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众文化视角中音乐创作风格的创新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西仁古丽·麦麦提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基层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于群众文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质量,就必须要从系统、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增强群众文化各方面工作效果。

温宿县温宿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西仁古丽·麦麦提    8431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基层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于群众文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质量,就必须要从系统、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增强群众文化各方面工作效果。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作为群众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关人员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群众文化音乐创作,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推动文化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音乐创作;措施
        引言
        所谓的群众文化就是指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产物,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所形成的民族文化也各有特色,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音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传统的民族文化主要是依靠老一代和新一代口口相传的延续和发展。虽说这些群众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所保留下来的大多都是一些积极正能量并且能够传播一定民族信仰的产物,而这些群众歌曲传播的活力并非完全依靠唱腔,还有一部分依靠的是价值观,在曾经音乐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好传播。在当前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外来的一些新文化相比,由于缺乏一定的感染性和传播性开始逐渐被淘汰和淹没。
        1群众文化活动概述
        群众文化活动是指人们在职业工作外,进行自我挖掘、自我参与以及自我陶冶的社会性文化活动。它是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导向,以休闲放松为目的的文化娱乐活动,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要。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倾向性、传承性、娱乐性、广泛性等特征,能发挥多项公共服务功能,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从宏观角度来看,其能传承和发扬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微观角度来看,其能普及知识、调节精神、促进合作。此外,在整个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人民群众是主体,活动形式和内容是客体。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提升文化活动的服务功能和效用。[1]
        2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的意义
        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的音乐创作与当前社会上所流行的音乐有所不同,其本身多了一定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群众文化音乐创作无论是唱腔还是里面的歌词都有本地区本民族的一些特点。就比如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创造出来的音乐大多都是空旷豪放与辽阔的草原相对应,歌词里面包含着对于天地的敬畏以及对于勤劳牧民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原地区的民众创作则相对温和一点,创作背景大都是以流传的故事为主,比如说《花木兰》《杨家将》等。而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些民族文化所创造的音乐则显得更加的温润,大多都是细声细语的唱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文化部门所创造出的都是一些歌颂共产主义精神和响应我党号召的作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政策影响之下,全国各地的民众音乐开始出现一致化。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民众开始接触大量的外国文化元素,新鲜的多元化的音乐元素使传统的音乐创作和传播逐渐失去了活力。这些在社会上传播并流行的音乐并不是都在提倡正能量,所以加大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也是对群众文化思想做出一个正确的引导。
        3基于群众文化视角中音乐创作风格的创新探讨
        3.1群文音乐创作必须充分结合地区传统文化
        首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有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点,在群文音乐创作中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更能引起群众的关注和共鸣,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出群文音乐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也有利于群文音乐风格和形式的百家争鸣。


其次,在群文音乐创作中,既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可用于音乐创作的灵感,也要给予民歌等传统地域音乐文化更多的重视,并从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民歌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与音乐的有机融合,其充分地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特色,善于发现其价值和内涵,并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群文音乐创作中,就能够实现对当地特色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群文音乐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其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绪更容易被当地群众所接受和读懂,实现人与音乐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
        3.2应用专业程度较高的音乐资源
        接受过专业教育的音乐创作人员是基层群众文化的主要创作者,但也是群众文化中较为稀少的资源。在传统模式下,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由文化部门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这一工作,但是这种方式限制了基层单位的自主选择权,所创作出的文化作品较为固定。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部分基层文化单位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选择一些音乐人才,这能够在提升音乐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使音乐创作具有更高的质量。此外,还应该增加资金投入,购买较为先进的设施设备,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达成音乐资源共享这一目标,为音乐创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条件。
        3.3掌握群众思想动态
        基于群众文化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充分说明群众是活动的主体,其他服务关系和内容是活动的客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精神,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从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功能和效用。为响应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贯彻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针,各行业领域必须时刻关注群众的思想动态。通过及时了解群众的心理问题、情绪变化、内心需求等,不断调整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方法,进而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牢固的保障。要积极结合本单位文化活动的发展状况,给予足够的人力和技术支持。比如成立专门的群众文化活动咨询平台和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群众的思想意识进行调查,及时了解他们参与活动的方向和意愿。通过做好思想指导和教育工作,对存在问题的群众进行及时性的思想沟通,帮助其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4科学选择舞蹈音乐,优化舞者的舞台造型
        在群众文化舞蹈中,肢体动作是群众文化舞蹈的核心,舞蹈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对于音乐有两点重要的要求:第一,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和审美。第二,群众文化舞蹈音乐要有节奏感,可以与舞蹈动作产生融合,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二者缺一不可。群众文化舞蹈的伴奏音乐是一场演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音乐对一场演出来讲是锦上添花的存在。不但可以使群众文化舞蹈更有意境,还可以提高视听感受,同时可以调动舞者的情绪,使舞者更有激情,可以帮助舞者更加自然地融入整个舞蹈中去。
        结束语
        群众文化工作对于释放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传递最新的思想观念、政策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群众文化活动也具有广泛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帮助和引导。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元素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创作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导致音乐创作极具功利性、业余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创作的质量,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文化建设,设立奖励机制,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音乐创作中。
参考文献
[1]文承镐.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J].参花(上),2019(12):159.
[2]许会锋.论群众文化与歌词创作的联系[J].传媒论坛,2019,2(21):164+166.
[3]罗乐.流行音乐和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J].文化月刊,2019(10):120-121.
[4]王萍.探讨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J].戏剧之家,2019(29):230+246.
[5]熊胜桃.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J].中国文艺家,2019(0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