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兰芝
易门县龙泉街道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 云南 玉溪 651100
【摘要】本文结合经验总结法首先对新时期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新时期乡镇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新时期乡镇规划应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乡镇居民环境意识、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乡镇的工业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加强乡镇建设环境保护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本人今后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乡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有效措施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新时期城乡规划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打造农村富裕社区的重要手段。正如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更多意见》中明确提出:“科学制定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新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可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的制定,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发展乡镇规划是实现新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是指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对各种土地、空间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对各种建筑进行整体开发。
1新时期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乡镇是我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量多、分布广,既是国家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与城市沟通的重要枢纽,已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我国大部分农民都生活在乡镇中,乡镇规划建设质量关系到居民的实际利益,影响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面貌的的效率和建设。因此,需要加强科学管理,有效实施乡镇规划。只有通过规划,才能系统地、科学地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版图的各项工作,需要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任务和项目系统。通过继续提高规划和绩效管理水平,推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乡镇型结构发展,以适应人居需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具有特色的新型乡镇型住宅,适应城乡、可持续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建设的实践,改善住房和投资条件对于尽可能满足城乡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作用[1]。
2新时期乡镇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在进行工业革命前,乡镇面积小、人口少、转化率低、发展速度快、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不严重、自愈能力强,和乡镇环境问题尚未明确。工业革命后,随着乡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集中,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乡镇显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随着乡镇发展的不断发展,乡镇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对抗由于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乡镇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高度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问题最集中、最敏感的空间区域。同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改善全球环境状况的关键是改善生态环境,了解乡镇环境可以促进乡镇规划。随着乡镇的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正在经历许多连锁反应,包括缺水、水污染、空气污染、快速增加的固体废物量以及生物乡镇链的降解等,乡镇逐渐失去了净化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卓越能力。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近期乡镇层改革开放的不断完善,100年来发达国家出现的乡镇环境问题都集中在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出现了。目前,中国整体空气质量较差,在500乡镇测试时,只有38.6%的乡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国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测量空气污染的普遍接受的标准是一立方米的空气,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在中国,1%的乡镇居民生活在40微克阈值以下,58%的乡镇居民生活在浓度超过100微克的空气中。相比之下,纽约只有20微克。有专家还指出,当前中国大多数乡镇普遍遭遇水体富营养化的“绿”、气候热岛效应的“红”、沙尘暴或酸雨的“黄”、乡镇灰霾的“灰”四色效应的现实生态尴尬,水资源枯竭、化石能源短缺、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长期威胁。
3新时期乡镇规划应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紧迫性使人们过去早已遗忘或忽略的观点重新获得了生机,即规划应按照一种宏观理念才能执行。问题的本质在于,首先是分析研究宏观价值乡镇规划这个概念对于解决真乡镇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否正确,是否与环保理念相适应。乡镇的设计不理解环境价值概念的原因之一是,乡镇规划过去深受“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因此,乡镇项目的有效准备和建设是以自然灾害为代价的,即使面对行政干预,甚至面对有影响力的强势利益集团介入时,除了土地等个别环境项目外,可交易的普通环境项目及其功能一般难以用交易货币衡量,因此会受到乡镇规划和计划的“优先调整”。乡镇规划乡镇目前的纪律问题无法解决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规划中的人很重要,乡镇问题的一个好的解决方案需要仔细研究现有的评估标准。例如,当技术规范取代价值规范时,社会理性缺失导致效率优先思想,忽视自然环境的人文主义思想。从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宏观乡镇规划对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价值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具理性程度和价值理性缺失。在哲学视野中,人的理性有两个维度,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重点是实现设备优化目标的可能性,其特点是方法、技术、技能、经验。价值理性是对人类价值的认识和追求的一种形式,专注于目标和结果,并相信方法和技术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以公共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内在取向成为关注的焦点,既有批判的理性,又有强大的价值逻辑。然而,多年来,乡镇规划被工具理性之上论所影响,而忽略了价值理性在乡镇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乡镇规划受良好的环境伦理和方法科学家的支配,那么可以使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乡镇的发展,需要将生态价值观引入乡镇规划和乡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生态危机问题的出现与乡镇规划的形成密切相关。第二,乡镇规划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存在重大价值偏差。第三,环境伦理和乡镇规划两种学科理论发展与创新需要。
4新时期加强乡镇建设环境保护的措施
乡镇是一种介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房子,不仅具有工业、人口和商业的特点,而且具有不规则的路线和物流基础设施的特点。如果对环境问题不了解,尽快部署乡镇、加强环境管理不可避免地导致规划走向“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在规划乡镇建设时,要认真了解经济机会是否有限,开发时必须考虑环境保护成本,控制和修复成本太大。
4.1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乡镇居民环境意识
乡镇规划需要提高环境保护居民的意识,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可以很好地创造乡镇环境。在公益告示方面,我们希望将注意力转向污染企业合法代表的宣传,以切实增加环境责任和企业领导的使命感,有意识地减少和消除污染。还需要有计划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教学,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不仅可以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还可以帮助青少年的父母创造环境。提高意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系统的环境保护,必须对其进行监督,以不断提高环境和经济的整体决策能力。
4.2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中,应优先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废水和垃圾处理。在当前环境下,已经采用了相对分散的整数处理。处理废水回用是目前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房屋清洁服务正在被推广为城市和地区的合适技术。下一步是进一步降低工厂成本,并在乡镇中实施有效的实施措施,废物处理要求所有乡镇在不久的将来建立垃圾填埋场。关于垃圾填埋场废物分类和广泛使用的试验工作,以及制定促进废物广泛使用的理想政策,还应该改善清洁能源的使用,并增加绿色覆盖率。为了强化垃圾的源头控制,对乡镇应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然后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宣传工作,让居民认识什么是垃圾分类,进行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什么,教会居民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然后安装好垃圾分类的基础设备,号召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做好垃圾分类模范带头作用,让居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4.3加强乡镇的工业污染控制
针对工业存在的污染问题,企业应优先整合资源管理和最终加工,促进乡镇产业技术发展,推进清洁生产。比较可行的对策:乡镇通过行业重组来展示行业地位,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产业一体化总体规划。促进领导和管理的结合,工业乡镇的力量达不到要求,就必须积极开发工业项目的环保无害产品。对影响环境的扩建、振兴项目新增内容,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2]。
5结语
近年来,全国各地引入乡镇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如管理不到位、乡镇建设盲目扩张等问题。加强乡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是一个乡镇人口众多的国家,大部分负担过重的就业岗位向非农部门转移是不可避免的。发展乡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选择,乡镇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本研究中非常明显。乡镇环境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污染和生态环境难以治理,严重破坏并制约了乡镇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形势下,乡镇规划首先针对以往的污染方式,恰当地结合历史经验教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我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严峻考验。
【参考文献】
[1]李良.新时期村镇建设及其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0):140-141.
[2]刘丰源.生态乡镇规划的相关问题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