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专递课堂在农村薄弱学校应用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张锦华
[导读] 为解决县城学校、平原区、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

        张锦华
        乳源瑶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省韶关市 512700
        
        摘要: 为解决县城学校、平原区、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2020年,乳源瑶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立项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专递课堂在农村薄弱学校的应用实践研究》。本文从乳源的教育基本情况、专递课堂的环境建设、有效的专递课堂模式探究,阐述了乳源小学语文专递课堂在农村薄弱学校实践应用模式。该模式有效的将本区域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利用,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专递课堂/ 双师教学/ 资源共享

        教育部在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坚持“扶贫必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解决县城学校、平原区、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2020年,乳源瑶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立项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专递课堂在农村薄弱学校的应用实践研究》。专递课堂就是通过网络平台,把优质资源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联系起来,实现异地同步教研、同步教学。专递课堂是在最不耗费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将本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以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一、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基本情况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处广东省北部,全县总面积2299平方公里,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71 个自然村。截至2017年底,全县户籍人口22.6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36万,瑶族人口2.44万。全县共有完全小学13所,其中县城学校2所,平原区学校4所,农村学校8所,教学点42个,学生总数179977 人。从附表中可以看出我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县城学校与平原区学校、平原区学校与农村瑶区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大。以平均分为例,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三、四、年级平均值分别相差14.25分.13. 58分.19.25分,全县倒数第一与顺数第一分别相差27.11分、24.68分、24.19分。农村学校各项数据普遍在低位徘徊。

        二、专递课堂的环境建设
        专递课堂环境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网络、专递课堂软件平台、授课端和听课端的设备。
        1.优质网络是专递课堂的首要条件。
        专递课堂需要进行实时的师生互动,对网络的带宽和通畅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带宽不够或网络延时在进行师生互动时会出现卡顿、图像声音不同步的现象,课堂互动环节无法进行,专递课堂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乳源在2016年完成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全县重新规划建设了县域内的基础教育专网,千兆基础教育专网覆盖全县所有学校(包含教学点和公立幼儿园),所有学校都建成千兆到桌面的局域网,学校全面实现教育宽带资源“校校通”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县学校高速、稳定、安全地互联互访并访问互联网。
        2.软件平台是构建专递课堂的桥梁。
        2019年11月,乳源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立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应用“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试点县,北京国发天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景学习平台”免费给乳源使用,该平台是专为教育部门开展“专递课堂”、“同步课堂”、“自主学习”、“网络教研”等活动研发的,该平台具有对平台硬件环境和网络带宽要求低,界面功能实用性强且简单易用。该平台也在上班时间提供实时线上技术服务,解决教师使用的后顾之忧。
        3.终端设备是专递课堂构建的基础。
        “全景学习平台”授课端的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普通摄像头、耳麦;学生端的设备主要包括多媒体电教平台、普通摄像头和全向麦克风。2016年乳源全县已经给每位老师配备了计算机,给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电教平台,现在只需2000元左右即可建设好一间专递课堂课室,这种搭建简单价格低廉的专递课堂建设方案,致使有需要的学校都能快速完成建设。
        三、有效的专递课堂模式探究
        乳源小学语文专递课堂是以双师课堂的模式开展,是专递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一位名师进行线上远程教学,而另一位普通助教老师则是负责线下互动辅导教学,两位老师线上线下协作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这一过程需要双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分工协作完成。
        1.课前沟通,协作备课。
        专递课堂中的双师,一个主讲教师,一个辅助教师。主讲教师通过“全景学习平台”远程给学生上课,无法直接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各学生性格特点不够了解,无法自如地掌控学生的学习活动,直接影响上课效果。这就需要主讲教师与辅助教师课前沟通,了解学生情况,交流学习预习方法,根据学生情况布置预习任务。课前的沟通有助于形成优秀教学设计,也能更有效顺利的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方面,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是按双师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备课。由于课堂教学中主讲教师不在现场,主讲教师的教学指令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就需要辅助教师落实完成,这些教学活动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把每一个环节辅导老师该做什么都写进教学设计中。主讲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后提前发给辅助教师,辅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设计的难易度进行二次修改,也对自己在本次专递课堂中的课堂任务进行熟悉。双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最终达成共识,形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通过这一教研切磋的过程也使薄弱学校的老师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
        2.课中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在专递课堂的双师教学中,优质学校主讲教师通过“全景学习平台”对薄弱学校班级课堂进行直播授课,辅助教师一边辅助主讲教师的教,一边辅导学生的学。课中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教学中他们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主讲教师最大的优势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些都体现在主讲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控之中,听课的师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必定会耳目一新。而辅助教师最大的优势是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并且熟悉他们每一个人,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在上专递课时,主讲教师只需要做好教学工作,辅助老师维护好课堂的纪律,根据教学设计辅助主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主讲教师布置了小组讨论学习任务、学生课堂训练或要求展示学生课堂作业时,辅助教师应及时响应,按主讲教师的要求现场指导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并实时跟主讲老师沟通完成情况。主讲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之类的师生互动活动,让辅助教师对游戏过程进行组织和参与。辅助教师还要对一些突发情况进行处理,如平台故障、网络中断、停电等事故要做出及时的应对措施,能解决尽快解决,不能解决则按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自行完成教学任务。如此合作,主讲教师轻松教学,辅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容易产生疲倦感。
        3.课后反思交流,促教促学。
        反思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在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在课后进行反思交流,双师课堂的课后反思交流是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共同完成的,专递课堂除了按照传统教学进行课后反思,还需要对下列情况进行课后反馈:一是主讲教师通过辅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检查课堂学习效果;二是学生对该节专递课的评价,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三是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对该节课各教学环节的配合情况总结。通过这样的反思交流,使双师及时总结经验,做到教有所得,学有所获,也使专递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
        乳源通过开展小学语文专递课堂在农村薄弱学校的应用实践,有利推动了本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了区域内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互联网环境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的精准推送,缩小了城乡教育数字鸿沟。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在持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专递课堂可根据学科、课型、教学环境和实际的教学需要调整专递课堂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做到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城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8
[2]薛杨.专递课堂应用的要素分析与模式探究 [J]. 吉林教育 ,2017(44)
[3]温应才.教育信息化助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探索[J]. 教育信息技术 ,2014(12)
        【广东省2020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强师工程)项目立项课题《小学语文专递课堂在农村薄弱学校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2020YQJK47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