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1期   作者:冯爽
[导读] 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一座城市最为重要的名片之一,

        冯爽
        重庆大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一座城市最为重要的名片之一,将城市的发展、人文情怀、风土特色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人们将通过城市建筑群对于这座城市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一座地标式的建筑在实际的文化传承中发挥了代表性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当前建筑的设计中,受到了科技文化和地区之间文化融合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少的建筑物可以体现出厚德载物的地方特色,也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于发展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工作方面的阻碍,无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1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内容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源条件,同时,建筑设计水平往往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力水平。建筑设计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各地区建筑构造形式与建筑文化形式存在本质性差异的关键原因。建筑能够更加具象化、更加立体化的传达地域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说,文化特征主要具有三个层次,而且这三个层次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是存在着某种紧密联系的。第一个层次是浅层意义,即建筑中的平面布局、细部构造、装置色彩以及图案纹饰等。通过这些多样化元素的整合,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二个层次是中层次,即从理论沉淀和实践积累中获得丰富的灵感,如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手法、建筑图案、建筑纹饰、建筑符号等等;第三个层次则是高层次。与浅表层次和中层次相比,这一层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象征性较强。通过对传统建筑实行全面且深入的钻研和分析,达到升华建筑物的目的。
        2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筑既是彰显建筑文化内涵的主要工具,又是凸显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地域文化与建筑文化的融合体现的淋漓尽致。如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湘西吊脚楼、客家土楼等。在地域文化与建筑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也充分凸显出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说,建筑为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提供了必要的载体,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则为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不仅可以丰富建筑设计形式,推动建筑设计逐步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还能充盈建筑内涵,提升建筑价值。名胜古迹就是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代表。
        3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
        3.1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意义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通过以周边地理环境为基础,将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进行综合之后形成的。从地域文化的形成来看,主要受到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人文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所包括的内容为环境气候、山川河流以及地形地貌等,而人文因素则包括宗教信仰、经济政治以及艺术等。从广义上来看,建筑设计通过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能够更好的将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呈现出来,同时展现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是依靠人民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共同形成的。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最为明显的意义为独特性,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地域与民族中,所形成的文化各不相同,这些文化所包含的内涵与知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举止与思维方式,同时也会作用于生活与生产方式。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能够提供更多的灵感,结合本地区的个性化内容,更好的丰富建筑物的独特风格,形成不同的建筑体系。
        3.2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水平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追求,每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建筑特性,都能够将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

比如说在欧洲国家建筑风格中的教堂与广场,能够将欧洲人对政治与历史的重视展现出来,而美国的高楼大厦,则表明其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从我国传统建筑来看,大多数为皇家建筑,园林与庭院的比重较大,这也就展现出了古代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内向性的特点。在这些文化特征的影响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作品。所以说,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发展中,建筑的内涵都需要以文化为依托,其所形成的特性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4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结合应用
        4.1设计精妙,与地域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会在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人们对于建筑的亲切感提升,还会大大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从而保证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在建筑物的设计时,考虑到地理地貌和水文特征等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地形、风向等进行建筑物朝向和造型的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将风向、阳光的水文地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大大提升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效果,也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舒适程度,这也是与地区文化特色相结合的要点内容。在文化领域的融入和发展方面最忌讳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模式,创新性的应用应该是灵活性的应用,将地方元素和建筑物设计的本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是设计的灵魂。另外,在建筑物的选材方面,还应该与当地的建筑材料、风格相结合,切记不能选择与建筑风格相悖的建材,保证设计的协调性。例如,在一部分的古风文化比较浓厚的地方,就应该减少玻璃幕墙等现代感和科技感比较强的材料,应该选择青砖绿瓦等,就地取材,将地域文化灵活的应用到其中。
        4.2建筑的理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与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建筑物都是服务于人的发展,也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在当下的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仅仅依靠设计师的建筑理念是不够完善的,建筑理念的体现等与时代背景也是紧密相连的。例如改革开放初期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建筑相比就更加开放和灵活,而现代建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元化和融合,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对于文化和地域的认同感,不仅仅追求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在此基础之上,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物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步伐,也在美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建筑物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一种载体,更加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功能作用,积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特色。
        4.3建筑设计与当地环境的融合
        建筑理念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当地环境的融合与发展,“天人合一”的理念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内蒙古的标志就是草原文化、西藏就是高原和纯净蓝天的象征,西湖就是杭州的代表等,一个地区的环境就是长期人为作用和互相影响的结果,自然环境经过了长期的积淀,既影响了人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想要体现和融入地域文化,就应该先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推动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必须要从地域文化的特点出发,通过将区域地理环境因素囊括其中,能够满足千差万别的空间设计区别,实现建筑设计水平的改善,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中,不同地域在建筑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更好的增强建筑设计的归属感,保证自身所形成的建筑风格,能够适应人们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梓蕙.地域文化在中国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中国住宅设施,2018,(03):153-155.
        [2]安庭周.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呈现的表象与精神浅析[J].建筑技术研究,2018,1(4):213-214.
        [3]齐宛苑.晋、徽商文化影响下两地传统聚落民居的特征比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1):56-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