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建
身份证号:52263319771019****
摘要: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上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最显著的城市特征变化是建筑物不断增多,且朝着多样化、高层化及舒适性的方向发展。但随之而来增加了建筑物防雷施工难度,提高了对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为了确保居民及室内设备的安全,减少雷灾事故,必须对建筑物防雷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验。随着气象部门防雷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及《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等相关法规条例行政执法下,使现阶段的建筑物防雷工程取得显著效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防雷市场规模化逐步扩大。但建筑物多样化施工范围较大且施工环节复杂多变,再加上防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防雷施工工程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此,我们必须了解防雷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原则和法规,确保建筑物防雷效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 施工质量监督 监督管理
引言:
对建筑物防雷工程进行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可有效减少雷灾事故,提高建筑物的防雷效果。本文根据建筑物防雷工程需要重点监督管理的事项,对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并提出几点质控办法。为确保目前建筑物防雷有效施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1.建筑物防雷工程监督管理重点范围
1.1防雷行政审批,从源头控制防雷质量
防雷行政审批工作符合国家相关行政审批要求,也适用于防雷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防雷工程的管理工作,是进行防雷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途径。我们工作人员可对该建筑物的土地规划证、防雷施工图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核,使其符合施工标准要求。同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进行技术审核,确保各项设计均符合条件要求,对于设计不规范的予以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凡符合要求的准发防雷核准书,给予防雷施工设计认可。
1.2做好防雷工程预控工作
对建筑物进行防雷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的相关人员,自身必须熟悉防雷图纸的设计原理,了解设计图纸中各个部位防雷系统的布设、结构等相关信息。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充分领会设计用意,并对设计中存在的疑惑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使图纸更加简单清晰。在跟进施工监督中我们发现部分防雷设计存在标注模糊、设计衔接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施工时误解设计原意,施工出现失误情况。较常见的有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接地钢筋网连接点的漏焊、错焊等时有发生。
对于特殊的建筑工程,监理应做好设计交底工作,部分设计平面图中对弱电系统的某些设备没有标注,是需要按规范进行预留预埋的。容易在施工中被忽略,此时监理应做好设计交底,提醒施工单位加强对易忽视问题的关注。在跟进施工监理过程中,严格按行政执法,对照审核后的防雷设计图,查看是否有不符合规范要求之处。若发现施工中防雷设计做法或使用材料不符合当前施工要求时,应及时向业主反映,与设计单位进行实际洽谈以合理改设,并记录备案。
1.3做好全程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验收
对防雷工程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质量验收手册》进行现场如实填写,并做好质量问题和整改记录。由于在施工中大多数防雷工程都是隐蔽工程,为确保施工质量,必须根据工程的进度进行实时监督,及时纠正防雷施工中的不规范做法,确保施工工程顺利开展。工程完工后,要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质量验收规范对建筑物进行全面防雷检查,对不合格的提出整改建议,直到建筑物防雷达到标准要求方可准许用户的使用权,提高防雷效益。
2建筑防雷工程质量监督
2.1 质量行为监督
制定监督工作计划是监督组开展监督工作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工作依据。监督科室在接到监督任务后,应及时成立监督小组,收集工程项目信息,填写《工程概况表》,了解防雷工程设计要求。根据受监工程的规模、特点、难点和责任主体的信誉、质量保证能力,依据设计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制定《建筑市场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在工程项目开工后或图纸会审时,结合监督工作方案的内容进行监督交底,重点交底参建五方责任主体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应履行的质量行为。同时,一并交底防雷分项工程的监督要求和主体单位的质量责任,如强调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要落实防雷减灾制度、措施;建设单位要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国家有关防雷标准对防雷设计内容进行审查;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要求进行防雷装置的施工;监理单位要按照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要求对防雷装置的施工进行监理等内容。
2.2 工程实体监督
在质量巡查监督中,可遵循差别化管理的原则,对重点监控企业、重点监控项目负责人承建的工程项目或管理不规范、实体质量较差的工程项目,应加大巡查频次,巡查中同时抽查防雷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控制资料。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配备游标卡尺,接地电阻测试仪等计量器具,形成施工检测记录,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加强防雷材料的进场验收和隐蔽验收,结合信息化管理手段,将关键检验批、分项工程的隐蔽工序形成影像资料。在质量验收监督中,对分部(专项)工程的验收组织、程序、内容合法性等进行监督,其中在基础和主体分部验收时,抽查防雷隐蔽验收、分项工程验收质量控制资料。在竣工验收监督中,将防雷装置竣工验收作为一个子分部纳入工程竣工验收,要求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报告中对防雷装置施工及验收情况单独列项,无防雷装置检测报告或检测不合格的,竣工验收不予通过,质量监督机构不予出具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3建筑防雷工程监管建议
国务院国发〔2016〕39 号在国发〔2016〕11 号之后发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审批部门,由气象部门变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文中应明确国发〔2016〕11 号规定的相应处理决定继续执行。在落实防雷改革要求的新形势下,相应的法规、规章亟待清理修订,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湖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应的防雷设计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也有待修订,如《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等,相应规范应明确防雷工程关键工序的检测要求,防雷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子分部工程,应强化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材料进场验收和隐蔽验收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旁站检查和平行检验的作用,明确施工和验收的主体责任。
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关于防雷工程的文件,都落实了防雷设计许可、竣工验收、防雷单位资质许可的改革要求。各地文件在防雷检测方面的描述不尽相同,有的地方防雷检测资质由气象部门发放,有的地方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发放,对防雷检测机构的行业监管存在交叉,同时对防雷检测的要求也不明确,有的文件描述的跟踪检测内容,貌似过去防雷检测内容的照搬。建筑防雷工程隐蔽验收频繁,住宅工程约 5 d 左右浇筑一层,目前的检测机构能力难以保证检测的及时性,对施工单位自检能完成的内容,没必要大比例地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增加企业经济负担。建设部令第 141 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中应统一防雷检测机构资质许可,增加防雷工程检测内容,体现见证取样和实体抽测在防雷工程检测中的重要性,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检测费用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列支。
结语
在落实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的新形势下,对防雷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要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服务好。建筑防雷做为建筑工程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建筑防雷质量监督的实践探讨和实践中总结的建筑防雷质量监管建议,值得相关部门在防雷监管等建筑工程相关领域借鉴。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Z].2016.
[2] 南通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顺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 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