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霞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后勤服务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随着中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目前建筑行业应用的技术也更加的广泛,机械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的建筑中去。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工程的进度和效率。应用相应的技术设备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应用到实际建筑中去的设备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主要就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机械管理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工程中投入使用机械设备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所有的建筑工程应用最多的就是机械设备,可以说机械设备是建筑行业核心生产力。机械设备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的质量和工程所具有的效益。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技巧以及管理不当就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害整个工程的交工质量。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水平也在全面提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程机械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对于现今的建筑施工来讲,施工企业必然应用各种工程机械设备,来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可以说,建筑工程机械已成为建筑行业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力。
有些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时常遇到工程机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出现故障,发生机械设备部件严重过度磨损的现象,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还会大大缩短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将会对施工企业的设备成本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导致工程机械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其中主要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薄弱,不能对现有的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的使用、维护与管理。
2建筑工程机械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危害
2.1对设备科学管理的意识淡薄;专业设备管理人员相对缺乏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参与施工的员工相对来说比较多,并且工程施工的时间也比较长,工程机械设备的调动也相对比较频繁。同时一些施工企业领导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意识较为淡薄,为了眼前能够减少施工员工的数量,进而降低人力资源输出的成本,一般往往会控制技术管理人员的数量,减少机械设备技术管理人员。有的企业甚至会让一些其他并不具备机械设备专业素质的施工管理人员,去兼职做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在上述这些情况下,一些施工企业的现状就形成具有机械设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兼职的其他管理人员由于不具备机械设备专业技术管理素质,其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自然会形成“遇事说事,就事论事”的状态。同时工作中也容易发生工作上相互推诿,职责不清,出现问题后相互推卸责任。这些现象表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依然不完善,机械设备无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企业的机械设备技术管理工作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2.2机械设备施工使用方案、使用技术条件,操作规程不完善
在当今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进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传统机械设备的新技术改进和新型机械设备的出现也已是常态。但是,有些施工企业,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工作技术条件等一知半解,达不到了如指掌,没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使用方案、操作规程等相应的企业标准规定,存在不能合理调配,形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施工效率降低,机械设备的资源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
发挥,从而造成设备资源浪费、折旧成本提高。
2.3对工程机械设备缺乏技术维护保养规划
目前,许多施工企业对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运行大多是实行一人一机、持证上岗的管理模式。操作人员便于专一了解固定的机械设备,易于尽快掌握操作方法,保持熟练,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管理简单、方便。在施工企业对工程机械设备既缺乏技术维护保养规划、又缺少机械设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往往使工程机械设备超时、超负荷作业运行,忽略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长此以往,便必然出现维护保养工作缺失,造成机械设备磨损过度,工作效率下降,故障频率上升,影响工程进度的现象。
3解决建筑工程机械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必须完善企业的组织体系与管理机构
施工企业领导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组织体系与管理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与行之有效的各项管理制度、科学规范的岗位职责。同时选聘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开展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从组织体系与管理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等方面为机械设备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基础保障。
3.2建立健全企业的机械设备技术档案
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机构,需建立健全本企业所有主要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内容应包括:机械设备产品合格证、技术性能与使用操作说明、报备资料、使用操作规范、维护维修项目具体记录、年度使用小结等。使企业各种主要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随时清晰明了,便于施工企业随时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准确状况,合理调用。
3.3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使用规程、操作技术规范等
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机构,需依据各种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与使用操作说明,参照国家相应技术标准,研究编定出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使用规程、操作技术规范、定期检修与维护保养计划。实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的工程机械设备应用制度化,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从而避免出现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薄弱与混乱。
3.4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机械设备的使用按制度执行
施工企业须切实落实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有了明确的操作技术规范,操作人员在施工中也易于形成按操作规范进行作业、定期检修的习惯,及时发现排除故障隐患,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从而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安全意识强化,杜绝设备安全事故。
3.5提高保养、维修的及时性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规律进行定期的、主动的以及预防性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并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保养维修计划,保持机械设备的各种性能指标高度完好,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保证企业的连续生产。
3.6加强对机械设备工作人员的培训
机械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实现了更新换代,其技术含量逐渐提高,对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关施工和管理人员加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使用。因此,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工作人员技术的培训,结合走出去、请进来和集中培训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大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还要有重点的举办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竞赛,并根据具体的施工工程现状,采用技术知识讲座、示范表演以及观摩学习等方式对积极、有效的工作经验进行推广,从而提高整体人员的机械设备应用、操作能力。
4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工作中离不开工程机械设备,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开展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全过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完好是施工企业工程有序、高效进展的必要保障。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完善机制,科学合理地开展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这样才能为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彦宁.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08):18-19.
[2]王玉玲.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137-138.
[3]李振媛.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05):2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