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分析 付晓东 姜明康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付晓东 姜明康
[导读] 做好水文水资源管理,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发展模式也更加科学、环保。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大自然也对人类做出了相应的惩罚,如天气反常、洪涝频发等。水文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资源,影响生态系统安全与民生问题。

黄河水利委员会洛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付晓东  姜明康    河南省洛阳市  471013

摘要:做好水文水资源管理,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发展模式也更加科学、环保。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大自然也对人类做出了相应的惩罚,如天气反常、洪涝频发等。水文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资源,影响生态系统安全与民生问题。加强水文资源管理可以防洪、防灾以及保护环境,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分析如何通过水资源管理进行防洪与环保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环境保护
        引言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更加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建设成果。但很多地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对于后期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导致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相关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1.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分析
        1.1资经费不足,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起步较晚,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满足研究需求,如成立项目、购买设备、研发或引进先进技术等。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对水文资源的研究费用投入有限,无法满足各领域的研究需求。要想全面了解水文水资源,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为水文水资源研究提供保障,否则会严重阻碍水文资源管理的研究进度。水文资源管理工作繁杂,需要拥有经验、技术的研究人员来不断改善管理方式,但我国缺乏相关人才,水文资源管理技术不够成熟。1.2检测设备不足,检测质量较低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不仅能够减轻人们的工作强度,还能有效提升水资源的检测质量。但是,水资源检测对检测设备要求较高,对设备的各项性能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的检测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设备,这样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但由于资金有限,能够用于购买检测设备的资金不足,导致设备数量不足,难以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1.3污染严重
        就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环境来说,工业发展和生活用水对水资源的破坏非常严重,我国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工业用水非常广泛,这些废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进行排放的话,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我国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技术,对于已经破坏的淡水资源无法进行完全修复,工业废水的处理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技术和设备的短板要求我国在工业发展中,全社会都应提起对于淡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意识,并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保护淡水资源的有效储备,降低因工业废水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淡水总量的稀缺,避免因水资源污染问题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有效持续发展。
        2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的策略研究
        2.1建立合理的群众防洪机制
        在防治洪涝灾害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相关机制的建立中,只有政府才能发挥这种优越性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建立合理的群众防洪机制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在资金和人才配置上都应提供相应的保障,以确保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政府需要设立相应的减灾目标,以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群众防洪机制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参与,学校、公司单位等各个部门都应加强宣传力度。宣传洪涝灾害危害的同时更要宣传如何在洪涝灾害中进行自救的措施,使群众能够认识到防洪减灾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这些自救知识,一旦灾难发生,群众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自我救助或自我保护。各部门之间也应相互沟通宣传策略和宣传效果,以达到最佳的宣传目标,满足社会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求,实现现代化的群众性防洪机制。



        2.2保护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
        洪涝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要保护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应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强化环境保护措施,严禁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生活废水的管理,严禁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排入河道中,有效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要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制订完善的节水制度和节水计划,使居民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恢复我国水文生态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建立水文管理体系
        加强水文资源管理应该尽快将尖端技术应用到水文资源管理中,如卫星定位技术、智能监测系统等。尖端技术与水文监测设备相融合才能够尽快提升水文资源监测覆盖范围与精准度,联动地质、水利等相关数据信息,全面构建水文预警体系[6]。相关部门也应该及时修建防洪减灾工程,减少洪涝灾害发生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积极推广节水意识、环保意识,降低水资源浪费、污染对于环境的影响,促进水文资源生态系统的恢复。
        2.4强化技术研发创新
        只有掌握更多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才能更好地应对洪水。要想了解更多的水文资源信息,就必须不断研发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使用尖端科技设备来开展水文工作,为提高水文工作质量提供坚实力量。洪水的发生不仅与水资源管理有关系,还涉及多个方面,如地质、气象、城市建设等,所以应提升科技设备的可靠性、准确性及应用性能。要建立水文预警系统,融入信息化技术,提升对水资源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准确了解各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有效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效率。建立水文预警系统可形成科学的防御体系,能够在洪涝灾害来临前发出警报,其他部门能够根据警报及时疏散风险地区人群,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
        2.5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这项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看似容易,却相当复杂,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工作素养和工作能力,以及跨学科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当下水资源现状的变化,将这些变化都应用到人才培养当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施,使人才和设备的利用都最大化帮助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以提高我国目前水资源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化。
        结语
        总之,洪涝灾害影响民生、经济、环保,对于环境危害巨大。基于我国水文资源管理现状,应该多项并举,加强洪涝灾害管理与水文资源监控,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宣传等,全方位减少洪涝灾害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水文资源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文扬,周楷,蒋姝睿,等.陆水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2]张顾,王加虎,李丽,等.设计安全值结合水文模型的联合预报法在入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433(11):60-65.
[3]刘可新,于茜,李匡,等.基于特大暴雨分级的水库上限起调水位分析方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29(5):162-166.
[4]肖敬,董增川,罗晓丽,等.基于改进逐步优化算法的水库防洪优化调度[J].人民黄河,2018,40(10):29-32+168.
[5]邓恒,徐国宾,樊贤璐,等.洪泽湖洪水调蓄能力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30(2):152-156.
[6]寇海涛,曹文平,马天仪,等.污水处理系统中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44(05):46-48+60.
[7]岳景东.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1):118-120.
[8]王宝辉.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J].民营科技,2018(08):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