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郭帅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3期   作者:郭帅
[导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概述,接着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概述,接着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分析
       
        
引言
        在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应用面临更高要求。施工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有助于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从而有助于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1装配式建筑工程概述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提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阶段,大多数城市已经逐步提高对装配式建筑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相对于传统类型的建筑工程而言,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能够有效节约施工材料,减少施工的成本,并且通过分割建筑空间的方式解决了当前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期间需要通过预制构件流程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构件生产的厂家直接将预制的构件送至施工现场再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安装,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因此,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构件重要连接部位的检查工作,保证各施工流程的标准性与可靠性。
        2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在前期规划阶段的应用
        在装配式施工规划制定阶段,将地理信息系统和BIM技术结合在一起,并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分析和研究已经搜索到的场地数据。之后,在场地数据信息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BIM技术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模型,其中包含即将建设的装配式空间环境(日照、风速等),为项目规划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项目建设场地信息。另外,利用BIM技术深入和全面分析即将建设装配式建筑与已有工程之间的关系。BIM技术具有强大的建模功能,利用这一技术功能建立3D模型,以此提升装配式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
        2.2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包含多方面的设计内容,不仅要对整体构件设计,还应当在设计工作中预留好管线和钢筋等与洞口之间的距离。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还牵扯到机电专业、构件拆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在传统的装配式建设设计工作中,不同专业单独设计,严重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整体设计的连贯性和合理性。而BIM技术在装配式设计工作的应用为不同专业的工程师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不同专业设计信息之间的融合协调,以便及时发现整体设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改善,避免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频繁出现设计方案变更,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3在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
        构件生产属于装配式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施工工作的开展都以建筑构件为基础。设计人员应当加强与构件生产人员之间的联系,在生产之前做好设计交底工作。

传统的设计交底基本上以二维设计图纸为主,生产人员面对种类繁多的构件很容易出现信息错漏的情况,从而影响生产质量和进度。在BIM信息平台的支持下,构件生产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将会变得更加有效和准确,生产人员在理解需要生产的构件信息时也变得更加简单。并且,将BIM技术和RFID技术结合到一起,有利于施工单位更加及时和准确地了解构件的生产进度.
        2.4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装配式施工最核心的环节是吊装施工,其复杂性比较突出,并且机械化程度较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问题。将BIM技术应用至施工阶段之后,先模拟吊装施工过程,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及时排除吊装施工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外,在BIM技术的支持下,还能够优化布置施工现场运载车辆的行进路线,确保施工现场场地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建筑构件或者其他施工材料二次搬运。有许多装配式施工中利用BIM等技术,在施工现场张贴施工工艺标准、施工图二维码,这样有利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工艺流程。利用BIM技术可以模拟构件安装的整个过程,尽早发现和排除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疏漏之处,减少和避免安装失误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BIM技术可以动态模拟工程施工,识别和分析危险因素之后将其影响范围反映至模型中,可以为施工人员明确安全事故数量、区域提供可靠依据。譬如,某一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期阶段利用BIM模型检查专业管道之间以及管道与结构之间的碰撞情况,之后及时调整有碰撞的部分,有效减少和避免了后续施工过程管道碰撞等问题
        2.5在运营阶段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运营阶段主要是项目维护、修缮、整治,这一过程仍旧需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充分交流沟通,如果忽略了这一阶段的沟通工作会导致运营工作存在明显的盲目性等问题[8]。在装配式运营阶段应用BIM技术,能够提高运营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运营管理人员借助BIM模型查询相关构建属性,最终提升运营管理工作水平。在装配式建筑设备维护、建筑拆除改建时,同样利用BIM模型提供的信息改善整体工作。当装配式建筑发生火灾之后,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火警警报自动化接触,并且准确定位火灾确切位置,有助于及时疏散人群以及处理灾情。结合RFID标签可以在BIM模型内部准确定位高能耗部位,动态监控和处理建筑高能耗问题,还可以追溯预制构件施工质量信息,有助于明确施工问题责任归属。以某装配式建筑工程为例,在竣工后利用BIM模型对建筑进行必要测试及调整,之后提交给业主,充分利用BIM技术的空间定位以及数据记录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作人员借助BIM技术参与工程施工全过程,需要利用BIM技术的数据分析、可视化功能,加强对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借助技术优势加强对装配式构件制作过程的管理,提升构件精度与质量,保证构件参数符合工程施工标准。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王长胜,蓝杰.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7)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王炜平,王成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05)
        [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J].崔荣荣.江西建材.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