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0期(上)   作者:南琨 王靖宇 张攀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不仅对于社会生产
        南琨    王靖宇  张攀
        身份证号:61048119890729****;身份证号:61012419790417****
;身份证号:61012419890515****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属于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不仅对于社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具有调节水资源,预防洪涝灾害等方面作用。所以加强水利水电施工质量,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以及安全、稳定的运营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水利水电施工期间,施工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合理的使用,可以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施工导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主要是将河水引入下游,并且引入以后,需要利用围堰技术在河道修建临时挡水建筑,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施工质量,也为各项施工工序有序的展开,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引言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将围堰技术和施工导流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仅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能。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根据有关建设要求和具体条件,着力有效运行,以确保建设效率和建设水平全面改进。
1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分析
        1.1施工导流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能够满足施工条件,将现场的基坑进行围护,以指定的方式引导水流,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单位水流量,防止过多的水流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不利影响,这种技术称为施工导流技术。施工导流技术的有效实施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重视施工导流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施工前,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导流技术方案,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质量、造价和工期影响巨大。结合基坑工程量,科学合理地设计导流方式。在工程量大、周期长、河流截断后一个枯水期无法完成的工程施工中,要按照全年施工导流进行导流技术方案的设计。在非枯水季节,应制定保护措施,科学合理地设置围堰,避免基坑内过水情况,严禁出现溢流现象。若水利水电工程量小、工期短,河流截断后一个枯水期内能完成施工,则施工导流方案按枯水期水流进行设计。施工导流受泄水条件和施工进度的影响,主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导流。导流技术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集成。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更好地完成施工导流系统的设计,将导流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直观的模拟,更好地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1.2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围堰施工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在项目施工开始时,施工单位需要建造一个临时围护工程,以完成整个施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中围堰施工技术的建设情况,将围堰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围堰对应不同的施工条件。一般来说,围堰的类型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围堰,钢板桩围堰,土石围堰等。在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施工工程师必须根据现场水深度和速度,河床的渗水能力,施工环境中基坑的土壤质量和材料来确定要使用的围堰技术。钢筋混凝土围堰和钢板桩围堰广泛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土石围堰主要用于水深不超过2m,流速不超过0.5m/s的浅水区,利用结构的重力来保证围堰的安全。由于沙质和砾石土的强度低,因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高,例如土制围堰的倒塌。因此,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哪种围堰技术,并进行合理的选择。它由几个相互连接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几个钢板桩组成,并且单元的中间用土填实。由于围堰的范围非常大,并且堰壁无法使用支撑物支撑,因此每种单体都可以独立抵抗倾覆,打滑并防止被拉裂。钢板桩围堰主要用于深水地区和河床较坚硬的一些地区,例如粘性土和砾石土,且水流速相对较快,其防水性能优异,整体结构坚固。


2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措施
        2.1制定合理的导流和围堰方案
        导流方案是由施工环境(例如天气,水文,地质等)决定的,这将对施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方案设计者需要清楚地了解这些条件,并设计出适合实际情况以及环境和经济方面的施工方案。通过对施工环境的分析,可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并发挥导流、围堰的技术功能。大多数水利工程会选择相对狭长的地方,这更有利于围堰的建设。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详细计算施工河道的流量,以确保导流效果,对河床周围的地基进行处理以增强河道的坚固性,并在必要时使用红黏土,以便围堰顺利进行。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汛期,以有效避免在确定导流和围堰方案之前施工期的延误。
        2.2测量规划
        做好测量规划,是确保围堰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应用效果的关键,那么在测量规划的时候,应当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在测量规划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并且根据河道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最高水位情况,设置围堰的高度,以此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稳定性。(2)需要根据河道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以及生态移民难度等情况,设置施工导流路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施工工序有序地展开。
        2.3设置护坡桩
        设置护坡桩是围堰施工的核心工序,对围堰施工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在围堰施工中,如果发现围堰底部淤泥比较深,为避免围堰堰体发生滑移问题,需要在堰体两侧坡脚位置设置护坡桩。如果入桩深度比较小,选择木桩即可,通过人工敲打的方式,将木桩逐步打入淤泥层中。
        2.4钢板桩支护
        在围堰施工中,如果遇到淤泥比较深的地段,在围堰体内侧坡脚位置,可搭设一排间距在10cm左右的钢板桩。如果淤泥深度在1.2~1.5m之间,且水体深度在0.6~1.0m之间,则钢板桩的长度不能小于6.0m,入土深度更不能小于5.0m。钢板桩和堰体之间的缝隙,通过土袋填充密实,以保证围堰结构的稳定性。
        2.5围堰堆砌以及防水导流测试
        围堰堆砌是围堰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应用的核心内容,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借用吊车等一些大型的机械施工设备,并且辅助围堰堆砌施工,以此保证围堰施工的质量。同时,在围堰堆砌完成以后,需要进行防水导流测试,需要在围堰内放入少量的水,这样可以检查其防渗效果,为提升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2.6淤泥清除
        围堰施工完成后,需清除围堰内的淤泥。采用机械方式对围堰内污泥进行深度处理,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及机械需要远离淤泥清理区,防止机械设备陷入淤泥中。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对区域内电力资源以及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避免电力资源浪费并有效控制水资源的流向,能够保证区域内电力资源供应的充足性、防止区域遭受洪涝等灾害。施工导流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对周边水流的有效拦截、引流、疏导等措施为水利水电中干地工程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围堰技术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施工材料形成围堰效应,分隔施工现场与活水水源,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两者的应用目标来看,均为避免水源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以及技术的革新,在实际施工中也可联合运用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
参考文献
[1]周涛,胡玉.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0(02):242-245.
[2]孙德雄.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72-173.
[3]黄俊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及围堰技术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9(08):42-44.
[4]方月芳.水利水电施工对于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珠江水运,2018(21):54-55.
[5]陈建文.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3):284-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