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药的分析检测及新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2期4月   作者:马俊浩
[导读] 农业为我国第一产业,每年农业生产当中农药用量超过350万吨,农药的使用利
       马俊浩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黑龙江 绥滨 156200

       摘要:农业为我国第一产业,每年农业生产当中农药用量超过350万吨,农药的使用利弊兼而有之,由于部分农药内部含有剧毒物质,可危害人体健康,并且污染环境。国家虽然出台农药安全使用相关法规,但是由于生产水平受限,在农业生产期间仍然需要利用大量农药,对此,要求使用农药检测技术,对于产品的农药残留展开分析,快速将品质不达标的产品检测出来,体现检测技术应用价值,提高农产品安全性。
       关键词:农药检测,农产品安全,新技术研究。
一、农药检测前处理技术
(一)凝胶渗透色谱检测
       所谓凝胶渗透色谱,下文简称GPC,此检测方法属于快速净化检测方法之一,利用此检测方法能够利用分子筛完成固定相,与小分子量组分进行快速分离,还能对高分子的同系物展开分析。EPC能够对于这类食物内部农药残留进行分析,利用净化手段完成分析过程。陈继伟等利用GPC净化检测技术,针对灵芝当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情况进行测定,测定农药种类超过24种,在样品回收方面效率高达77.28~117.28%,同时RSD处于3.19~15.58%之间,拥有良好的检测效果。除此之外,还可利用此方法对于中成药内部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效果也较为理想。
(二)膜萃取技术
       利用膜萃取(ME)检测技术,融合了膜技术以及萃取技术,对于萃取组分、检测样品展开高效分离,属于新型的检测技术之一。此技术的运用主要使用膜材料分离两相,使料液相、萃取相分别存在于膜两侧进行流动,属于膜技术以及萃取相互融合的分离技术,应用该技术展开农药成分检测,不但富集率高,而且具备选择性,对于有机溶剂消耗量少,能够实现高精度、低成本的检测,且此技术能够和分析仪器进行连用,检测过程速度较快。
(三)加速溶剂萃取
       使用加速溶剂进行萃取,主要是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之下,利用有机溶剂完成待检测物的自动化萃取。对比传统检测技术,加速溶剂这一萃取技术消耗溶剂量少,并且对机质产生的影响小,能够快速回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比如:利用乙腈溶剂,对于银杏叶内部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进行检测,回收率超过95%,能够检测15种有机磷农药。
(四)固相萃取
       使用固相萃取主要是利用固态吸附剂对于检测样品内部目标物质进行吸附,利用洗脱溶剂将目标物质洗脱或者保留,完成目标物、样品其他组分的富集与分离。该方法应用消耗时间少,能够屏蔽杂质产生的影响,并且处理流程简单,对于人员安全。同时,该方法操作方面重现性好,可快速将农药残留物富集。张晓军等在药材检测方面,利用超声法,配合硅土固相的萃取技术,在检测之前展开预处理,利用毛细管载柱对于气相色谱展开检测,通过此处理方式,能够对药材内部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可达15种。


(五)微萃取处理
       微萃取属于农药检测前的处理技术之一,检测期间不必对样品展开溶剂化处理,利用纤维材料当作固相提取器,通过顶空以及浸液等方法对于待检测组分展开提取,之后利用HPLC以及GC等分析方法,对于待测组分展开测定,该方法检测流程相对简单,线性良好,检测灵敏度也相对较高。利用吸附技术富集样品当中挥发、半挥发等类型成分,对比于传统的检测技术,处理过程优点显著,并且可应用在农产品检测领域当中。特别是谷物当中丙烯酞胺类物质残留,可使用此方法进行检测,同时,还可利用该技术对于农产品内有机氯成分进行检测。
二、农药检测新技术
       传统农药检测方法主要利用生化分析,部分检测方法应用指标不统一,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在科技发展过程,应用高灵敏度检测仪器,使用气相、液相色谱检测,可实现对农药残留的精准化检测,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引入,使得气相、液相色谱检测和质谱联用的方法逐渐被推广。当前,农药残留的新型检测技术也逐渐发展,并得到广泛运用,具体新技术内容如下:
(一)生物活性传感
       利用生物活性传感这一检测技术,要是利用传感器当作检测物的识别元件,如果传感器和待检测组分二者之间出现特异反应,可利用翻译器转换信息,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利用信号范围以及信号强弱,对于待检测物体展开定量与定性等检测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光热裂解APP生物传感器能够在金纳米棒上对于不同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对于致病菌也有良好的识别性能,能够实现对多类致病菌展开灵敏化检测。
(二)液质联用法
       应用液质联用法进行农药检测具有便捷、高效、迅速等特点,该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为,使用浓度为1%的醋酸乙腈提取样品,之后向其中添加无水硫酸钠、乙酸钠等,进行振荡分层,利用分散固相进行萃取,按照待检测的组分实际特点,使用气相色谱仪或者液相测谱仪展开测定分析。应用此技术进行检测,加标的回收率较高,同时,检测精度以及准确度也相对较高,检测过程溶剂用量少,分析快速。
(三)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毛细管当作分离通道,之后使用高压直流的电泳完成液相分离,用此检测技术不但具有良好的灵敏度,而且分离程度相对较高,能够快速对于少量用品展开分析,所以,能够在检测过程得到广泛应用。可利用原位聚合方法,完成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和毛细管电泳共同使用,建立萃取、电泳联合检测,对于桑叶内部含有的芦丁、槲皮素以及绿原酸等进行有效检测。该方法应用限性范围处于10~160ug/mL,检测出限1.12~4.66ug/mL,RSD范围在1.2~3.4%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5~102%。
结束语: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农药残留检测之前的处理技术以及检测过程新技术合理应用,能够保证检测质量的精准性,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性。因此,需要相关领域人员加大力度研究各检测新技术,保证技术运用的规范性,高效完成农药残留相关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析[J]. 马文菊.??现代农业科技.?2012(12)
[2]关于改进如皋市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模式的建议[J]. 展锦波.??上海蔬菜.?2016(02)
[3]农残速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梁杰.??食品安全导刊.?2017(30)
[4]农残速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章立伟.??食品界.?2018(06)
[5]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J]. 杨春红.??农民致富之友.?2018(14)
[6]第三次全省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J]. ??吉林农业.?200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化...
•   ...
•   大连...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