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213104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有了更多的教学要求,与此同时,对教师教育方式的要求也顺其自然的增加,小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更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打好基础,自主学习,开发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尝试合作教学,将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且易于理解。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内容应多以实践为主,主动辅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教学在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将小学数学课堂素质教育有所提高,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教学;自主学习
正文:合作教学是将教师的优点综合化,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输出,实现多角度模式的教学方案的输送。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尝试将教学模式多创新,多结合,多改革。在不断的融合碰撞中,激发出教师更多的教学灵感。通过学生成绩的反馈,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掌控和变化。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兴趣对于学习数学有着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合作教学不仅方便学生被教育,被管理,也方便老师更加细致的管理班级。
一、分析在合作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目前,随着教学方式不断的科学化,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发掘,并慢慢应用到教师教学领域之中,合作教学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在众多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的实践中得到认可和传播。其实,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求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积极学习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应在教学中实现的最终目标,而合作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二、探究合作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2.1转变教学思维,合作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合作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教学当中,教师摒弃了自身原本的教师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课堂上的构建者与引导者。也就是说,合作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兴趣的提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是最具有诱惑的吸引力法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助手。通过合作教学,将大大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将动力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最终通过成绩进行展现。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寻找教室内的物品,进行形状的分析。可以一个教师负责带领学生寻找教室内的正方形,一个教师负责带领学生寻找教室内的长方形。然后通过比较哪一组找的物体比较多,来进行比赛。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十分方便教师的教学,通过两位教师的合作,来实现最终的数学教学目的,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乐趣。乐趣的激发,带来的不仅是学生学习中的欢愉,带来的也是学习成绩的提升。
2.2潜移默化,逐步深入,打好合作教学到自主学习的攻坚战
兴趣作为早期合作教学模式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往往是阶段性的,是难以长久的进行下去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逐步适应教师的合作化,在每一堂课程的教学中都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合作化教学中,深化教育方念,实现教师的自主合作教学中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跨越。深入的过程是长久的过程,教师应当互相给对方鼓励,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止在成绩里体现,更在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里。学习不是靠天分,而且靠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契合度,多一个教师合作教学,就有可能多一个学生与之相契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规划,不仅可以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可以帮助老师积累更多的教学素材,运用到以后的职业生涯之中。自主学习,主要是体现在学习的自主性,多位老师合作教学,也是教学自主性的体现,方便引导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的认识》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同学们分别估计教室内桌椅板凳的千克重量或者让同学们互相猜身边同学的千克重量,学生对于在课堂上应该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目的是想让自己在课堂中有所表现,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是学生的心声,他们需要有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要让学生学会合作,首先老师要提供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创造机会来让学生参与。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互相交替督促、辅导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用心听课,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3认识自身的教学素养,达成互补共识,充分发挥特长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并进行补充和完善,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以便深入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水平。所谓的认识自身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就像“木桶效应”,认识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是不断自我省察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的每一步工作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连锁反应。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师可以把握好自身的教学质量,在互补中达到共识,在共识中完成自己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教学中,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词汇,比如可以让更活泼的教师带领学生拿一把尺子进行某一个物体的测量,让更细心的教师记录学生的测量成果。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部分长度,和整体长度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认识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让这个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大大发挥了教师之间各自的长处,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有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测量的成果进行一个整体几分之几的换算,让学生检测老师的换算结果。通过这种角色互换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和另一个老师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通过和另一个老师之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问,互答,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合作教学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将教育资源充分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水平和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方式决策息息相关,小学阶段也是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教师教育资源不均的阶段,对教育教学是个重大考验。深化教学改革,推广合作教学,将教育资源落实到学生身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且木. 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44-245.
[2]王引环.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