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多个行业都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电子商务公司及it企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快速扩张,就目前而言,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这为其崛起提供了巨大推力。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相加,但是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是因为两者不仅是叠加,而是优势互补。当前,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效融合,催生了三种新的金融模式。第一种是互联网的相关企业依托于信息大数据为基础展开的金融服务,以阿里为代表;第二种是以金融机构依托网络技术所打造的金融服务渠道与支付平台,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第三种是金融机构与银行进行合作,从而形成的网络信贷公司与金融业的融合。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并不相同,金融互联网是依托于网络平台实现交互,但是其本质未发生改变。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传统金融模式并不相同,不仅是在技术还是商业模式上都与传统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互联网金融已经在自我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与思想,实现资金互通与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由于其深受互联网思想的影响,在其提供的金融服务中,对客户感受更为重视,更加尊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也是与传统金融大为不同的一点[2]。
        二、基于网络经济学初探互联网金融现存风险
        互联网金融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进步,也在自我发展中不断完善,对传统金融业务实现了拓宽与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的金融行业,其总归在金融业这一大体系内,因此在其发展中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金融类的风险,除此之外,由于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发展的,因此互联网行业的部分风险也被叠加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以下从两个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现存风险进行浅析:
        (一)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来看,作为互联网与金融之间的结合体,其在运营过程中势必会存在三大风险。第一类风险主要是由于法律定位不明确而导致的可能触碰法律底线的风险;第二风险类型是在第三方资金存管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导致其资金安全存在较高隐患;第三风险是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内部的控制制度也有可能诱导出新的经营风险。从宏观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约束来降低风险的发生。
        (二)微观视角
        本文针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微观视角风险,主要是从网络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有以下四种风险类型:
        第一种风险类型是相关性风险,所谓相关性风险中又分为四个小类,分别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定的虚拟性,从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实际经营中会存在管控不足导致的信用风险;由于技术发展与资金流动而造成的流动性风险;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所导致的法律政策风险[3]。
        第二种风险类型是资本安全风险,虽然法律对互联网金融的资金管理有所涉及,但是由于其主导权仍在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企业与机构受众,因此仍然存在较大的资金被占用等风险。



        第三种风险主要是操作所导致的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支撑力就是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金融提供金融服务中,都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自主操作,这就导致操作者的计算机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最终结果,如果所使用的互联网技术有所漏洞,就会造成资金不安全,影响金融服务的交易安全。
        第四种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变化而造成的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一定的异同,且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就是基于传统金融进行的,这也导致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具备传统金融的所有缺点,而金融市场本身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就导致互联网中的不良操作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在稳定性上难以保证,其风险不断攀升,一旦机构难以正常运作,将会直接出现破产等问题,直接影响相关受益者的资金收益。
        三、基于网络经济学初探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的第三种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主要涵盖第三方支付、金融信息网络化、虚拟货币以及网络信息服务四大板块。互联网在发展中,对传统金融的不足之处进行不断的补充,但是在发展中,市场的不确定性也逐步催生出了属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缺点。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金融承担了互联网业与金融业的双向风险类型。这些多样化的风险,也直接导致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办法完全取代传统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不管其所处风险系数如何,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仍然是我国当前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向。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变革,并不会脱离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因此,从业者需要重视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及机遇问题,对出现的问题积极的设计解决对策,对出现的机遇牢牢把握,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在网络经济视角下,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策略需要牢牢把控住一下三点:
        (一)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措施
        由于互联网金融不管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都存在较多风险,因此从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不断强化监管体系,有助于降低风险的发生。我国政府需要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见识的质量,除相对完善的监管政策与监管体系,为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完善了征管措施及监管体系,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提供合理的引导,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利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打造,借助风险预警体系,对互联网金融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发生情况在第一时间进行把控,并尽可能将风险在初现时解决[4]。
        (二)推动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企业的支撑,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在发展中,需要重视企业的核心地位。在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要鼓励企业不断改革自身制度,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业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自我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的解决潜在风险问题。在有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信息的共享度,在做好基础建设的基础上,也要重视企业在品牌,专利等方面的保护,是企业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业的同时,其自身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护,最终互联网金融企业共同发展,良性进步。
        (三)重视政府机构的宏观调控
        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整个金融领域的一个分支,政府自贡的宏观调控然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机构在相关的政策法规构建中,要积极的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些特质,制定出更灵活多变的政策,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从政府宏观调控而言,需要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操作上有所约束,对现阶段的金融市场有所把控,在政府插手后,尽可能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借助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对风险实现宏观控制,于此同时,也要加强信息披露体系。政府机构的宏观调控作用就是从法律法规上约束其行为,从思想上震慑其不良想法,确保相关从业人员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操作。
        总结: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且随着互联网的各项技术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的不断补充,最终成为金融领域的领头军。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电子商务平台所展开的,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其运作质量的高低则直接受大数据信息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风险的存在是不能抹去的,且发生的概率会随着行业发展不断递增。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风险类型也在不断增多,因此相关的从业者需要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对行业所面临的的风险与机遇有正确的认知,结合实际与理论知识,切实把控好金融风险对行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借助现今的网络信息技术,对金融风险实现有效规避,最终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秋彤. 网络经济学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550(10):31-32.
[2]刘情, 张晋源. 网络经济学视角下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思考[J]. 商情, 2019, 1000(049):63-64.
[3]梁军峰.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20,1 000(004):143-146.
[4]何泮. 从网络经济学视角看互联网金融[J]. 商讯, 2020,23(29):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