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发展及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韩吉升 刘慧
[导读] 现阶段公路混凝土桥梁的建设是公路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着我国交通事业不断进步。
        韩吉升 1  刘慧2
        1莱西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 山东省 莱西市266600
        2莱西市交通运输局 山东省 莱西市266600
        摘要:现阶段公路混凝土桥梁的建设是公路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着我国交通事业不断进步。目前,就其实际运营现状而言,由于某些车辆出现超载运行或周围自然条件的影响,桥梁的安全可靠性受到极大的威胁,桥梁运营安全的可靠保证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以及全体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公路桥梁的养护维修工作迫在眉睫。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桥梁事故的发生率,以较低的使用成本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提升桥梁运营的安全可靠程度。
        关键词:公路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发展及应用实践
        引言
        预防性养护是一项较成熟的公路养护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消除路面现有的病害问题,提升路面性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公路混凝土桥梁养护中,可以结合公路实际,对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为确保预防性养护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应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保证养护质量。借此就公路混凝土桥梁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展开探究。
        1公路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
        1.1地基不均匀沉降
        施工设计前未充分考察公路混凝土桥梁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打桩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桥梁施工、应用中发生了地基不均匀沉降病害,对公路应用安全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了混凝土桥梁建设水平,埋下隐患。
        1.2桥梁剥蚀
        在风化、冻融、水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造成公路混凝土桥梁剥蚀现象的出现,在蜂窝、起皮、整体剥落等问题的影响下,降低了混凝土桥梁应用质量,增加了后续的养护成本费用。在剥蚀病害的影响下,会使混凝土桥梁处于不安全的应用状态,加剧了内部材料的老化程度,降低了公路桥梁应用中的稳定性、耐久性。
        1.3桥面裂缝
        在公路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受环境温度的变化及存在质量缺陷材料的影响,降低了桥面质量,加大了裂缝问题发生的概率,对混凝土桥梁应用效果、行车安全性等造成了不同限度的影响,阻碍了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无法满足混凝土桥梁科学应用要求。
        2公路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发展及应用实践
        2.1微表处封层技术
        沥青路面结构是高速路普遍使用的路面结构,针对路面的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可采用微表处封层技术,实施针对性的养护管理,且具有较好的养护效果。该技术的应用可保证养护后的路面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耐久性、承载性,可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满足交通运行的需求。
        (1)使用该技术时,应严格依照相关的要求和指标,合理控制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骨料、填料的混合配比,保证各种材料充分拌和,再均匀摊铺在预原路面薄层结构上。
        (2)明确公路桥梁沥青路面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分析桥梁楔形、凹形、刮痕面等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科学进行摊铺作业。
        (3)进行养护管理时,应准确把握沥青用量、摊铺厚度,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养护的规范性。
        2.2热沥青灌缝技术
        在沥青混凝土公路预防性养护过程中,热沥青灌缝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同时也是重点技术之一。主要原理在于,对沥青材料进行加热,在加热过后沥青会从固态变为半液态,再将液态沥青材料灌注到沥青混凝土公路的裂缝中,在隔绝水分的同时,还能够让公路结构保持完整。

通常来说,SBS改性沥青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首选的材料,因为该沥青具有粘合性好、施工简便等优势,且成本低廉。但其应用过程中也会存在某些缺陷,例如改性沥青的使用寿命不长,在时间推移下,其养护效果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该沥青的稳定性不强,很容易导致裂缝再现。出于这一点考虑,热沥青灌缝技术并不适用于裂缝较大的公路中。
        2.3雾封层技术
        雾封层技术可对路面面层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只需要在原有的沥青面层上喷洒1层薄的、高渗透性的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材料即可,原有的沥青面层上形成了1层防水层结构,对路面起到了良好的封闭、隔水防渗、保护作用。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有效避免了水对路面的侵蚀和破坏,提升路面骨料间的粘结力。雾封层技术的技术优势如下。(1)增强了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水对路面的侵蚀破坏有所减弱;(2)渗透性好,有效填补了原有沥青路面上存在的部分细微裂缝和表面空隙;(3)表层骨料之间的粘结力有所增强,发挥了沥青再生剂的有效作用;(4)对于路面上存在的小于0.3mm宽度的裂缝,可以实现自愈;(5)养护维修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雾封层技术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在轻度到中度细料损失、松散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当公路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沥青路面的松散问题时,直接利用雾封层技术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如遇到结构强度非常低的沥青路面,一般不使用雾封层技术。
        2.4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厂拌再生法和就地再生法是沥青路面再生的两种方法。其中厂拌再生法基本和一般沥青混合料生产搅拌一直,只是需要通过计算、试验将再生剂的品种和剂量确定,同时做好新集料的质量控制。摊铺碾压施工过程也类似于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路面加热机和路面再生机是就地再生技术的主导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第一,加热沥青路面,可以采用红外、热辐射、微博等技术完成路面的加热工作,在加热过程中注意对加热的温度、时间、深度进行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沥青材料老化,同时要保证均匀地加热。第二,沥青路面再生。按照翻松、收集翻松料、新料掺加、拌和、整形、松铺等流程完成沥青路面再生施工作业,同时要用压路机碾压,并且做好养护工作。检测人员测定沥青路面的参数达到标准规定后可以开放交通。冷再生法节省了加热的环节,主要是在常温下用液体沥青或者乳化沥青进行路面处理。在冷再生过程中需要铣刨、破碎路面,然后按照热再生加工和摊铺流程进行摊铺。
        2.5灌缝技术
        灌缝技术可较好处理公路桥梁路面的裂缝问题,可有效避免雨水下渗,保障桥梁结构和路基的稳定性、桥梁的承载力,可有效预防桥梁坑槽病害,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1)使用灌缝技术前,应做好清缝工作,及时清除裂缝中的杂物、尘土等,保证裂缝干净,再灌注密封材料。
        (2)如果路桥的裂缝大于6mm,在使用该技术前,应先进行开槽处理。
        (3)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材料灌注的深度,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效果。
        结语
        在公路混凝土桥梁养护工作中探索出预防性养护,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设备的更新而探索出的新型模式,能够提高公路桥梁的安全稳定性,使管理维护单位相较于早期而言更加重视预防性养护的作用,应用新技术检测桥梁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护方案,保障公路混凝土桥梁在使用寿命内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明磊.公路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发展及实施建议[J].江西建材,2021(03):127-128.
        [2]陈龙.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中维修加固措施分析[J].科技视界,2020(24):82-83.
        [3]于洪兴,吴琰,梅秀民.天津市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9):145-148.
        [4]罗章华,陈树辉,林翼峰,等.BRT钢筋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系统研究[J].市政技术,2019,37(03):93-96+102.
        [5]朱琼.山区钢筋混凝土桥梁智能喷雾预防性养护[J].中国公路,2019(05):112-113+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