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婷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实验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这个寒假过得不一般,除了品尝丰盛的佳肴之外,我还老老实实地补充了一把精神食粮。刚开始,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买了这本《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可是,当我翻开书,读了周成平老师的前言之后,顿时如醍醐灌顶,我便扪心自问,我自己这几年教的语文都教了些什么?于是,最初的任务式心态就抛诸脑后了,一个前言就能有如此大的魅力,能让人有所顿悟,更何况是书中的内容,我连忙接着往下翻。我有个习惯,看书先看目录,我边看目录,边做好旁注,边进行片段式的反思,反思过去的教学模式。我对目录的内容饶有兴趣,迫不及待就想把这本书的内容都读完。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上学期,我有幸能听到宋运来老师的两节课。他的课堂语言温婉,和蔼,课堂机智让人佩服;他的课堂魅力之大,以至于学生舍不得下课,听课的老师也舍不得走神。他有一种魔法,一种专门能抓住别人的兴趣点的魔法。所以,当我一边在读这本《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的时候,也一边在回味着宋老师的这两节魔法课——写童话故事的作文课,同时也在反思着自己平时所上的作文课。这一行行的文字,犹如宋老师正跟我们面对面地跟我们聊天。书中的文字清新,严谨;书中的道理娓娓道来;叙述的口吻让人如沐春风般温暖,沁人心脾。这本书就像一把火,点亮了我们在语文教学路上迷惘的青年教师心中的一盏灯。
书中字里行间的一系列问号就像一把把小锤子无声无息地敲打我的内心,让我不断在反思着过去以及思考我日后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如何才能更高效,更积极地汲取母语的营养。在前言中,我看到周成平老师说的“以帮助各学科教师在从事学科教学方面开展一些有深度的思考和研究,找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方法和路径。”这几句话相当于是一颗定心丸,让我有信心去相信我如果认真去学习,去反思自我,去钻研,我也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书中提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扩大语文学习资源,拓宽语文运用的时空领域,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的情趣,理解语文的奥妙,并熟练地运用语文。”通过研读这本书,我意识到综合性学习体现了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可以超越课程、超越课堂,既可以表现为离开教材文本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借助文本,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就某一片段渗透综合性学习的精神,以强化语文实践在提升学习语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我回想自己上学期曾经开展过的两个综合性学习,我反思了一下我和学生在两次活动中的角色到不到位。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分别是“童话汇演”和“《爱的教育》庆元旦?故事分享会”。第一个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出自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本要求让学生开展一次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从童话的宝库中得到更多的宝物。我根据课本中的要求,让学生进行以下的操作:1.先各自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认真读一读;2.再互相推荐,交换阅读;3.然后自由组合,商量一下,进行汇报展示
在活动开展前,我让同学们给自己的组取名,他们很积极,很激动。
我宣布了汇演的环节:学生表演环节、评委打分环节和颁奖环节,其中颁奖环节会根据当天的表现评分,根据分数评出前三名,以及评出“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这让学生们都连连点头叫好。然后,我让学生回家告知家长此事,看哪位家长愿意前来一起配合此次活动的开展,并从中挑选6名积极兴趣浓厚的家长过来当评委。第一和第二个步骤,我安排班上的小组长和各自的家长来监督同学们在课间或家里读童话的情况;第三个步骤,先给了三天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分组,并取好各自小组的组名。我们班50个学生,分成了9个小组,然后给了三周的时间,让大家去排练,去表演,最后确定好时间,花了三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上台汇报演出、评委点评、颁奖。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同学们都很积极,只有一小部分是被赶鸭子上架的状态,加上当时的课时比较紧张,我还有一些总结工作做得不够完善。所以当我读到“让学生享受课堂——在平等对话中提高语文素养”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恍然大悟,我初在给学生进行这么一个综合性学习的时候,貌似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排练,但是我在他们平时课间的排练交流的时候却没有“做好一个成功的指路人”,没有“做好一个忠实的‘红娘’”,在学生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我没有“做好一个出色的主持人”,我在深深地反思,反思学生在进行通话汇演之后的总结评价这一模块。特别是读到“学会倾听”这一处,宋老师说到“对话教学暗含着倾听的必然要求,学会倾听是当代教师新的素质要求,倾听学生等于尊重他,欣赏她,给他信心和勇气,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尊重和欣赏其他人。”这段话让我想起当时台上有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台下的学生未能全部做到全神贯注去听,而是在下面窃窃私语,虽然多次提醒学生保持安静,但是未能让学生真正尊重他人,去认真倾听,去欣赏别人的汇演,去主动学习。所以抓住学生这一点不好的行为习惯,我在日后的常规教学中会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会倾听中学习自己的母语,让学生领悟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另外,在汇演结束之后,家长评委代表作了点评,在颁奖环节,老师也作了点评和总结。那么现在回想一下,这样的结束就有点虎头蛇尾,狗尾续貂,我想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这一章节,里面提到“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那么,我反思之后,我意识到自己没有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我只是让家长评委们做了简短的评价和总结,只考虑到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关注和支持这一点上,而我也只做了简短的评价,没有详细地针对性地去评价每一个小组的表现,也没有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所以,在日后的教学或者综合性学习中,我会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总体的评价,让学生做语文课堂中真正的主人。
“能上好一节好的语文课,是许多老师梦寐以求的。”宋老师说的,“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洒脱的、自然的、幽默的、智慧的、诗意的……最终是有魅力的!那么,语文课的魅力在哪里?归根到底,它应该是在课堂中,在师生的情感和智慧中。”我会记住这句话,以此来鞭笞自己,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慢慢学会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书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宋老师要告诉我们的,除了学习借鉴书中叙述的经验之外,还有很多需要自己亲身躬耕在语文教学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才能获得的经验和领悟,我会牢记宋老师的谆谆教诲,认真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