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性初探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马华平
[导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思想转变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位于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成为了高中历史老师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平阴县第一中学   马华平 2504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思想转变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位于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成为了高中历史老师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效率、课堂氛围等方面能够产生有利影响。在新形势下,结合当下新的教学理念和实际课堂情况,就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思考。
关键字:新形势;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
        引言:针对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了教学目标。而且学生和教师还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种种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的方向转变成了现阶段如何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而研究重点则转变成了如何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是四十分钟的课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要保证教学效果,也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但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不仅仅要求教师完成教学计划,还要求高中课标所规定的历史知识点能够被学生掌握,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所谓高效课堂,是基于高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其在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两者之间实现了有机统一。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用尽量少的时间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事业上的一项重要策略。判断高效课堂是否实现的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教师,教师要改变自身保守的观念,适当的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需要把控好整个课堂的走向;二是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也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构建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多说、多思考,让传统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1、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
        提起历史科目的学习,多数学生潜意识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死板无趣的,这和多年来历史科目应用的教学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时期,这种传统守旧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下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只有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要开始尝试在适当的时机把课堂交给学生,勇于打破学生围着老师转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在相互沟通交流中提升学生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在进行现有教学模式改革时,要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培养学生初步感知-精准概括-实际应用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刻板印象发生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改革时对于之前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完全全摒弃,而是要将之前教学方法中的精华与现在的新兴教学模式相融合。
        例如:在教师讲到“百家争鸣”的章节时,可以让同学们结合书本讨论“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具体指的是哪些,学生经过讨论可以得出当时的“百家”包括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道家等等。教师在解决上一问题之后,还可以继续追问,“百家争鸣”时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出现的“百家争鸣”这一现象和相关历史背景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就可以让相邻的四个学生组成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百家争鸣”时期的历史背景。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华部分与新兴教学模式两者相融合的产物,其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课堂,进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2、要善于提问,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制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不仅是传统课堂的重要一环,也是帮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途径,是构建高效课堂所必须具备的要素。构建高效课堂中对教师课堂提问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迅速捕捉到课本中的隐含的知识点,提炼出问题点,引导学生发起疑问,因问生趣。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探究,增强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拓展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在学习到“罗斯福新政”的章节时,会有教师基于课本提出“如果你是总统罗斯福,那你会如何做”这一问题。粗略一看这个问题设计的很好,立足于课本,课本与提问结合的很好,但是学生在不够丰富的阅历和短浅的见识的影响下,学生只能泛泛而谈,难以提供有价值的答案。若教师对这一问题转变询问方式:“如果出现金融危机,银行负债,你家长手中的存折无法取出钱,你会如何做?”这样的提问贴近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心理,能立即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在提问时既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又要会巧妙的运用语言,做到在提问时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在不经意间带入课堂。
        3、要灵活运用新兴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效果
        针对通过哪些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问题,人们有了更多的想法,在这样的现状下,教学方式不断更新。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工具。各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依靠的是黑板、粉笔和老师一张嘴,而多媒体能够将形状、图片、声音、颜色等相结合,最大化的还原历史进程中真实发现过的场景。因此,高中历史课堂可以适当运用新兴的教学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握好适度原则,避免出现只为刺激学生感官而产生的华而不实的现象。
        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利用投影仪投放鸦片燃烧的图片、电视剧中关于鸦片战争时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几个问题,例如:这些图片、视频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视频中段出现的指挥者又是谁,烧这场大火意义何在等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知道影片讲述的是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结合书本上的有关知识就能清楚的了解到视频中的人是林则徐,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思考的不够全面。于是,教师就可以引入鸦片战争的背景的介绍,再介绍林则徐的事迹,最后介绍本节课的内容:鸦片战争。
        4、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同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例如语文、英语与历史也同样存在着联系。语文里的古诗、古文都能和历史中的人物产生联系、英语里的单词和历史也有很多关系。因此,和其他科目联系起来教学也是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时的一个新途径,能显著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上讲到司马迁写的《史记》时,可以举例,在语文的文言文中有《鸿门宴》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中司马迁对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的座位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也能和历史结合起来解读,当时刘邦和项羽已经有了对峙的情况,但刘邦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与之对抗,因此项羽安排了这样的座次,所表达的意思是一个谋士的地位比刘邦的地位还要高。语文与历史相结合,不仅容易理解文言文,更是加强了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在学习世界历史时,不可避免的会学习到美国与英国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英语单词来导入,例如百货公司,用美式英语是department store,用英式英语则是store。同一个意思,都用英语来表达,两者之间会存在这样区别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教师就可以引入到当时英国正在实行殖民扩张,将整个课堂的方向引导到英国的历史中。
        三、结束语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阵地,要尽可能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经过实践发现,构建高效课堂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产生有利影响。但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一线教师不仅仅要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了解它,更应该从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方向去把握它。不同的教师对高中历史的高效课堂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教师能够认清其本质,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断更新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就能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乔兴满.高中历史教学课堂高效开展优化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21(36):129-130.
[2]黄鸿.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教学的实践思考[J].天津教育,2021(12):124-125.
[3]姚丽君.如何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高考,2020(23):89.
[4]刘海潮.浅谈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名师在线,2020(17):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