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香
东莞市常平镇国库支付中心(东莞市常平镇财政投资审核中心) 广东东莞市523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也在逐渐加快,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工程中,工程建筑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市场风险也有明显增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特别是一些工期较长的建设项目,因政策的调整、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技术的进步而带来的规范、标准的变更等都会对工程造价带来影响,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将是一个非常必要且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的进程。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造价控制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始终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但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推进,建筑企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无法动态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全面性不足、信息化探索存在欠缺等问题在建筑领域较为常见。为尽可能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文章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施工内容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投入。忽视造价管控工作,必然无法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对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动态化造价管理与控制,全员树立高度的造价管控意识,成立专门的造价管控部门,将造价动态化管控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1]。
1.2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建筑工程质量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工程质量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工程建设全过程落实造价动态化管控工作,一旦出现造价超标的现象,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损,而造价成本过低。只有对建筑工程造价实施动态化管控,保证工程造价和预算相一致,方可在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满足新时期人们对于建筑的高质量要求。
1.3有利于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当前建筑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是否具备较高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成为能否实现稳定立足、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就要明确施工造价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动态化管理与控制,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利润,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在市场中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2]。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要素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要素包括价变要素与量变要素两个方面。
2.1价变要素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价变要素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相关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的改进、施工环境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其中材料价格及人工价格的波动是影响工程造价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人工单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工资、相关补贴、劳保费用、辅助工资及各项保险等,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人工单价的波动,比如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高低、政府部门推出的相关福利政策等。材料价格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材料原价、手续费、包装费、采购及保管费用等,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随时发生变化。机械台班费是由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台班数量、对应单价来决定的,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除了机械操作人员的工资、机械拆装费用、运输费用、燃料动力费用、折旧费用、日常维护及大修费用外,还包括车船使用税、养路费等费用。施工方法包括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检测方法、施工组织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内容,实际工程管理中要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技术条件、工艺条件、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可行性强、经济性强、工艺先进、操作便利的施工方法,以降低工程成本。此外,施工环境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比如交叉作业多、施工现场混乱、现场交通系统不通畅等均会在无形中增加工程成本,因此施工现场要营造一个文明、有序的生产环境,工作场所保持清洁、整齐,道路交通保持通畅,在投标报价时一定要认真勘察现场[3]。
2.2量变要素
工程造价管理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是计算准确的工程量,工程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且工程量也是编制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采购施工材料及配置相关机械的重要依据,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中量变要素是一项重要内容。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包括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方案等。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能够将建筑项目的结构构造、尺寸、工程做法等详细、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它是计算工程量的基本依据。工程量计算过程中还要按照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工程计价分为定额计价、清单计价两种,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可采用定额计价,编制工程招投标工程量清单时可采用清单计价。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具体的施工方法要根据施工方案来确定,根据施工图纸计算的工程量与实际的施工方案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计算基础土方工程量时,要参考实际施工时的施工方案来计算,充分考虑开挖方式、是否需要放坡、是否需要预留工作面、是否需要支撑防护等等。
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措施
3.1注重工程基础性工作,提高动态管理质量
建筑工程涉及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在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得到重视,其能够为造价动态管理提供基础支持,以此分析之前的造价数据,即可按照工程规模、类型、所在地等信息,针对性开展人工价格、材料价格、人材机含量、机械租赁使用或自有费用、措施费用、管理费用、利润和税金、规费的统计,结合实施情况和统计数据,建筑工程的盈亏点、利润点、成本风险点也可随之明确。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网络信息化平台,即可在企业内部建设指标库和数据库,为工程提供比对和检索服务,同时实现成本管理措施优选、成本管理水平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性工作的开展必须做到权责分明,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也不容忽视,同时结合建筑市场变动情况对体系进行针对性优化,施工的顺利推进、工程效益的有效提高能够得到更好保障[4]。
3.2落实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制度
为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相关实践离不开管理制度的支持。因此,需结合建筑工程造价实际,制定针对性的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此保证建筑工程全过程均在制度中有所体现,完善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能够依托制度贯穿于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制度全面性和科学性可同时得到保障。为有序开展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工作进行前,需要全面分析建筑工程的人、材、机等费用。这一分析需依托公司造价数据库实现,由此即可真正在建筑工程各个阶段落实造价动态管理工作,项目方案的针对性编制也可随之实现。此外,还需要重点分析市场价格的询价,以此保证价格方案合理性,顺利实现动态管理、成本有效控制。
3.3强化动态管理全面性,贯穿整个工程
对于贯穿建筑工程所有阶段的成本来说,只有合理、科学把握成本构成,方可顺利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需强化对质量成本、安全成本、材料成本、工期成本的控制。造价控制主要涉及返工维修费、质量检验费、安全投入、设施费用、材料进场时间、货比三家等内容。基于各类成本,必须设法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以此优化控制工程成本。为满足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可结合该办法的相关内容开展,以此为造价动态管理提供依据,实现招标方和投标方的最大效益以及各阶段成本控制的强化[5]。
3.4健全动态管理信息化,加强数据收集及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还需要从动态管理信息化的健全入手,同时强化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筑工程涉及很多较为简单的信息,但很多信息也存在较高的管理难度,这类信息的动态管理必须得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辅以信息化、现代化的动态管理方式和技术,造价的动态管理水平即可进一步提升。基于信息化技术搜集的数据,数据的重点分析不应被忽视,具体分析可对比以往数据。在前期投标阶段,需关注相关网站、刊物提供的最新信息,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具体分析过程中,需对未来价格变化进行预测并分析调整,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保证造价动态管理的实效性,保证降低成本、应对市场变化,这需要造价人员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完成自身工作。
4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
4.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对投资决策结算的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工作。首先,要对工程项目投资的科学合理性展开全面的评估,出具可行性报告,并进行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将工程造价误差控制在±10%之内,可结合风险评估报告实施动态化调整。其次,要全面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设备及材料,明确工程规模,对工程风险与收益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再次,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对于所需要的材料、设施设备及人力资源,要做到就近取材,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成本,这也是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重要举措。最后,要密切留意生态环境因素,在工程选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噪声、粉尘及废弃物污染,进而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降低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保证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停工现象造成损失[6]。
4.2规划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
规划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认真做好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招标工作,结合投资决策方案,优选设计单位,保证其资质高、信誉高,确保所设计的施工方案具备较高的科学合理性,满足法律标准及业主要求,避免出现变更现象增加造价成本。其次,在规划设计阶段要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达到更加理想的设计效果,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再次,要积极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组织专家组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优化设计,及时发现设计方案所存在的问题,集中展开论证解决,要将价值该工程理念融入其中,最终制定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控制工程造价。
4.3招标阶段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
在工程招标阶段,要合理选择承包商,对承包方式进行明确。在这期间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规模、风险、施工复杂度及工程特征等方面的因素,在有效规避工程风险的同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可以通过邀请招标或者公开招标等方式进行招标,每一种招标方式的优势、特点和适用范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因此,进行招标前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合理选择招标方式。如果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应进行公开招标,并明确承包商资质要求。具体来说,首先要合理设定投标限值定价,提前做好调研和测算等方面的工作,对招标限值进行设定,如果大于该限值,那么此标则作废。通过该方式避免出现恶意串标等现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次要结合不同标段实施进行合理化评分,应用有效的评分方法,对评分标准进行合理化设置,结合投标报价、技术方案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分,在提高评标效率的基础上,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4.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控的最关键环节。尤其是一些大规模工程,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需求量极大,积极进行动态化管控能极大地避免浪费等现象的出现,实现对施工阶段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首先,在造价管控工作中,要对施工内容展开分析,明确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变动的关键因素,进而进行预防性控制。其次,要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工作,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由于受到设计、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程变更现象,如果管控不到位,极易造成浪费。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变更管理,对变更后的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返工造成浪费。再次,要认真做好工程计量工作,在施工期间要认真复核相关款项,强化现场签证管理力度。同时,要准确记录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对工程文件及图纸资料进行完整、有效的保存,特别是和工程变更相关的资料,禁止出现遗失或者不完整现象,避免后期造成纠纷给企业带来损失,这是产生纠纷时重要的法律依据。然后,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施工作业,保证施工进度和计划的一致性,避免出现过快或者过慢等现象;要严格控制各项材料的应用,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浪费等现象,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节约和控制。最后,在工程建设期间,为避免出现返工现象,可以先做样板再进行正式施工。如果出现工程变更,要严格按照变更流程进行变更,保证变更工作的合理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7]。
4.5竣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
在工程项目竣工阶段,认真做好造价动态化管控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认真审核各项条款内容,对工程合同展开全面的分析,明确合同条款含义,掌握原材料价格、结算方法及计价定额。其次,要重视对隐蔽性工程的审核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完成对隐蔽性工程量的审核与车辆,对各项资料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展开评估。最后,要严格审核工程量,禁止出现重复计量等现象,审核期间要留意是否有小数点错误,避免工程出现多计少扣等现象,有效控制竣工阶段工程项目造价。
结束语
动态造价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也是工程造价体系不断完善的象征,通过实行工程动态造价管理,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能够将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纳入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范畴中,使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得到提升,在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希望通过各方积极促进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应用,使我国的建筑行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英.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析[J].价值工程,2019,38(34):42-43.
[2]廖孝伟,狄鹏娣,毛华武.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J].河南建材,2019(02):108-109.
[3]王文娟.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93+195.
[4]宗云.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11+215.
[5]刘霁宇.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193.
[6]曹照伟.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58-59.
[7]陈巧巧.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四川建材,2017,43(01):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