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污水管网施工要点及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郭克振
[导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郭克振
        身份证号码:37152219870303****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城市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其中,在城市工程建设过程中,离不开给排水工程,其在市政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城市排水工程施工一般位于城市地区,其环境较为复杂,且底下的管线和电缆众多,从而给工程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故在实际市政污水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市政污水管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就市政污水管网工程施工中关键要点及注意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雨污水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在市政道路项目施工中,排水系统是重要的专业工程,道路排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不仅在施工工序上有着配合的关系,同时道路的雨水收集系统直接影响了雨水管网的排渍能力。在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管道的基础和回填施工,保证路基施工质量,避免因为管道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而导致管道和路面沉降,导致管道渗水,留下安全隐患。在市政雨污水管网施工中,要合理的规划管道路由,确保管道的排水坡度和管径满足要求。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深入分析雨污水管道的施工工艺,从测量定位、管道支护、沟槽开挖、管道垫层施工、管道安装、闭水试验和管道回填压实这些工艺进行质量控制,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管道施工质量,解决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问题,满足城市的排水需求,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
        1工程概况
        某地面排水工程污水管沿高速路段向南布设,接入西二环已建DNl000~DNl500污水管,该部分雨水管道兼具多重功能于一体,即收集所在路段的雨水、转输周边道路的雨水,避免道路积水问题。本标段为项目的第一标段,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的设计管长分别为2.92、1.50km,管道埋深随建设环境及时调整,控制范围为1.737~4.888m。
        2污水管网施工难点
        当前,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由于历史和规划调整方面的原因,埋设于污水管段上下游的标高有误,从而导致污水管网无法连接。(2)对于埋设于地下的污水管道,在与雨水管道连接时,因管道埋设的深度较深,从而导致污水管道出现严重的淤积现象。(3)在施工前,不重视污水管网管理,造成管网长时间失修,出现损伤、阻塞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排水不畅,出现合流污水溢流问题,进而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根据污水管网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污水管网进行改造,以确保市政污水管网施工质量。
        3污水管网施工控制
        3.1做好施工准备,优化施工方案
        在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地质勘查报告和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方案时要考虑到地下水位对于沟槽开挖的影响,土质不良的位置进行换填施工时如何保证管道基础施工质量;对于不同类型的管道材料,有着不同的垫层施工和管道安装要求,这些内容都要在方案中体现出来。这样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才能有条不紊的控制好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管道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
        3.2沟槽开挖技术
        沟槽开挖施工中,受地下水的影响,易威胁边坡土方的稳定性,导致其出现坍塌、滑落等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与防降水措施未落实到位或方法不合理有关,土层长期处于被水浸泡的状态,会减小凝聚力和内部摩擦角,土方的抗滑能力不足,受自重的作用,会发生塌方事故。施工单位以现状排水系统的使用情况为立足点,采取地表排水和导流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

若沟槽施工现场存在地下水,应采取降水和排水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地下水位与槽底的距离至少达到50cm。遇雨季施工环境时,应开挖排水沟,利用该设施隔断积水,以免其进入沟槽内,使下水道与雨水管渠稳定连接。施工单位应以实际施工需求为准,合理控制沟槽的开挖深度,主要分为普通沟槽(2m内)、超深沟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防护,规避既有地下管线,减小彼此间的干扰。遇沟槽深度较大的情况时,宜采取分层开挖的方法,上槽为机械开挖,中槽和下槽均由人工开挖,施工期间应采取防护措施,减小对周边的扰动性影响。沟槽防护的常见手段为设置支撑,选择木支撑较为合适,以方木为主要材料,配套井字撑和加密撑,提高稳定性,充分发挥支撑的作用。
        3.3土方回填
        (1)在回填管道时,应沿着水平方向进行摊铺,同时采用木棍进行捣实,当回填高度大于管道半径时,应在两侧采用木条进行夯实,当回填高度大于管顶0.5m时,再进行夯实,以防止管道出现移位及出现管口脱落现象。(2)在回填管道顶部时,应采用中粗砂土进行回填,并采用分层夯实方式。在摊铺时,如果采用机械夯实,应保证每层小于300mm,如果采用人工夯实,每层应小于200mm。在回填管道接口处时,应夯实到位。如果管道穿越公路,应采用河砂对路宽的横向管进行回填。(3)下雨以后,如果要填土,应对土中的含水量进行测定,若不满足规定要求,应禁止回填,如果管内有水,应及时将它排除干净后再进行回填。
        3.4管网垫层与管道铺设安装
        在管道沟槽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管道的垫层施工。结合不同的管道类型,有着不同的管道垫层施工要求。对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一般采用碎石和混凝土基础,这样可以保证管道的基础持力层均匀,管道安装后不会出现不均匀质量问题;对于新型的双壁缠绕管道,一般采用20cm厚的中粗砂进行垫层施工,保护管道不被土层挤压变形。无论是采用哪种垫层施工方法,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的厚度进行垫层施工,保证垫层施工质量,在垫层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管道的铺设与安装。管道铺设时要调整管道的方向,使得管道的中线与测量中线重合,确保管道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管道的安装连接一般是承插式连接,为了保证管道水流的通畅性,一般管道的承口在下游,接口在上游,这是管道安装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3.45污水管网规划设计制度化
        从实际城镇发展建设水平研究中可知,产业结构分布及人口数量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排污质量设计上,应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污水排放标准为基础,与当地经济发展和水生态情况结合,构建完善的排放制度。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排污区域、不同规模的污水设施,制定合适的排污标准。例如,在大型污水处理厂及收纳水体中,以封闭式河流状态为主,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可适当降低设计标准,满足具体的设计要求。工作人员应借助污水检测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污水质量监控系统。在该项操作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可实现对污水排放过程的24h监测,污水中出现污染物超标现象时,报警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息,阻止超标进水问题继续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雨污水管网施工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因此,在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的图纸来进行操作,加强施工中各个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把好施工材料进行控制和验收关,建立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加强管网施工管理,以确保市政污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广军.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250+253.
        [2]龚旭阳.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要点研究[J].福建建材,2020(02):72-73+22.
        [3]李波.市政雨、污水管道合槽施工技术应用[J].科学家,2017,5(13):8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