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声 倾听共成长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幸利琼
[导读] 小学教育如同春雨润物,教师要真正为孩子创设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舞台,要从一味的教变为积极地倾听
        幸利琼
        仁化县丹霞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教育如同春雨润物,教师要真正为孩子创设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舞台,要从一味的教变为积极地倾听。著名作家佚名曾经说过: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因此,教师要从中发现学生的需要与自身的不足,在倾听中让孩子们成长,师生共同进步。
        小学教育    倾听    成长
        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有着非凡的意义,是师生心灵碰撞火花的缘起,《6--12岁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育者希望全面教育人,就必须先从多方面去了解人。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是从心灵之间的对话开始的。那么,教师关注学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敝开心扉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倾听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常态,更要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快乐音符。
        一、倾听,贵在接纳学生。学会倾听是你人生的必修课;学会倾听你才能去伪存真;学会倾听你能给人留下虚怀若谷的印象;学会倾听,有益的知识将盛满你的智慧储藏室。所以说,倾听的首旨在于接纳,教师对学生诉说的接纳,就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允许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耐心地听其不很简练、不很清晰、不很连贯的表述并给予支持。而教师的接纳是基于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只有平等的对待学生,才能真正接纳,只有接纳才能真正体现出师生的平等。例如:我在讲授《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时,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课前利用十分钟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以《青蛙跳到井沿〉为话题进行说和写训练,顿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致高涨,有的说,青蛙坐在井沿上,正静止观望,被眼前的一切所惊呆;有的说,青蛙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体会了大海的雄壮;有的说青蛙看到高高的山峰和一望无际的田野,美丽的鲜花,它陶醉了;有的说,青蛙坐上飞机去环球旋行了,这时还有一位同学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安全,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危机感,怕被人类捕杀,怕被天敌啄食……它又跳回井里去了。”此时,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打断他,问:“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老师随口说:“我看你是只青蛙,喜欢坐井观天。”在拓展续写故事时时,我明白了了那位同学的心思;哦!原来,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小河边,看到了河面上有许多的不明漂浮物,不计其数的农药瓶,……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又跳回井里。我被震撼了。正如佚名所说,认真倾听别人的倾述虽是细枝末节,但却体现了你谦逊的教养,能展现你的素质。最后,我在那位学生的作业上工整地写下一句话:“你是一只识时务为俊杰的青蛙。”
        二、倾听,碰撞心灵火花。柴静说过:“我打破沉默的方法就是忘记自己,去倾听他人心底的沉默。”现在,我担任的六(1)班就有这么一个学生,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缺失的家庭中,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他从来没亨受过伟大的母爱,父亲为了抚养他,总是到外地忙活,他的成绩中等以上,又比较听话,很自然对他的关注也不会太多。平时他经常向各科老师反映其他同学的行为,好像看到别的同学被老师批评他就高兴似的,其它任课老师都对他有过这样的看法。为什么他总是喜欢告别人的状呢?难道他不怕别的同学疏远他吗?经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我总算发现了点端倪;他总是喜欢和成绩优秀的学生玩,对于那些成绩落后又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同学;他是不会靠近的,甚至以他们作为告状的目标,只要这部分学生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就究其不放。每次上课都踊跃发言,只要老师对他的回答寄予肯定和赞扬,他会整节课都全神贯注。后来跟他几次谈话后,我终于明白,原来他做的这一切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他觉得只要他能帮助老师监视那几个纪律和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就会因为他的能干多多关注他了。听了他说的话,我不由得深深地自责,为什么我就没能早点明白他的心灵呢?也许我多听听他的心声,就不会对他有误会了。


        小学教育工作既繁琐又责任重大,每一个孩子从父母手里交到老师手上,就表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有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因此,倾听孩子表达的工作不容忽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除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还应从关爱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孩子内心无声的呐喊,掌握他们最迫切的需要。
        三、倾听,感悟信息真谛。教师在倾听中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一位研究者是这样分析的:当一个学生向教师诉说:“老师,他们又打我了。”教师可以从中听出些什么呢?里面包括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的欲望和需求——需要教师的帮助和保护;他的情感——焦虑、愤怒和不满——他们怎么可以打人呢?他的个性——孤独、内向、自我保护能力弱;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对立,等等。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愿意做一个静静的倾听者,以爱心和耐心去迎接来自学生的求助。
        四、倾听,关注共同成长。回味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点点滴滴的乐章如影随行,有很多的音符值得回味。
        我班廖龙辉非常调皮好动,对什么事物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一次我正在组织室外括动,忽然听到一声“啊,好恐怖呀。”不用看,我就知道一定是他又发现了什么新事物了。于是叫他过来谈谈,这时廖龙辉开心地走了上来,用很惊讶地口气对班上的同学们说:“我在墙角发现了蚯蚓,你们看我正把它捏在手里。”说完,他得意地捏着蚯蚓给大家看。我趁机向他提问:“蚯蚓有什么特征?“蚯蚓体呈圆柱状、细长、各体节相似,节与节之间为节间沟。头部不明显……。”听了他的回答,我很惊讶他的观察力。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蚯蚓身上,于是我就请他们一块到墙角观察蚯蚓。并请他们来说一说自已所看见的蚯蚓是什么样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蚯蚓有的大、有的小”,“蚯蚓在地下松土”。当一个孩子说到“蚯蚓有药用价值时”我一听这正是一个随机教育的好机会,就赶紧回答:“对,别看蚯蚓小,可是很勤劳,我们也要向蚯蚓学习,现在请大家像蚯蚓一样一个接一个去完成任务。”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做起了火车穿越隧道的游戏,游戏中我当火车头,小朋友当一节一节的车厢,师生共享游戏乐趣。看着孩子们一张天真的笑脸,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加体会到新《纲要》的理论,只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聆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奇思妙想,及时把握有利的时机,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察觉他们的需要,就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认为,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能够倾听的学生。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学生喜欢表达,是因为他们他们学会了倾听,通过倾听知道自已想表达什么,怎样去表达,表达后很想得到老师及家人的鼓励和表扬,所以,学生是在倾听中慢慢成长起来的。老师倾听孩子表达,倾听其所言,倾听其所想,对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以及促进孩子的口语发展等,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之,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纲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小学教育工作需要我们循循善诱,在给予孩子春雨滋润的同时,更要明白孩子眼中的世界奇特无比,他们的许多见解极富独创性,常令我们这些老师耳目一新。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倾听他们的心声,有责任保护他们奇妙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1]陈芙燕.教师也应该学会倾听[J].中国教育网,2014.09.29
        [2]周小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学会倾听[J].中国论文网,2014(9):10-10
        [3]高爱社.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Z].行知识2019-1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