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浅析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0期(上)   作者:雷世台
[导读]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减。
        雷世台
        身份证号:45262619820603****
        靖西市水利水电建设站   533800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减。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农村区域的基础设施,其建设与管理水平,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与农村水资源配置与管理有着直接关系,还影响到农村区域的发展。对农村发展而言,水利工程关乎农民饮水和粮食问题;对经济全局而言,农村水利归属于基础设施,强化基础建设,可促进经济全局发展。基于国计民生要求,应消除施工管理的风险因素,积极控制质量,完善管理策略。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与农村居民有着直接关系,不仅关系到农田水利的灌溉,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用水安全,对农村区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对其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并影响到现代化发展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的需求,同时阻碍了农村区域的持续发展。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应更加注重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难免会存在各种问题。
        1工程重要性
        农村水利工程即以农村为建设地点和服务区域的水利工程,其主要职能为辅助农村抗旱灾与防洪涝,调节农村水利,使农业生产可以有更优质的水利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持,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升级,同时还可以保护农村生态,优化农村环境,是针对农村、农民以及农业的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水利内容更新,在新时期,农村发展有新要求,农村水利也随之丰富职能,负责更多工作。在从前,农村水利的唯一职能是服务农业生产,辅助农田灌溉和辅助农田排水。职能拓展以后,农村水利也负责提供生活用水,促进农业生产,辅助生态保护,使农业具有更强的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和生态优化,促进农村发展,是重要基础设施和物质保障。农田水利是农村水利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关键功能,此外,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和供应乡镇用水也是其重要内容。利用农村水利,农田可进行科学排水、灌溉,促进农村水土保持,还可应用于盐碱地或者沼泽地的改良。也有部分农村水利用于围垦或者供水,沙漠治理和草原灌溉也常见农村水利的应用[1]。
        2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确保工程的有效运行。强化工程管理与建设力度,为工程的稳定运行进行有效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处理,有利于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满足灌溉与用水的实际要求;二是促进农村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配置水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所以说,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于维护农村区域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2]。
        3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3.1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现有农村水利工程已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农村需求,也是当前其建设与管理的关键问题。随着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农业生产向着规模化发展,对农村灌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新农村建设机制的实施,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农村居民用水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部分工程已经超出了30年,加之建设时间较早,建设标准低,后续管理不完善,导致部分工程出现老化现象。
        3.2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前,农村水利工程普遍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甚至没有法人的现象。为了短期目标,有的项目法人甚至违反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在投资、质量、安全和工期控制方面失衡,无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此外,许多项目法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低、工作能力有限,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求与管理协调能力不匹配,并导致未能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加之资金支付不及时、工程质量检查不到位等因素使得工程建设进度缓慢[3]。
        3.3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纵观农村水利发展过程,现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农村水利监督管理体系,也没有明确的能够量化技术质量的指标,检测技术落后且监控力度不足。若仅以施工进度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控制目标,而忽视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由于未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必将引起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法规,而地方配套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还不够完善,难以有效落实相关的监管工作,加之专业技术熟练的管理人员和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的缺乏,对农村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和农村水利工程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3.4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仍不健全,也是当前进行管理的主要问题。第一,分工不明确。部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存在着不明确的分工现象,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常会由于为了本部门绩效与利益而盲目管理,导致其他工作没有专人进行管理。一旦遇到问题,各部门互相推诿,不利于工程管理的开展;第二,未定期进行监管与查验。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对其运行情况查验不积极,部分单位仅在遇到问题以后才进行处理,缺乏日常维护与查验,导致安全风险的存在,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4]。
        3.5管理效率低
        因职能落实不到位、管理方式单一及机构不够健全等问题,使得目前工程管理效率低下,无法真正发挥农村水利工程效益,部分地区的供水工程甚至被荒废。此外,由于管理单位缺少培训,部分监管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缺乏对工程设备性能的认识,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设备损坏,同时,小水库、塘坝、自留、提水、小流域、机电井、河道防洪等工程无人管理,这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功能效应的发挥。


        3.6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结合当前实际分析,负责农村区域水利工程管理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且能力有限,管理人员数量也不充足,且部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这就导致其管理不能满足具体需求。但结合目前情况分析,大部分水利工程法人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进而影响到对工程建设与管理效果,且在管理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具体需求;部分现代化管理手段也难以开展。因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限,不仅影响到管理质量,还使建设进度无法得到保障[5]。
        4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4.1强化建设力度
        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能够在源头上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第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力度,将其建设工作与农村发展战略相结合。同时针对农村区域规模化发展及其农村居民的用水所需,强化建设力度,尤其是修建大型灌区,满足农村发展所需的用水要求;第二,对于长久失修的工程来说,要进行维护与修复,通过现场勘察,了解其运行中的问题,并经加固处理,提升河流的治理力度,提高防洪水平。除此以外,强化抗旱防汛等设施建设力度,减少老化工程的风险,提升运行效率。
        4.2规范项目法人职责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是项目法人,对此应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规范项目法人职责,严格考核、约束、规范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行为。只有明确项目法人职责才能避免无人担责的现象,切实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6]。
        4.3加大水资源的配置
        加大农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进行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方法。第一,在宏观上全面掌握水资源的需求,了解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源的配置实际,并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方针,对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第二,在落实政策的同时,以各级政府机构为主导,同时结合农村区域工程建设与运行,制定完善的水资源配置策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与财务,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4.4施工监管
        施工监管应相关多方参与,质量监管队伍中不仅应有施工方与监理方,还需要设计人员参与,项目法人监督,结合技术人员把关。在此监管中,项目法人的责任在于统筹质量监管,进行人员管理,促进积极监管,激发能动性。基于此,应使施工质检体系化进行,有制度可循,从农村水利的工程特点出发,完善科学机制,促进科学质控。也应强化质量管理意识。项目设计时,保证设计符合相关要求,明确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对设计重点环节进行优质质量控制[7]。
        4.5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可从以下角度完善工程管理制度:①充分应用科学知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变难以领导的局面;②地方年度用水计划的编制要组织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准确掌握实际年度用水量实现计划用水;③明确农村水利各岗位职责、运行管理内容和工作流程,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农村水利管理工作。将农村水利资源利用科学的方法调配、控制,以此实现农村水利的优质调度,对此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对于区域内的用水量和来水量技术人员要准确清算,由此确定各水利工程的蓄水时段、需水量、用水时段以及用水量,最大程度的提高用水效率;②通过合理组织实现农村水利的统一调度,对于各个农村水利工程的调度管理利用“长藤结瓜”式农村灌溉系统实现,将水资源效益最大化;③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灌水方式实现节约用水,以满足生态用水为基本前提,严格控制作物生理用水,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满足生产、生态和生活用水需求,保证效益最大化。
        4.6引进先进管理技术
        在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也是重要一环。第一,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引起重视,还要强化管理力度。相关部门对实际情况做好核实,并结合具体需求,对水利资产移交工作进行有效处理,并结合规范要求,颁发相应证书;第二,采用个人承包、拍卖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管理与维护。相关人员要对农村区域的灌溉、居民用水,防洪等功能需求等全面进行了解,通过完善的方法进行有效配套管理。不仅能够促进后续工程的稳定运行,还能够发挥出其价值;第三,通过完善的管理方法,避免以营利为主的问题,随着新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减少成本支出,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使用与服务体验[8]。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取得快速发展,但在具体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到工程的运行质量。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完善的管理策略,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促进其建设质量的提升,带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刚.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06):115-117.
        [2]李涛.浅谈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2):90-91.
        [3]李涵.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9,39(11):46-48.
        [4]王俊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31(06):33-36.
        [5]王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农业,2019(20):51.
        [6]邝宁.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方案优化设计研究[J].珠江水运,2019(19):46-47.
        [7]陈杰,孙婷婷.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123.
        [8]郭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9):196-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