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浙能集团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伊宁 83500
摘要:在煤化工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由于其废水中含有大量浓缩盐,若将其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不仅会降低污水的利用率,而且会污染环境,为实现绿色生产,在降低对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需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浓盐水,常用的处理方式有膜浓缩技术和蒸发技术;另外,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实现废水零排放,需不断优化改进结晶盐处理技术,因此,文章重点对煤化工浓盐水及结晶盐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化工;浓盐水;结晶盐;处理;技术
1.煤化工浓盐水的特点
在煤化工浓盐水处理方面,不仅处理流程复杂,而且需处理的浓盐水量非常大。一般,煤化工浓盐水具备有机物浓度高和高含盐量两个特点,对处理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在费用投资方面较大,因此,煤化工企业常在处理浓盐水时,广泛应用膜浓缩技术,以脱水废水中的盐类物质,最大限度降低后端处理系统的工作量,进而达到降低浓盐水处理费用的目的。
2.煤化工浓盐水处理技术
2.1浓缩技术
2.1.1膜浓缩技术
膜浓缩技术是在传统处理技术演化而来,具备高处理效率和定向分离的功能,可以提高盐水浓缩效率。将其与传统加热浓缩技术相比,其在处理浓盐水时,不仅对温度的要求较低,且不会影响煤化工产品。将煤化工产生的浓盐水通过膜浓缩技术进行处理,其浓盐水中的盐含量已经非常低,可以在降低后续处理工作的同时,最小化投资成本。
2.1.2纳滤膜浓缩技术
纳滤膜浓缩技术具备操作简单的特点,且在运行中消耗的能源较少,在应用纳滤膜浓缩技术处理煤化工浓盐水时,可以有效滤除大部分一价离子、多价离子,滤除的有机物分组量在200-1000之间。此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后期反渗透膜技术脱盐工作量,且除盐率相对较高,缺点是需对浓盐水处理的有效性进行明确。
2.2浓盐水蒸发技术
2.2.1膜蒸馏(MD)技术
膜蒸馏(MD)技术以疏水微孔膜两侧的气压差为推动力,因受热由液相转化为气相的溶质扩散至膜的冷侧,并冷凝成液相,实现水资源回收和废水浓缩。膜蒸馏技术水回收率高,产水水质好,与MED相比设备成本低。但实际应用中膜蒸馏仍然面临相变潜热遗失、疏水膜润湿漏液、膜干燥及膜污染等问题,而影响了膜蒸馏技术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研究表明,当废水TDS质量分数超过10%时,膜通量迅速下降,直至TDS质量分数为30%时,膜通量几乎消失。与大多数膜分离技术一样,膜蒸馏对水质要求较高,对于有机物种类繁多、盐含量高的废水可以尝试采用膜集成工艺进行处理。基于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得到的废水的背景,将膜蒸馏与蒸发结晶结合联用,成功从高盐废水中回收达标盐,并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
2.2.2机械压缩蒸发技术
机械压缩蒸发技术主要是通过循环对物质物态进行转换。当物质从液体转换成气体的过程被称为吸热过程;物质从气体转换为液体的过程被称为放热过程。在应用机械压缩蒸发技术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时,蒸汽冷凝释放过程产生的热能,可以为蒸发吸收工作提供运行能量,目前,此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在西方先进国家煤化工废水处理项目中,且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在应用此技术时,仅需要电力能源的支持,常广泛应用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2.2.3多效蒸发技术
多效蒸发技术是将三个以上的蒸发装置相连,其中第一个蒸发装置主要是加热传输蒸汽,后面蒸发装置是使用前一个蒸发装置内的蒸汽作为加热蒸汽,因此,连接的蒸发装置数量越多,会显著提升蒸汽热能利用率。但若无法减少蒸发总量,安装大量蒸发装置则会增加投入费用。如国内某煤化工企业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就是借助多效蒸发技术处理浓盐水,进而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愿景。
2.2.4正渗透技术
正渗透技术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技术,此技术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时,主要是利用半透膜两侧的渗压差,使废水从低浓度离子一侧向高浓度离子一侧慢慢流动,以有效脱除高盐浓缩中的各种物质,且水回收率高达90%。若科学选择驱动液,还可以脱除盐类物质,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且在成本方面投资相对较少。
2.3其他技术
2.3.1电渗析技术
电渗析技术是对膜分离的过程,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膜对透过性进行选择,以脱除溶液中的盐类物质。通过对电渗析技术进行利用,可以提高浓盐水浓缩质量。由于电渗析技术中包括许多渗析方式,如填充床、倒极、卷式电渗析方式等,某研究人员在煤化工R0浓水处理时,通过应用电渗析技术,
有效脱除了R0浓水中的大部分盐类物质,且此技术还可以脱除R0浓水中的部分COD。
2.3.2焚烧技术
焚烧技术即使用相应的焚烧炉对浓盐水进行焚烧处理,以烧毁浓盐水中的有害、重金属物质,经过焚烧处理的浓盐水残留物以盐类物质为主。焚烧技术在对浓盐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时,效果非常明显,可以彻底烧毁有害物质,但在焚烧过程中,由于废水中的热值较低,在焚烧经膜浓缩技术处理的废水时,不仅对燃料需求量较大,而且对焚烧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焚烧技术对焚烧设备具有较高要求,因此需采取可行的技术处理焚烧产生的尾气,以降低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由于此技术投资成本较高,并未在煤化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3.煤化工结晶盐处理问题
由于煤化工结晶盐中含有有机物,当有机物与水反应会快速溶解,因此,需采取科学的措施处理煤化工结晶盐。一般,在处理煤化工结晶盐过程中,会出现二次污染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对蒸发结晶技术提出了明确要求,需严格对杂盐流向进行控制,以免污染自然环境。现阶段,在处理煤化工废水时,均会脱除大量盐类物质,日脱除量约100吨,可以看出每日盐类物质处理压力非常大;另外,在部分废水处理中心虽然可以完成结晶盐处理任务,但煤化工企业需投入大量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通常,每吨煤化工结晶盐的处理成本约3000-4000元。为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需在结晶盐稳定性、资源化、无害化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目前,部分煤化工企业在实验过程中,试图将分盐技术应用在煤化工废水处理方面,以脱除废水中的盐类物质,从而提高废水的利用率。但通常实验发现,浓盐水中还存在有机物、油类等物质,应用分离技术分离废水中的盐类物质时,会同时分离出其他物质,进而影响结晶盐的纯度,若煤化工企业直接将这些纯度较低的结晶盐出售给其他企业,则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还需不断对结晶盐技术进行研究。如国内某煤化工企业通过使用分质结晶技术,先二次提纯废水,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制备成工业硫酸钠、氯化钠等,制备的产品纯度高达99%,并将制备的氯化钠送至工厂进行电解制氯气处理;而硫酸钠可以制备成工业小苏打和硫铵,进而提高结晶盐的利用率,解决结晶盐处理问题。
4.煤化工浓盐水及结晶盐处理建议
在煤化工浓盐水处理方面,像膜浓缩技术、正渗透技术等处理浓盐水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最大限度提高了废水的回收利用率,并使得末端浓盐水处理费用得到大幅降低,相较于传统热浓缩技术,投资费用有所较少;在处理结晶盐时,主要还是以填埋危险废物为主,由于这种方式产生的处理费用较高,且容易污染自然环境,因此,在未来还应加大结晶分盐技术的研发力度,进而提高结晶盐的质量,如通过预处理浓盐水,脱除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或者直接纯化结晶盐,进而使结晶盐的回收利用率得到提高,进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
我国煤化工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其中浓盐水占比较大,其不仅污染自然环境,而且不利于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困境,煤化工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浓盐水及结晶盐进行处理,实现废水零排放愿景,并科学对结晶盐进行处理,降低结晶盐对环境的污染,进而为煤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琨,徐艳,韩军等,煤化工浓盐水热膜耦合工业盐资源化利用探讨[J],化工技术,2020(3):34-36
[2]邢军,浅议煤化工浓盐水及结晶盐处理技术[J].煤化工,2020(5):34-38
[3]刘鹏,煤化工浓盐水蒸发结晶分离工业盐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7):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