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
天津天保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近年来,尽管城市化建设已经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在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城市的功能使用要求发生变化,使得城市空间结构在信息时代的推动作用下不断变迁,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进行适时的调整,从而确保城市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文章从信息时代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出发,探讨了信息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了信息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给出了具体化的设计方向,旨在以此推动信息时代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城市规划设计;路径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但是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较为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生态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还可顺应时代变迁,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使城市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满足人们需求。目前,很多城市更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规划,因此应加强生态城市理念与城市规划设计的融合。
2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1)通过对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及设计效果科学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有利于细化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满足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保护事业协同发展要求,避免环境质量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使现代城市处于长效发展状态。(2)重视生态城市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可保持良好的空间格局状况,逐渐提升城市发展中的环境质量水平,增强生态城市建设效果,给予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方面必要的支持,拓宽现代城市科学发展思路。
3 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受传统排水规划设计的制约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排水规划设计方案较为重要,若排水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会影响城市的建设速度和最终效果。排水规划设计包含自来水取水、城市污水、雨水收集、管网供水排水等方面的内容,若未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状况及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设计,会直接影响城市建设质量,无法促进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难以突出绿色环保、节约节能的作用。
3.2 水文条件利用率低
排水设计者缺乏对海绵城市的理解,未将排水融入城市建设中,导致排水系统性能较低。许多地区企业对当地水文地质状况没有深入了解甚至是忽略,导致排水功能没有完全发挥,一些排水设计缺乏合理性,对海绵城市的建设造成影响。
3.3 设计理念更新不及时
实践中开展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时,由于其设计理念更新不及时,未充分考虑形势变化及发展要求,会使具体的设计工作开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阻碍生态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1)由于对精细化设计及创新理念运用缺乏考虑,使规划设计工作流程设置不够细致,设计方案不完善,难以满足生态城市科学建设要求。(2)受设计理念更新不及时影响,无法保障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果、设计方案的应用质量,影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无法满足其可持续发展要求。
4 信息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路径分析
4.1 深化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
信息化时代下城市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设计的要求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因此,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深化信息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全方位应用,以良好的技术支撑确保城市规划设计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和规范开展。
例如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交通系统规划可以结合卫星信息技术,对通勤上下班期间堵车严重的道路进行优化设计,通过CAD制图或其他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设计图纸,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简单性。除此之外,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可以体现在城市水、电和网络线路的规划设计中,将这些线路利用信息技术以清晰直观的模型构建出来,从而为后期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4.2 及时更新设计理念
为了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保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良好的应用状况,应及时更新其设计理念。(1)合理运用精细化设计及创新理念,将其渗透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确保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增强其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2)结合城市的自身发展特点,对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在良好设计理念的配合作用下,为增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果提供科学保障,满足设计方案的实际要求,为具体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科学指导,避免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效果。
4.3 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要想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应科学合理地设计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分析城市文化背景和风俗魅力,做好景观布局设计,重新整合产业结构。在城市整体框架下,规划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其形成统一的生态环境。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向往自然气息,年轻人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因此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晨跑、夜跑等运动逐渐普及,规划设计时,应设计好体育锻炼地点,满足人们需要。此外,城市蔬菜种植产业园也可在高科技的指引下,大力推广建设生态产业园,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利用科技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
4.4 创建模型科学评估
进行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场地进行科学评价,应了解场地的土壤特征,掌握其纵向高程,并把控场地水系、绿化和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相应模型,直观反映场地的开发状况。开发强度较高的城市中心区域,需要创新工程技术措施,科学探讨地块建设活动对城市用地的影响,以便于从雨水控制、交通管制等方面优化城市设计方案。
4.5 人工生态海绵体的建设
我国地域广袤,城市间地理差异明显,因此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具有海绵体,有些地域甚至没有海绵体,严重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因此需要建设人工生态海绵体来缓解这一问题。人工生态海绵体是通过人工技术提升城市排水储蓄水的能力,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城市内绿地规划建设,减缓城市污染,进而改善城市水循环,打造生态循环自然体系。为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对传统小区和工业区进行全新规划,通过绿地分布改善,减轻水系统循环压力,实现绿色城市建设。如上海浦东新区临港口袋公园,在口袋公园内建造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措施,实现口袋公园自我净化、储蓄的良好循环,真正实现小雨不湿鞋。
5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下展开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应当结合这些变化,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和创新,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制定符合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城市设计规范化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现代化和人性化的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的价值,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颖.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71.
[2] 潘灏.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居业,2017(06):59+61.
[3] 谭志宁.浅议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低碳世界,2017(17):146-147.
[4] 曹威.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7):14-15.
[5] 宋超.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解析[J].科技展望,2015,2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