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0期(上)   作者:张冬韵
[导读] 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给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张冬韵
        身份证号:45232319690821****
        摘要: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给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机械中运用自动控制技术是当前和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强化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质量,节约了劳动力投入。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在农业机械中得到普及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人力耕作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的改革。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探讨
引言
        机械自动化生产最早起源于西方农业,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强化了生产效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发展水平。但目前在农业生产中还有很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人力手工的耕作方式,对农业发展产生限制,为此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探讨非常有必要,为农业规模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农业机械运用自动控制技术的特点
        自动控制技术指的是包括补偿控制、闭环控制、开环控制在内的多种技术类别,由控制器、执行操作设备、被控制对象以及传感器等多个部分组成。将自动控制技术运用到农业机械中能够发挥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运行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保证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和良好的综合效益,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得到有力的推进。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特点,例如,其稳定性良好、功能配置更加灵活、实现了实时控制等[1]。
        2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领域中针对传统的农业机械已经开展了自动化改革,扩大原有机械使用范围,提升机械使用效率,保证农业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在农业生产中还大力发展无人自动操作机械农业,针对一些操作相对简便,且重复率高,具有危险性的农业活动通过自动无人操作来代替传统的人力劳作,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此外,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已经全面展开了无人全自动操作技术的应用,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实现了全程无人操作生产,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大力推进,在规模化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其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应用中需要将多种技术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来实现中央电脑的集成控制,让农业机械生产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
        3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运用
        3.1自动化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在农业机械中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体现在农业生产中自动化地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农业自动化发展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融入和有效运用,使农业科学工作和技术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发挥了二者的技术优势作用,提高了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监测,包括土壤数据、土地农作物数据等,分析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等各项具体情况,对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实现信息动态化管理的最终目标[2]。
        3.2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需要通过人工来进行劳作和生产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种植效率和质量参差不齐,对农业收成产生直接的影像。早期在农业机械中主要是通过耕地及、拖拉机等半自动化机械来进行农业种植,但这些机械自动化水平较低,虽然能够有效缓解农民的体力劳动,提升农业耕作效率,但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还是起到制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农业机械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在农业机械中已经广泛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手段,凭借新进的智能化感应技术和网络技术,全新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得到普及应用,使农作物种植工作更好的开展。
        3.3施肥自动控制技术应用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最终的自动化、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例如,可以在农业的施肥、灌溉水源等多个环节进行自动化的控制,保证化肥、水资源良好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以施肥控制为例,在施肥控制工作中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结合灌溉与施肥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将肥料和水在压力作用下充分结合在一起,实现自动化的施肥目标。现代化的自动施肥灌溉改变了传统的施肥灌溉模式,在时间、人力、材料成本上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投入,提高了施肥工作的准确性,强化施肥的综合效率。运用施肥自动控制技术使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推动了农业自动化更好的发展[3]。
        3.4农作物自动采收
        在农作物成熟后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实现农作物自动采收,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中对相关设备设定参数,并通过程序自动控制,让设备执行程序命令,从而实现自动采摘。在农作物采摘过程中,还要根据农作物生长特性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如对果蔬某阶段成熟特征分析,果树成熟位置分析等,并将相关数据录入到系统中,通过自动化设备来执行命令,完成设备自动采摘。此外,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来获取一些外界的数据和信息,对设备内部设定自动控制程序参数,在自动采摘时可以让程序参数更符合农作物采摘需要[4]。
        3.5视觉识别技术应用
        农业生产中的农作物种类比较多,不同的农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以种植了多种蔬菜的大棚为例,人工方式下调整光照强度、对蔬菜的生长周期进行分析是一项系统、强度较大的工程,需要投入的人工成本较高。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发挥了视觉识别技术的技术优势,结合农作物的实际种植情况,将视觉识别系统添加到蔬菜大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内,可以区分大棚内不同的蔬菜。结合处于不同生产周期内的蔬菜类别,观察其外观变化,调整棚内的自动遮光系统,通过转动遮光设施可以控制光照强度的变化,满足不同蔬菜作物的光照需求。这一过程中,农户的劳动成本大大降低,不需要过多的人员参与即可完成视觉识别技术的应用过程。视觉识别是农业机械自动控制技术中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应用,投入成本高,因此在具有较高附加值的蔬菜种植中较为实用。目前在我国的普通农业种植中并未普及该技术,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旧要在农业的机械自动化发展中,不断地探索加强对自动控制技术的有效运用,推广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强化我国的农业生产综合实力[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自动耕种,自动采摘等,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农业机械应用中,还要加大对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要求,对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提升农机生产水平,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苏丽娜.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10):95-96.
        [2]张珍,赵书玲.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4):57-58.
        [3]胡云龙.探析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J].湖北农机化,2019(08):4.
        [4]林学明.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08):23.
        [5]吐逊那依·卡德尔.试述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新农业,2019(07):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